盧溝橋位於(yu) 北京“母親(qin) 河”——永定河之上,始建於(yu) 金朝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曆時3年建成,距今已有830年曆史,是北京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也是中國華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十一孔聯拱石橋。
此次強降雨過程中,盧溝橋巋然不動。2日,記者從(cong) 盧溝橋文化發展中心了解到,在此次強降雨過程中,盧溝橋獨特奇巧的建築結構發揮了重要作用。橋墩呈船型,迎水麵砌作分水尖,且每個(ge) 分水尖都有一根三棱形鐵柱,俗稱“斬龍劍”,用以迎擊洪水,使橋孔不易被堵塞,令古橋的承載能力更加強大。
此外,2023年7月29日11時45分,北京市氣象局發布暴雨橙色預警信號,景區為(wei) 確保遊客的人身安全,於(yu) 7月29日13時緊急關(guan) 閉景區,並於(yu) 同一時間在微信公眾(zhong) 號上發布閉園公告、關(guan) 閉電子平台購票通道。
大雨期間,中心安排專(zhuan) 人對盧溝橋進行24小時值守,特別是夜間保證每兩(liang) 小時進行一次橋體(ti) 安全巡視和河水流量監控,並匯總及時上報。
監測數據結果顯示,短期洪水衝(chong) 刷對盧溝橋結構整體(ti) 的影響較小。後續,中心將加大監測力度,為(wei) 保護盧溝古橋提供科學依據。
目前永定河流域流量已回落至洪水預警標準以下,北京市水文總站2023年8月2日9時解除洪水紅色預警,盧溝新橋已正常通車。(記者 杜燕 徐婧 製作 嶽子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