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八一”建軍節 江西九旬抗美援朝老兵憶紅色崢嶸歲月

熊錦陽 發布時間:2023-08-03 09:0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贛州8月1日電 (熊錦陽)整理好軍(jun) 裝,佩戴上勳章,8月1日清晨,老兵王益民就已洗漱完畢,對他而言,今天是一個(ge) 重要的日子。早上6點15分,通過直播,王益民聚精會(hui) 神地觀看著南昌八一廣場上舉(ju) 行的升旗儀(yi) 式,隨著五星紅旗緩緩升起,這位93歲的抗美援朝老兵迅速立正抬手,向著鮮豔的國旗做了一個(ge) 標準的軍(jun) 禮……

  王益民身穿軍(jun) 裝,佩戴勳章,正在敬軍(jun) 禮。尹才霞 攝

  1930年,王益民出生於(yu) 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南塘鎮田南村,家中五兄弟中他排行第四。他的父親(qin) 是名中醫,在父親(qin) 的引導下,王益民八九歲就開始就跟著父親(qin) 上山采中藥,學習(xi) 各種草藥的知識和中醫醫術,立誌成為(wei) 一名優(you) 秀的醫生,治病救人。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zheng) 爆發,同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奉命開赴朝鮮戰場,毅然承擔起保家衛國的曆史重任。1951年5月,時年21歲的王益民毅然參軍(jun) ,因為(wei) 有著一定醫學經驗,1953年1月,王益民被選進21軍(jun) 工兵營1連擔任衛生員,並奔赴朝鮮戰爭(zheng) 一線隨部隊作戰。

  “我們(men) 當時出征的時候臨(lin) 近過年,坐著火車跨過鴨綠江前往朝鮮戰場,外麵是白茫茫的一片,江麵上也結著厚厚的冰,那個(ge) 風打在臉上都生痛。”王益民一邊回憶一邊說,“我們(men) 連隊的任務就是開路搭橋,同時做好坑道挖掘工作,都得在戶外作業(ye) 。就算穿著軍(jun) 大衣棉拖鞋,也還是凍得渾身發抖。戶外零下三十多度,汗一出就凍成了小冰碴附在戰士臉上,大夥(huo) 每次幹活都是滿臉雪白。”

  “在黃草嶺的時候,我們(men) 全副武裝夜行軍(jun) ,負荷重、速度快,沒走多久大家就已經是大汗淋漓,內(nei) 衣都濕透了。當時氣溫低得嚇人,風順著我們(men) 的袖口、褲筒一吹進來,汗濕的內(nei) 衣就立馬結上了一層薄冰,一冷一熱這麽(me) 一刺激,很多戰友就生病了,我就挨個(ge) 挨個(ge) 給他們(men) 檢查傷(shang) 情、包紮傷(shang) 口、更換藥物,每天就睡三四個(ge) 小時。”王益民激動地說道。

  王益民(右一)和戰友們(men) 的合影。 尹才霞 攝

  無論是剛入朝鮮時第一次見到飛機大炮時的激動,還是金城戰役中為(wei) 救傷(shang) 員三天三夜沒合眼的艱苦,王益民都記憶猶新。王益民笑著說,部隊曾組織戰士們(men) 在吉林延邊簡單學習(xi) 了一些朝鮮日常用語,用以同當地受難的朝鮮人民溝通,“我也給很多朝鮮老百姓處理過病痛,看到顛沛流離的他們(men) ,我也更加堅定了信念,一定要打贏這場戰爭(zheng) ,保衛我們(men) 的祖國和人民。”

  1953年7月27日,抗美援朝勝利結束。“簽訂協議的前三天,我們(men) 的部隊還向前突破推進了幾十公裏。當年雙方在三八線上打打停停,就算是簽了停戰協議,我們(men) 也還是一邊架設和平牌,一邊繼續修築工事,擔心會(hui) 有新的戰鬥。”王益民說,隨著美軍(jun) 的正式撤軍(jun) ,大家才正式放鬆下來,戰士們(men) 高舉(ju) 鎬頭、鐵鍬,盡情地歡呼。值得注意的是,王益民所在連隊的100多名戰士無一陣亡。

  1955年,王益民跟隨部隊離開朝鮮回到祖國,同年3月退伍返鄉(xiang) ,1961年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1964年在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事業(ye) 中,他被贛縣總工會(hui) 評為(wei) 工會(hui) 積極分子,1969年起多次被贛縣革命委員會(hui) 、贛縣人民武裝部評為(wei) 先進工作者。後在江西省中醫學院(現江西省中醫藥大學)學習(xi) ,取得中醫副主任醫師,曾曆任吉埠衛生院和湖江衛生院院長、贛州地區衛生學校贛縣分校(江口)負責人,贛縣衛生局副局長。

  退休回到田南村後,王益民依然為(wei) 老區人民的健康福祉發揮餘(yu) 熱,堅持在南塘鎮各村開展健康義(yi) 診30多年。此外,他還積極參加政府單位組織的紅色宣講活動,經常為(wei) 當地的黨(dang) 員幹部和學校師生宣講黨(dang) 史,講述他和戰友們(men) 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事跡,弘揚偉(wei) 大抗美援朝精神。

  王益民正在給孩子們(men) 講述他和戰友們(men) 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事跡。尹才霞 攝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這首歌不但是抗美援朝誌願軍(jun) 戰士的錚錚誓言,更是激勵戰士們(men) 浴血奮戰的戰歌,“我要把這份精神永遠傳(chuan) 承下去,讓更多人銘記這段崢嶸歲月。”王益民說。(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