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成都8月4日電 題:大運會(hui) “交友記”:有朋自四海來
中新社記者 嶽依桐 賀劭清
“通過這個(ge) 禮物,我才知道麻將是中國的一種特色棋牌遊戲,希望有機會(hui) 能嚐試。”近日,在成都大運村“禮物漂流記”活動現場,印度遊泳運動員Rishika Sushant用一張手工繪製的樹葉書(shu) 簽換得一個(ge) 麻將發箍後,立馬戴上拍照留念,並笑著讀出附帶卡片上的留言:“祝你比賽順利!”
漫步成都大運村,熱情的對話聲不絕於(yu) 耳。來自各個(ge) 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團成員、誌願者、工作人員麵帶笑意,不時對擦肩而過的人點頭致意或問候。“‘村’裏的公交車上都能發展友誼,我認識了很多新朋友,還專(zhuan) 門給中國誌願者朋友寫(xie) 了生日賀卡。”Rishika Sushant興(xing) 奮地說。
成都大運會(hui) 賽場也見證了各代表團“交換友誼”。與(yu) 巴西隊對陣後,羽毛球世界冠軍(jun) 譚強給巴西球員送上一雙新球鞋。譚強說,比賽時發現對手穿著很舊的球鞋依然在奮力搏殺,他們(men) 對羽毛球運動的熱愛令人動容。
如果問起成都大運村最流行的“遊戲”,幾乎每位“村民”都會(hui) 毫不猶豫地脫口而出:交換徽章。不少人胸前的證件掛繩上都別滿了徽章,擁有徽章仿佛擁有財富。美國賽艇運動員WiIliam Joseph驕傲地向記者一一展示他換到的各色徽章。“我有15枚!這枚來自日本賽艇隊,這枚是一種特別的中國樂(le) 器琵琶,這枚是川劇麵具……”
8月2日,一位中國誌願者(左)正在與(yu) 一位外國體(ti) 育官員(右)交換徽章。 中新社記者 瞿宏倫(lun) 攝
“這個(ge) 活動推動大家和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溝通,這也是我們(men) 來參加成都大運會(hui) 的重要意義(yi) 之一。”WiIliam Joseph說,自己從(cong) 到達成都大運村的第一天就開始交換徽章,每一枚徽章背後都是一段新的友誼。“我的新朋友多到數不過來,包括運動員、教練和誌願者,以後應該也會(hui) 保持聯係。”
“其實在大型體(ti) 育賽事中交換徽章不是現在才興(xing) 起。1990年北京亞(ya) 運會(hui) 時,我的老師就在內(nei) 地交換過徽章。現在我家已經有數不清的徽章了。”中國香港代表團武術項目領隊梅雪瑩拍著隨身攜帶的小包笑道,她把自己最喜歡的太陽神鳥徽章“藏”在最深處,覺得徽章上的巴蜀元素展現了十足的中國美。
8月2日,一位中國誌願者(左)正在與(yu) 一名外國運動員交換徽章。中新社記者 瞿宏倫(lun) 攝
土耳其散打選手Kayhan特地從(cong) 土耳其帶了15個(ge) 特色徽章,贈送給“村民”,讓大家感受土耳其的熱情。“我感覺我是這個(ge) ‘村’最受歡迎的人!因為(wei) 我學了一年半中文,可以給他們(men) 介紹中國文化,是個(ge) ‘中國通’!”Kayhan與(yu) 隊友坐在台階上,不時熱情地用中文向路過的人問好。(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