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烏(wu) 魯木齊8月7日電 題:訪中國空軍(jun) 無人機飛行員李陽:喜歡探索未知 期待“無人”未來
作者 李純 劉書(shu) 鄧棟之
2016年,李陽從(cong) 航校畢業(ye) 。彼時,他有很多選擇,可以飛多種機型,可以轉為(wei) 地勤人員,但最終他選擇成為(wei) 一名中國空軍(jun) 無人機飛行員。
“沒去過的地方、新的環境,那些新穎的東(dong) 西更能吸引我。”回想起當初的決(jue) 定,李陽說,他喜歡探索未知,無人機領域的“神秘”讓他下定決(jue) 心,無人作戰的發展趨勢更令他相信,這一領域更有前景。
然而,剛到部隊時的所見與(yu) 李陽的預想有些不同。他所在的中國空軍(jun) 航空兵某團無人機大隊,是中國軍(jun) 隊第一支察打一體(ti) 無人機部隊。沒有那麽(me) “神秘”,甚至有些“平淡”,這支成立不久的新質作戰力量正在經曆“從(cong) 零到一”的突破。
這一過程中的關(guan) 鍵便是嚐試與(yu) 驗證。在“無人化”新型作戰概念疊加國產(chan) 新型察打一體(ti) 無人機的雙重背景下,許多試驗性的工作仍需部隊官兵們(men) 進行摸索,挖掘其中潛能,解讀無人機作戰的“密碼”。
“我們(men) 自己設計課目進行驗證,邊飛邊與(yu) 廠家交流,反複論證。”李陽指出,無人機的設計蘊含“工程師思維”,官兵們(men) 在日常訓練中麵臨(lin) “使用者實際”,二者之間的磨合實際上是在不同思維方式之間尋找平衡,也為(wei) 提升下一代無人機設計研發效果奠定基礎。
在該大隊飛行員馬子淞看來,操控無人機最大的難點在於(yu) 保持飛行控製率,背後更深層的因素則是無人機自身的“邏輯”。“無人機有自己的方法,飛行員要了解它為(wei) 什麽(me) 這麽(me) 做,這是一個(ge) 很龐大的係統。”
這也是李陽在日常訓練中經常進行臨(lin) 時“小測驗”的原因。例如,當無人機著陸時,他會(hui) 突然向正在操作的飛行員發問:“如果這時起落架打不開了怎麽(me) 辦?”“刹車失靈該怎麽(me) 處置?”“不能隻是背答案”,馬子淞說,“要按照當時的實際情況作出應對”。
從(cong) 有人機到無人機,一字之差帶來天壤之別。戰位從(cong) 飛機座艙變成操作方艙,不再用身體(ti) 感知平衡與(yu) 載荷,飛行員隻能透過一方屏幕了解飛行態勢,用大腦構建戰場環境。隔著屏幕、隔著數據、隔著千裏,這樣的距離感往往會(hui) 給新手帶來不真實的感覺,甚至令人覺得,操控無人機“像是在打遊戲”。
“對飛行要有敬畏之心”,這是李陽常對戰友們(men) 說的話。在這位大隊長眼中,飛行是一項嚴(yan) 謹的事業(ye) 。唯有懷抱敬畏之心,無人機飛行員才能不斷提高標準,更加嚴(yan) 格地要求自己。這背後是無人機飛行員對其職業(ye) 、事業(ye) 的認可。“不然,你隻能做到優(you) 秀,但不會(hui) 成為(wei) 極致。”
也正因此,馬子淞說,大隊長對訓練的要求十分嚴(yan) 格,在習(xi) 慣養(yang) 成方麵十分較真。飛行員在方艙裏手放哪裏、腳踩哪裏、眼看哪裏、注意力如何分配、動作要領是什麽(me) ,李陽都定下了嚴(yan) 格要求,務必讓飛行員形成操作“記憶”。
某年一場合同戰術訓練中,李陽操作無人機承擔偵(zhen) 察任務,配合一架殲轟機對目標實施打擊。數枚火箭彈傾(qing) 瀉而下,目標卻未被完全消滅。上級突然命令無人機實施補充打擊。李陽立即操控無人機調轉航向,發射導彈精準“補刀”,將目標徹底摧毀。
“以前,無人機隻是在演習(xi) 前進行偵(zhen) 察。而現在,無人機能夠在先期偵(zhen) 察、中期保障、引導火力單元、營救等各個(ge) 環節發揮關(guan) 鍵作用。”李陽表示,不僅(jin) 如此,無人機部隊能夠與(yu) 有人機、直升機、特種作戰、遠程火力等力量進行密切配合,“使用得已經很成熟了”。
實現蛻變的還有無人機飛行員。李陽認為(wei) ,今天無人機飛行員的訓練內(nei) 容更加務實,訓練力度也越來越大,整體(ti) 上有了較大提升。“眼界打開了,思考怎樣做得更好,在改變中不斷提升自身能力。”
再說起當初“探索未知”的目標,李陽說,自己的願望實現了一部分。他對無人機的熱愛並不隻停留在裝備層麵,更有對未來的期待,期待無人作戰領域將發揮更大作用。在此背景下,無人機飛行員還有很大的能力提升空間,不僅(jin) 在於(yu) 基礎駕駛技術,更有思路、眼界的開拓,“更多地著眼於(yu) 提升認知”。(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