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訪澳大利亞漢學家馬克林:願為澳中人民相知相親搭建橋梁

顧時宏 發布時間:2023-08-09 15:3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悉尼8月9日電 題:訪澳大利亞(ya) 漢學家馬克林:願為(wei) 澳中人民相知相親(qin) 搭建橋梁

  中新社記者 顧時宏

  “在我和中國長達半個(ge) 多世紀的情緣中,我最大的榮譽是2014年9月榮獲中國政府友誼獎。同年,習(xi) 近平主席在澳大利亞(ya) 聯邦議會(hui) 發表的重要演講中,稱讚我‘為(wei) 兩(liang) 國人民相知相親(qin) 搭建起一座橋梁’。”剛從(cong) 中國訪問回來的澳大利亞(ya) 漢學家馬克林近日在悉尼接受中新社記者專(zhuan) 訪時說。

  出生在悉尼的馬克林自小深受家庭文化熏陶,厚愛歐洲音樂(le) ,但對中國知之甚少。直至1958年他獲得獎學金,有機會(hui) 在堪培拉學習(xi) 中文和中國文化。自此他便愛上中國的古代山水畫、文學和詩詞。

  1962年,他被送去英國劍橋大學研究中國古代曆史。“我最佩服的是唐朝,所以我把《舊唐書(shu) 》和《新唐書(shu) 》的一部分內(nei) 容譯成英文介紹給西方讀者。”他回憶說:“我在英國的時候,有一個(ge) 非常難得的機會(hui) 是到北京去教書(shu) 。從(cong) 1964年至1966年,我和夫人愛麗(li) 絲(si) 作為(wei) 外國專(zhuan) 家在北京外國語學院(現為(wei)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英文,我們(men) 最大的兒(er) 子是在北京友誼醫院出生的。從(cong) 那時起到現在,我去過中國七十多次了,也在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礦業(ye) 大學等學校教書(shu) 。”

  問及他對中國的印象,馬克林告訴記者,半個(ge) 多世紀以來,中國發生了特別大的變化,包括在政治、經濟、社會(hui) 、文化等方麵。讓他難以忘懷的是20世紀60年代他第一次到中國時的印象,“(20世紀)60年代的中國很落後,貧困的人很多,特別是鄉(xiang) 下的條件很艱苦”,他感慨道,“可現在的中國已經大不一樣,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大家都有手機,交通非常方便,四通八達的高鐵遍布全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好多了。”

  談及他研究的中國課題,馬克林說,他喜歡中國的曆史,尤其是唐朝和現代曆史,對中國的戲曲也很感興(xing) 趣,特別是京劇。他說:“我在中國教書(shu) 的時候就搜集很多戲曲唱片和關(guan) 於(yu) 戲曲的書(shu) 。1966年從(cong) 中國回到澳大利亞(ya) 後就研究戲曲,我的博士論文就是分析中國戲曲和京劇的發展。”為(wei) 此,他撰寫(xie) 出版了《中國近代戲劇》《中國戲劇簡史》等5本書(shu) 。

  他對中國少數民族的研究也卓有成果,用英文出版了《中國少數民族》《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現代中國的少數民族》等著作。他說,中國少數民族包括他們(men) 的表演藝術,像藏戲、維吾爾族的十二木卡姆都是中國文化的寶貴部分。“我感覺在西方大部分人不太了解民族這個(ge) 觀點,所以不能夠體(ti) 會(hui) 到中華民族的團結。很多西方的記者、學者對中國少數民族有不太公平的態度和偏見。”馬克林坦言。

  為(wei) 改變西方人對中國的偏見,馬克林出版了《我看中國》《變化中的中國》《中國少數民族與(yu) 全球化》等書(shu) 籍,暢談了他在中國的所見所聞與(yu) 收獲,表明他緣何熱愛中國,欣賞中國文化。他因此也獲得了2015年中國政府頒發的“中華圖書(shu) 特殊貢獻獎”。

  “因為(wei) 我是澳大利亞(ya) 人,當然很關(guan) 心澳大利亞(ya) 跟中國的關(guan) 係,也寫(xie) 了一些關(guan) 於(yu) 澳中關(guan) 係的書(shu) 和文章,包括藍皮書(shu) 《澳大利亞(ya) 發展報告》”,他說,“我原來在中國教書(shu) 的時候,最大的夢想是澳大利亞(ya) 和中國建立外交關(guan) 係,有更多的中國學生、學者在澳大利亞(ya) 的學校學習(xi) 、教書(shu) 。1972年我的夢想開始實現,從(cong) 那個(ge) 時候起,我們(men) 兩(liang) 個(ge) 國家的關(guan) 係基本上是越來越好。在澳大利亞(ya) ,國際學生中人數最多者來自中國。但近兩(liang) 三年以來,澳中關(guan) 係出現了波折,我非常希望澳中關(guan) 係走上一條關(guan) 係密切而互惠互利的友好道路。”(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