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國際觀察:美國對華“去風險化”本身是巨大風險

發布時間:2023-08-09 15:43:00來源: 人民網

  繼“脫鉤”政策之後,近來,美國聯合其盟伴以應對所謂的“中國經濟脅迫”為(wei) 借口,囂嚷推出所謂對華“去風險化”政策。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美方所謂的“去風險化”本身恰恰就是巨大的風險,是美方人為(wei) 地給中國、給世界、給美國自身製造的巨大風險。

  ——所謂“去風險化”政策對中方正當的發展權利造成嚴(yan) 重損害。所謂的“去風險化”隻不過是為(wei) “脫鉤”套上的新“馬甲”,其實質是以汙名化手段,強行將中國與(yu) “經濟脅迫”掛上鉤、與(yu) “風險”畫上等號,以“去風險化”之名行“脫鉤”之實,推動更加精準地對華構築“小院高牆”、實施“脫鉤斷鏈”。

  美方這樣做的根本目的,是妄圖通過對華封鎖、遏製、打壓,強行割裂中國與(yu) 世界的聯係,進而達到“競贏中國”、維持其霸權壟斷優(you) 勢的目的。美國通過所謂“去風險化”,推動重點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去中國化”,企圖將中國逐出全球關(guan) 鍵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捆住中國發展的手腳,將中國的發展規鎖在美國劃定的範圍內(nei) ,剝奪中國正當的發展權利。

  ——所謂“去風險化”政策對經濟全球化進程和世界經濟前景造成嚴(yan) 重衝(chong) 擊。美國以“去風險化”之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意識形態化,嚴(yan) 重違背經濟規律,破壞市場規則和國際經貿秩序。把“去風險化”當成遏製打壓他國的借口,不僅(jin) 會(hui) 對經濟全球化造成巨大衝(chong) 擊,加劇全球經濟治理體(ti) 係混亂(luan) ,侵蝕全球經濟合作根基;而且會(hui) 遲滯人類整體(ti) 科技進步,威脅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幹擾全球市場正常運行。

  近年來,世界接連遭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和新冠疫情衝(chong) 擊,全球經濟複蘇艱難、增長乏力。在當前紛繁複雜的國際局勢背景下,一旦“脫鉤斷鏈”導致逆全球化進程“失控”,就有可能演化為(wei) 全球經濟增長“脫軌失速”和全球金融體(ti) 係劇烈動蕩,從(cong) 而導致全球經濟向更加碎片化方向發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研究預計,如果全球經濟陷入嚴(yan) 重碎片化,總體(ti) 經濟產(chan) 出可能萎縮多達7%;如果還出現科技脫鉤情況,一些國家的產(chan) 出可能萎縮8%至12%。

  ——所謂“去風險化”政策將殃及美國自身經濟。美國經濟所麵臨(lin) 的真正風險是:美國濫用其在世界經濟金融體(ti) 係中的霸權地位,長期“寅吃卯糧”、忽視實體(ti) 經濟發展,導致自身競爭(zheng) 力下降,並招致其他國家的不滿和反對。因此,所謂“去風險化”政策不僅(jin) 注定無法消除美國經濟中的真正風險因素,反而會(hui) 形成反噬,給美國經濟帶來嚴(yan) 重傷(shang) 害。

  美國假借“去風險化”行“脫鉤”之實,不僅(jin) 令美國企業(ye) 的生產(chan) 、經營成本大幅增加,也削弱了美國的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和創新能力。美國商會(hui) 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投資者可能因“脫鉤”每年損失250億(yi) 美元資本收益,美國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將因此損失高達5000億(yi) 美元。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dong) 流去”。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以開放胸襟擁抱世界,深度參與(yu) 全球產(chan) 業(ye) 分工和合作,積累了雄厚的經濟物質基礎和強大的內(nei) 生發展動力。外部幹擾阻滯不了中國自主發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曆史進程,割不斷全球化進程中中國與(yu) 世界形成的深度聯結。事實充分證明,中國給世界發展帶來的是機遇、穩定和保障,而不是挑戰、動蕩和風險。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企圖以“去風險化”之名行“脫鉤”之實、行“去中國化”之實,這樣的“去風險化”才是最大風險,注定不會(hui) 得逞!

  (人民網 作者羌建新是國際關(guan) 係學院經濟金融學院院長、教授)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