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8日電(中新財經記者 張尼)百餘(yu) 名醫院院長、書(shu) 記被查,一台儀(yi) 器被院長吃掉1600萬(wan) 回扣……一場醫藥反腐風暴席卷全國,也把各地藥企、醫療機構的藏汙納垢展現在公眾(zhong) 麵前。風暴之下的醫藥行業(ye) ,有人稱“天下苦高額回扣久矣”,也有醫藥代表此前就先一步“離場”。
超150位醫院院長、書(shu) 記落馬,基層醫院也藏汙納垢
在剛剛過去的一周,強勁的反腐風震懾整個(ge) 醫藥行業(ye) 。
先是7月31日晚間,“蛇毒克星”賽倫(lun) 生物發布公告稱,賽倫(lun) 生物實際控製人之一、董事長、法定代表人範誌和因涉嫌職務犯罪被實施留置並立案調查。
幾天後的8月4日,廣東(dong) 3家醫院的幹部都因涉嫌嚴(yan) 重違紀違法被通報。
當天,“清風揭陽”發布消息,揭陽市第三人民醫院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負責人林鐵漢涉嫌嚴(yan) 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目前正接受揭陽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汕頭紀檢監察”發布消息,汕頭市潮南區中醫醫院黨(dang) 委書(shu) 記、院長蔡宗新涉嫌嚴(yan) 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潮南區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新會(hui) 清風”發布消息,江門市新會(hui) 區人民醫院原黨(dang) 委書(shu) 記黃錦聯涉嫌嚴(yan) 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江門市新會(hui) 區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一天後, 西藏紀檢監察網發布消息,西藏自治區藏醫院黨(dang) 委書(shu) 記唐榮科涉嫌嚴(yan) 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西藏自治區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8月7日,“清風揭陽”發布消息,揭西縣原衛生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張壯權嚴(yan) 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dang) 籍和取消退休待遇。
近年來,在醫藥反腐力度持續加大背景下,醫院院長、書(shu) 記成為(wei) 被“盯緊”的對象,特別是今年開年以來,反腐風暴越刮越勁。
在持續高壓打擊態勢下,已經有一批醫院“一把手”和重點崗位人員陸續落馬。結合媒體(ti) 此前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已有至少159名醫院院長、書(shu) 記被查。這其中,不乏一些基層醫院的書(shu) 記、院長出現“小官巨貪”現象。
例如,今年2月10日,湖南省益陽市南縣人民法院曾公開開庭審理南縣人民醫院原黨(dang) 委書(shu) 記童維涉嫌受賄案。
當時公訴機關(guan) 指控,2013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間,被告人童維利用擔任南縣人民醫院黨(dang) 委書(shu) 記的職務便利,為(wei) 一些單位和個(ge) 人在藥品集中配送及醫療設備、耗材采購、項目招投標、業(ye) 務款結算等方麵謀取利益,先後多次收受11人所送的現金共計人民幣966.5萬(wan) 元,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wei) 已觸犯刑法相關(guan) 規定,應當以受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學術會(hui) 議為(wei) 圈錢,高額提成仍“喂不飽”
商業(ye) 賄賂在醫藥行業(ye) 一直都是“公開的秘密”,但是隨著監管部門對商業(ye) 賄賂案件查處力度不斷加大,一些醫藥企業(ye) 開始采取更為(wei) 隱蔽、複雜的手段,為(wei) 其賄賂行為(wei) 披上“合法外衣”——有的企業(ye) 以讚助科研經費、學術會(hui) 議費等名義(yi) ,進行不法利益輸送;有的在醫藥購銷環節給付醫院工作人員回扣,等等。
早在2021年,財政部曾公布對19家醫藥企業(ye) 作出行政處罰的結果,其中包括恒瑞醫藥、步長製藥、賽諾菲等國內(nei) 外知名藥企。其中,恒瑞醫藥主要涉及虛構費用,包括2018年以非本公司發生的機票等報銷專(zhuan) 家講課費、點評費、主持費,等。
一方麵,企業(ye) 為(wei) 了獲取更高的市場份額通過各種渠道向院內(nei) “滲透”,另一方麵,高額的回扣也讓供應商、代理商直呼“喂不飽”。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今年曾披露一個(ge) 案例:一台進口價(jia) 1500萬(wan) 元的醫療器械直線加速器,醫院以3520萬(wan) 元買(mai) 入,中間的回扣,居然被醫院院長吃掉1600萬(wan) 元。
“所謂的學術會(hui) 議太多了,就是為(wei) 了圈錢,供應商也苦不堪言。”一家醫療器械代理商企業(ye) 的內(nei) 部人士劉銘(化名)向中新財經透露。
據劉銘介紹,目前業(ye) 內(nei) 平均水平是給醫院內(nei) 部人士提成20%-30%,銷售人員拿到的提成隻有很少一部分,有的是扣除醫院“回扣”以後的1%左右,多的也隻能到3%左右,“可能1萬(wan) 元的銷售額,銷售人員扣稅後連100元都拿不到。”
“因為(wei) 一個(ge) 科室同類產(chan) 品供應商不止一家,誰給的‘支持’大就用誰的,所以就越抬越高,不過目前我們(men) 這個(ge) 領域的平均默認水平就是30%封頂,再漲喂不起了,也喂不飽。”
劉銘直言,一些醫院所謂的“大咖”,經常出門豪車、頭等艙,沒事兒(er) 就被請去開個(ge) 會(hui) ,而另一邊的老百姓卻不得不麵對看病太貴。
業(ye) 內(nei) 指出,由於(yu) 此次集中整治明確指向醫藥領域生產(chan) 、供應、銷售、使用、報銷等重點環節和“關(guan) 鍵少數”,醫藥企業(ye) 因此成為(wei) 反腐的“風暴眼”。
盡管包括恒瑞醫藥在內(nei) 的多家企業(ye) 已經對傳(chuan) 聞進行回應,但近期,A股醫藥板塊仍集體(ti) 受挫。
與(yu) 此同時,一些醫藥代表也有點“坐不住”了。據媒體(ti) 報道,在有記者“潛水”的某醫藥行業(ye) 聊天群,諸多醫藥代表“分享”著各自省份最新的反腐動態,忐忑與(yu) 緊張四溢蔓延。
但在劉銘看來,各類“代表們(men) ”的變化早就有跡象。
“藥代已經先‘走’了一步。”劉銘說,伴隨前幾年的藥品國家集采開展,已經把這部分人的生存空間壓縮了很大一部分,不少藥代已經離開了這個(ge) 行業(ye) ,緊接著就是一些耗材的代理商,“很多心血管、骨科的代理商已經在倒閉了。”
而在一家跨國醫藥谘詢公司工作的業(ye) 內(nei) 人士向記者透露,這幾年不少藥企都在縮減人員,特別是一些銷售人員。
吳娜(化名)曾是一家公立醫院的護士,幾年前為(wei) 謀求更好的職業(ye) 發展,她借助自己的資源優(you) 勢轉行做起了一名醫藥代表。
她坦言,早前,一個(ge) 藥代能做好業(ye) 績的核心競爭(zheng) 力就是其在各大醫院科室的“人脈”,當然這背後自然是離不開利益輸送,此前她主要業(ye) 務是做基層醫療機構市場,但是這幾年伴隨帶量采購範圍不斷擴大,她的工作開展也遇到諸多困難,最終在2022年吳娜選擇了轉行。
這些現象也反映在企業(ye) 財報數據上。以恒瑞醫藥為(wei) 例,其2022年財報顯示,2022年全年銷售費用約為(wei) 73.48億(yi) 元,同比下降21.7%。
風暴力度不減!業(ye) 內(nei) 盼醫療回歸救死扶傷(shang) 本質
不過,顯然這股醫藥反腐風暴依然不會(hui) 停下。
國家衛健委網站7月21日發布消息,國家衛生健康委會(hui) 同教育部、公安部、審計署、國務院國資委、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國家藥監局,十個(ge) 部門聯合召開視頻會(hui) 議,部署開展為(wei) 期1年的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
一周後,紀檢監察機關(guan) 配合開展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動員部署視頻會(hui) 議在北京召開。會(hui) 議指出,要集中整治醫藥領域腐敗問題是推動健康中國戰略實施、淨化醫藥行業(ye) 生態、維護群眾(zhong) 切身利益的必然要求。
會(hui) 議還強調,要以監督的外部推力激發履行主體(ti) 責任的內(nei) 生動力,深入開展醫藥行業(ye) 全領域、全鏈條、全覆蓋的係統治理。加大執紀執法力度,緊盯領導幹部和關(guan) 鍵崗位人員,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集中力量查處一批醫藥領域腐敗案件,形成聲勢震懾。
有專(zhuan) 家指出,針對醫藥領域的貪腐問題,醫院內(nei) 部要加強民主監督、相關(guan) 政府部門要加強審計監督、紀律監察機關(guan) 要加強檢查力度,建立起多管齊下的綜合監管體(ti) 係。同時,還應該對藥品采購、人事安排、工程建設等領域加強監管,特別是主動督查在這些方麵各項法律法規、政策規定和製度的執行情況,督促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在醫藥領域工作了10餘(yu) 年的劉銘也坦言,反腐風暴下,雖然供應商會(hui) 麵對很大壓力,但對於(yu) 一些猖狂的“蛀蟲”來說,整治是必不可少的,好讓錢花在真正需要的地方,讓企業(ye) 能有更多精力放在研發和技術更新上,也讓醫療回歸救死扶傷(shang) 的本質。(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