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兩岸大學生角逐實體建構大賽 台高校代表隊獲金獎

葉秋雲 發布時間:2023-08-11 09:3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港澳台專(zhuan) 線】兩(liang) 岸大學生角逐實體(ti) 建構大賽 台高校代表隊獲金獎

  中新社福州8月9日電 (葉秋雲(yun) ) 9日,第十一屆海峽青年節係列活動之“中建海峽杯”第十屆海峽兩(liang) 岸大學生實體(ti) 建構大賽落下帷幕,來自海峽兩(liang) 岸的15支參賽隊伍一起角逐總決(jue) 賽,台灣銘傳(chuan) 大學學生作品《山嶽之渝》摘金。

  8月9日,第十屆海峽兩(liang) 岸大學生實體(ti) 建構大賽落下帷幕,台灣銘傳(chuan) 大學學生作品《山嶽之渝》摘金。 中新社記者 葉秋雲(yun) 攝

  “初識雄江鎮,映入眼簾是美麗(li) 的江邊水景與(yu) 層層翠綠的山巒。”台灣銘傳(chuan) 大學學生張竹萱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為(wei) 了讓模型與(yu) 當地民眾(zhong) 有互動性,作品《山嶽之渝》以梯田地形為(wei) 概念,將空間拆解成不同高低且錯落的休憩平台,可以讓遊客和民眾(zhong) 登高遠眺,更好地看見雄江鎮山水環繞的美景。

  8月9日,台灣銘傳(chuan) 大學學生作品《山嶽之渝》。 中新社記者 葉秋雲(yun) 攝

  削竹編、搭木板……6日至8日短短三天時間裏,在火辣辣的太陽下,兩(liang) 岸學生埋頭於(yu) 作品建構。本屆大賽以“元·構”為(wei) 主題,參賽隊伍聚焦虛擬想象與(yu) 現實生活的鏈接,呈現最新設計理念,推動構建鄉(xiang) 村更美好的未來生活。

  “高低起伏的木板,代表了環繞在雄江鎮旁的群山,座椅蜿蜒的形狀則是波浪滔滔的閩江。”來自台灣華夏科技大學的學生陳廷宇如是介紹作品《禹嶽》。

  近日,台灣華夏科技大學學生正在討論作品《禹嶽》。 中新社記者 葉秋雲(yun) 攝

  陳廷宇告訴記者,自6月接到比賽通知開始,他與(yu) 四名隊員便開始做功課,“我們(men) 發現風景很優(you) 美,江水滔滔,便想著椅子的坐墊部分以雄江鎮的江水為(wei) 靈感,采用流線型的曲線設計,讓人感受到江水流動的柔和和靈動。”

  作品《閩濤》獲得此次大賽優(you) 秀模型獎。台北科技大學學生李榤益表示,風輕輕吹過,模型會(hui) 像閩江的波濤一樣輕輕晃動,坐在亭子裏的遊人可以享受愜意的休閑時光。

  建築物要與(yu) 當地的環境和人文產(chan) 生聯結,這是第十屆海峽兩(liang) 岸大學生實體(ti) 建構大賽選手的共同心聲。台灣高雄大學建築學係教授陳啟仁是此次大賽的評委,他認為(wei) ,參賽作品不能隻是一個(ge) 展示的擺件,而要具有實用性,成為(wei) 當地的公共景觀設施。

  “他們(men) 應該會(hui) 永遠記得,有一個(ge) 作品留在閩清這個(ge) 地方。”台灣中華青年交流協會(hui) 秘書(shu) 長鄭婷文表示,本屆大賽邀請海峽兩(liang) 岸學生一起走進縣城、村鎮,根據當地村容村貌進行設計,部分作品將留在當地。

  據悉,海峽兩(liang) 岸大學生實體(ti) 建構大賽自2014年開辦以來,已成為(wei) 海峽兩(liang) 岸知名建構品牌活動,吸引約3萬(wan) 名兩(liang) 岸青年參加。(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