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中國醫生給我們帶來了康複的希望”

顏 歡 邢 雪 發布時間:2023-08-14 08:39:00來源: 人民日報

  “中國醫生給我們(men) 帶來了康複的希望”(共建“一帶一路”·第一現場)

  烏(wu) 茲(zi) 別克斯坦眼科顯微外科專(zhuan) 業(ye) 實用醫學中心撒馬爾罕分支機構的手術樓外,懸掛著一塊印著中烏(wu) 兩(liang) 國國旗的牌匾。不久前,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醫療專(zhuan) 家組在烏(wu) 茲(zi) 別克斯坦開啟了為(wei) 期18天的“健康快車國際光明行”活動,撒馬爾罕是其中一站。

  近年來,“健康快車國際光明行”活動帶著中國醫療團隊、設備和技術走出國門,與(yu) 共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醫院合作,為(wei) 當地民眾(zhong) 提供醫療服務。去年9月,中方在上海合作組織撒馬爾罕峰會(hui) 上宣布“未來3年為(wei) 本組織國家的民眾(zhong) 免費實施2000例白內(nei) 障手術”,此次中方專(zhuan) 家組赴烏(wu) 就是落實這一承諾的重要舉(ju) 措。活動期間,中烏(wu) 防盲合作中心正式成立,將進一步增進相關(guan) 學術交流,推動雙方醫療衛生領域長期穩定合作。

  “中國醫生的技術真好”

  一大早,當地等待就診的民眾(zhong) 就在手術樓的長廊裏排起了長隊。他們(men) 之中有拄著拐杖、白發蒼蒼的老人,也有稚嫩的兒(er) 童。

  68歲的拉賈布·伊布拉希莫夫也在隊伍中,白內(nei) 障已經折磨了他3年。他微笑著向記者招手。半個(ge) 月前,他從(cong) 電視上看到中國醫生要來撒馬爾罕義(yi) 診的消息,便十分期待。在他看來,中國醫生擁有豐(feng) 富的經驗,技術更為(wei) 可靠。“感謝中國,感謝中國醫生給我們(men) 帶來了康複的希望。”

  據中方專(zhuan) 家組領隊、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科副主任鮑永珍介紹,當地前來診治的白內(nei) 障患者病情大都較為(wei) 嚴(yan) 重,假性囊膜剝脫綜合征的患病比例也很高。此外,當地兒(er) 童患者較多,這意味著手術的複雜性會(hui) 極大增加。“這些特殊情況,我們(men) 在國內(nei) 一年也碰不上兩(liang) 例,但在這裏卻十分普遍。”

  年近七旬的安瓦爾在醫護人員的攙扶下從(cong) 手術室走出來。與(yu) 每個(ge) 剛做完手術的患者一樣,她忙不迭地向中國醫生們(men) 致謝,情緒很是激動。“中國醫生的技術真好,準備時間短,手術也很快。”安瓦爾說,自己從(cong) 撒馬爾罕附近的小城專(zhuan) 程趕來做手術,“如此高水平的中國醫生給我免費治病,以前想都不敢想。”

  撒馬爾罕州州長圖爾季莫夫感謝中方無私幫助,感謝中國醫學專(zhuan) 家千裏迢迢來到烏(wu) 茲(zi) 別克斯坦,相信“健康快車國際光明行”活動將為(wei) 上海合作組織大家庭更多白內(nei) 障患者帶來光明和幸福。

  “我們(men) 之間的合作十分順暢”

  中國醫生的微信朋友圈裏,到處可見開展義(yi) 診的成功和喜悅。義(yi) 診第一天,專(zhuan) 家組一大早從(cong) 烏(wu) 首都塔什幹乘4小時火車趕往第一站古城布哈拉,緊接著就與(yu) 當地醫院洽談、做檢查、整理和為(wei) 手術室消毒。中方團隊主要負責眼科手術,當地烏(wu) 方團隊負責提供場地等後勤支持,雙方當天就完成了17台手術。幾天後,中烏(wu) 雙方團隊熟絡起來,多的時候一天能完成56例白內(nei) 障手術。

  護士高文婕時常在微信“步數排行榜”裏名列第一,而她的活動範圍不過是一間小小的手術室。“工作強度比較大的時候,我8個(ge) 小時在手術間裏走了1.8萬(wan) 步。”她說,“隻要能幫助當地民眾(zhong) ,我們(men) 就不覺得累。”

  記者見到專(zhuan) 家組一行時,大家個(ge) 個(ge) 神采奕奕,臉上絲(si) 毫看不出已經做了幾十台手術的疲憊。烏(wu) 方護士趁休息時,掏出手機和中國醫生合影,大家也都一一笑著配合。

  中方專(zhuan) 家組的敬業(ye) 精神,烏(wu) 茲(zi) 別克斯坦眼科顯微外科專(zhuan) 業(ye) 實用醫學中心撒馬爾罕分支機構負責人博提爾·圖赫塔耶夫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中方專(zhuan) 家勤勞努力、不怕挑戰。他們(men) 盡心盡力,每天都是最早到達,最晚離開。”圖赫塔耶夫感謝中方專(zhuan) 家對當地醫生的幫助,“我們(men) 這裏的醫生們(men) 隻要有空就會(hui) 去手術室觀摩學習(xi) ,遇到疑問就向中國專(zhuan) 家請教。我們(men) 之間的合作十分順暢。”

  “我們(men) 能感受到他們(men) 傳(chuan) 遞的情誼”

  清理消毒、滴散瞳液、上麻藥,使用超聲波探頭去除渾濁的晶狀體(ti) 、植入人造晶狀體(ti) ……在中方專(zhuan) 家流利的操作下,一整套手術十來分鍾就能完成。

  “我們(men) 當地醫生每天隻能做5台手術,中國醫生能做50台,大家都驚訝不已。”圖赫塔耶夫感歎道,“如此高的效率實在是不可思議!”

  不到30歲的費勒是烏(wu) 茲(zi) 別克斯坦眼科顯微外科專(zhuan) 業(ye) 實用醫學中心撒馬爾罕分支機構的青年骨幹。中國專(zhuan) 家組2019年在塔什幹義(yi) 診時,他當時正好在塔什幹一家醫院讀研。看到中國醫生“沒有一個(ge) 多餘(yu) 動作”的技術,費勒趕緊打電話給家人,讓他們(men) 帶著外婆專(zhuan) 程從(cong) 撒馬爾罕趕來看中方專(zhuan) 家的門診。

  “直到現在自己能獨立做手術了,我才知道中方專(zhuan) 家有多厲害——速度快、質量高,病人受的苦就少。”這次,費勒在中國專(zhuan) 家的耐心指導下,完成了第一台完整的白內(nei) 障手術。說到這裏,費勒特別感動:“他們(men) 每一位都特別謙虛、平易近人,每次向他們(men) 請教都能得到及時回答。每次中國專(zhuan) 家來,都能給當地的眼科醫療帶來巨大變化。這次中方還投入了很多精力培訓當地醫生。”

  烏(wu) 方夥(huo) 伴的信任、烏(wu) 方民眾(zhong) 的感謝,都讓中國醫生們(men) 備受鼓舞。“時隔近4年再次來到烏(wu) 茲(zi) 別克斯坦,竟然還有患者認得我,老遠就向我招手問好。”鮑永珍說。2019年,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曾派遣專(zhuan) 家組到當地義(yi) 診,鮑永珍當時也是帶隊人。

  高文婕說,每天傍晚清理工作全部結束準備回駐地時,還有患者等在門口,就為(wei) 了向中國醫生道一聲感謝。“他們(men) 把右手放在心口上,微微向我們(men) 鞠躬。那一刻,盡管語言不通,但我們(men) 能感受到他們(men) 傳(chuan) 遞的情誼,內(nei) 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撒馬爾罕州衛生局局長朱曼尼約佐夫·達夫隆別克表示:“我們(men) 的醫療機構都希望能與(yu) 中方夥(huo) 伴建立長期合作關(guan) 係,期待雙方的合作越來越深入。”

  (人民日報記者 顏 歡 邢 雪)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