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親屬追憶梅汝璈:參與“東京審判”為抗戰死難同胞伸張正義

李韻涵 發布時間:2023-08-17 09:1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南昌8月15日電 題:親(qin) 屬追憶梅汝璈:參與(yu) “東(dong) 京審判”為(wei) 抗戰死難同胞伸張正義(yi)

  中新社記者 李韻涵

  “那場審判曆時兩(liang) 年多,堂哥回來後頭發都白了,他說如果沒把那幾名戰爭(zheng) 中的甲級戰犯送上絞刑架將無顏麵對死難同胞。”今年91歲的“東(dong) 京審判”中國法官梅汝璈堂弟梅汝璜回憶道。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廣播宣布無條件投降。1946年5月,由中、美、英等11個(ge) 國家組成的遠東(dong) 軍(jun) 事法庭對日本28名甲級戰犯進行審判,梅汝璈代表中國出任該法庭法官,參與(yu) “東(dong) 京審判”。

  8月11日,記者探訪“東(dong) 京審判”法官梅汝璈位於(yu) 江西南昌青雲(yun) 譜區朱姑橋梅村的故居。中新社記者 劉力鑫 攝

  在日本無條件投降日到來之際,中新社記者探訪位於(yu) 江西南昌青雲(yun) 譜區朱姑橋梅村的梅汝璈故居。故居所在的村落建築呈現白牆黛瓦,明清古韻猶存,梅汝璈部分親(qin) 屬及後人依然生活在梅村。

  “從(cong) 小就有許多老師誇他聰明,學習(xi) 也很刻苦,經常起早貪黑練習(xi) 英語,還經常教導我們(men) 要努力學習(xi) 。”梅汝璜拿起幾張已泛黃的梅汝璈照片回憶道,梅汝璈在青年時代就表現出了聰慧過人的一麵,作為(wei) 家族中的長子,他在生活以及學習(xi) 等各方麵都為(wei) 其他人樹立了榜樣。

  8月11日,梅汝璈堂弟向記者展示自己珍藏的梅汝璈照片。中新社記者 劉力鑫 攝

  “他用法律捍衛了公平與(yu) 正義(yi) ,也為(wei) 抗戰死難同胞討回血債(zhai) 。”梅汝璜表示,梅汝璈在東(dong) 京審判之後回過一次老家,並對家人表示“一定要將這些甲級戰犯送上絞刑架”。

  梅汝璈從(cong) 小生活的梅村如今已有百年曆史,故居曾嚴(yan) 重損毀,經過當地政府多次修複,目前已經作為(wei) 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對外開放,故居內(nei) 還陳列了遠東(dong) 國際軍(jun) 事法庭判決(jue) 書(shu) 英文翻譯成中文的書(shu) 稿原本,以及侵華日軍(jun) 南京大屠殺部分史料圖等珍貴文物。

  8月11日,梅汝璈第四代後人梅庭軍(jun) 正在故居內(nei) 講解“東(dong) 京審判”的故事。中新社記者 劉力鑫 攝

  “梅汝璈為(wei) 自己應有的法官座位據理力爭(zheng) ,在對日本甲級戰犯的量刑方麵提出了有理有據的量刑建議。”梅汝璈第四代後人梅庭軍(jun) 如今在故居內(nei) 擔任講解員,堅持講述“東(dong) 京審判”的故事已經11年。他表示,“東(dong) 京審判”曆經兩(liang) 年多的818次庭審,最終將日本七名甲級戰犯判處絞刑。

  梅庭軍(jun) 表示,這七名甲級戰犯中,有侵略中國和發動太平洋戰爭(zheng) 的主要戰犯之一東(dong) 條英機、南京大屠殺元凶鬆井石根、在中國從(cong) 事了將近三十年特務情報工作的土肥原賢二等人,他們(men) 都在戰爭(zheng) 期間犯下了累累罪行。

  “曾經的曆史現在幾句話之間可以說完,但其實當時不論是‘座位之爭(zheng) ’還是‘量刑之爭(zheng) ’,梅汝璈都背負了難以想象的壓力。”在梅庭軍(jun) 看來,梅汝璈聰慧、果敢,折射出了中國人自強不息的精神,自己作為(wei) 梅汝璈後人,有責任讓更多民眾(zhong) 了解曆史,發揚不屈不撓的精神。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走進梅汝璈故居感受曆史以及法治文化,故居所在的梅村也迎來新生機。據了解,朱姑橋梅村文化旅遊項目已啟動,將保留明清風格建築群,建設梅汝璈故居博物館及數字展廳、法治曆史博物館、村史館(鄉(xiang) 賢館)等,並打造老牌風格電影院,成為(wei) 電影《東(dong) 京審判》永久播放地。

  梅汝璈,江西南昌人,1924年畢業(ye) 於(yu) 清華學校(清華大學前身),隨後赴美國留學,先在斯坦福大學學習(xi) ,後入芝加哥大學法學院專(zhuan) 攻法學,24歲榮獲法學博士學位。1946年代表中國參與(yu) “東(dong) 京審判”。1973年,梅汝璈在北京逝世,終年68歲。(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