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邢曉婧 胡雨薇 王雯雯】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hui) 戰略溝通協調員約翰·柯比日前證實,烏(wu) 克蘭(lan) 正在俄烏(wu) 衝(chong) 突中使用由美國提供的集束彈藥。這種具有爭(zheng) 議性的武器已被全球百餘(yu) 個(ge) 國家禁用,美國7月宣布向烏(wu) 克蘭(lan) 提供集束彈藥時便遭到國際社會(hui) 的廣泛批評。1964年至1973年間,美國在老撾投擲超過200萬(wan) 噸集束彈藥,參加過越戰的美國退役老兵邁克·伯頓(Mike Burton)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獨家專(zhuan) 訪時說,他為(wei) 在老撾投下集束彈藥感到懊悔,美國公然向烏(wu) 克蘭(lan) 提供集束彈藥將給民眾(zhong) 帶去長達數十年的災難性後果,呼籲美國政府采取更加謹慎和負責的措施。
“炸彈像雨點般落下”
邁克·伯頓現任美國戰爭(zheng) 遺產(chan) 委員會(hui) 主席,該組織旨在喚起民眾(zhong) 關(guan) 注美國在越戰期間轟炸老撾的曆史,並發起禁止地雷和集束彈藥的相關(guan) 活動。
伯頓於(yu) 1962年加入美國空軍(jun) ,1966年被分配到美軍(jun) 第56空中突擊聯隊,其所在聯隊的主要任務就是阻止越共從(cong) 越南北部通過胡誌明小道向越南南部輸送人員和物資。50餘(yu) 年過去了,駕駛飛機向老撾滿目瘡痍的土地上投擲集束彈藥的場景,仍然是伯頓心中揮之不去的“黑色記憶”。
公開報道顯示,1964年至1973年間,美國在老撾共發動58萬(wan) 次轟炸,投下200多萬(wan) 噸炸彈,這相當於(yu) 老撾在長達9年的時間裏每8分鍾就遭遇一次轟炸。在美國投下的超過2.7億(yi) 枚集束炸彈中,約30%未爆炸,約8000萬(wan) 枚小炸彈散落、隱埋在老撾國土上,遺禍至今。
老撾方麵的統計數據顯示,越戰結束以來,老撾有5萬(wan) 多人在未爆彈爆炸事故中傷(shang) 亡。2021年,老撾發生31起未爆彈爆炸事故,造成11人死亡、44人受傷(shang) 。2022年,老撾發生16起未爆彈事故,造成5人死亡、15人受傷(shang) 。
“堆在地上的炸彈無窮無盡,至少30%或40%的集束彈藥沒有爆炸,那些炸彈可能落入田地,也可能落入普通民眾(zhong) 生活的任何地方,其中一些永遠無法被清除。”伯頓對《環球時報》記者回憶說,“正如一位老撾人所說,‘炸彈像雨點般落下’,村莊和山穀瞬間夷為(wei) 平地,無數平民為(wei) 此喪(sang) 生。”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說,集束彈藥是一種從(cong) 火箭、導彈或炮彈中散射大量小型彈藥的武器,彈藥在飛行過程中分散在廣闊的區域內(nei) 。它們(men) 作用是在與(yu) 外物發生撞擊時爆炸,但其中相當一部分成為(wei) “啞彈”,這意味著它們(men) 最初不會(hui) 爆炸,尤其是當彈炮降落在潮濕或軟土地上時。
報道稱,這些“啞彈”隨後可能在被撿起或踩踏時爆炸,導致受害者死亡或殘廢。由於(yu) 彈藥可能與(yu) 居民區或農(nong) 田區域中的小玩具相似,常常因為(wei) 好奇心而被拾起,兒(er) 童因此特別容易成為(wei) 受害者。人權組織將集束彈藥描述為(wei) “令人憎惡”,甚至是戰爭(zheng) 罪行。目前已有數百個(ge) 國家簽署《集束彈藥公約》,該公約規定締約國在任何情況下,決(jue) 不使用、發展、生產(chan) 、獲取、儲(chu) 存、保留或轉讓集束彈藥。
在此背景下,針對美國公然向烏(wu) 克蘭(lan) 提供集束彈藥,伯頓表示,此舉(ju) 將給烏(wu) 克蘭(lan) 和美國人民帶去長達數十年的災難性後果,呼籲美國政府采取更加謹慎和負責的措施。
“他是對的,我們(men) 把他殺了。”
美國當年的轟炸行動是秘密進行的,直到1971年國會(hui) 聽證會(hui) 之後才逐漸被媒體(ti) 報道。然而,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美國公眾(zhong) 對這場“秘密戰爭(zheng) ”給老撾造成破壞的真實程度仍然知之甚少。
“我在老撾看到了悲劇。”伯頓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集束彈藥看起來像玩具,很多小孩撿起來把玩被炸斷手臂、炸瞎雙眼,甚至失去生命,很多成年人也在劫難逃,我在老撾看到過太多殘缺不全的麵孔。”
1967年,伯頓到訪老撾的一個(ge) 村莊,詢問當地一名教師他能為(wei) 村民提供什麽(me) 幫助。那位教師的回答非常簡短:“離開。”他說,“我希望你們(men) 離開,因為(wei) 你們(men) 會(hui) 害死我們(men) 。”兩(liang) 周後,伯頓再次來到這座村莊時,他被帶到了一個(ge) 廣場上,之前的那位教師就在這個(ge) 廣場上慘遭殺害。伯頓說,“他是對的,我們(men) 把他殺了。”
2022年,邁克·伯頓以美國戰爭(zheng) 遺產(chan) 委員會(hui) 主席的身份重返老撾,當他在飛機上俯視這片布滿巨大彈坑的土地時,悔恨和悲痛的心情湧上心頭。他說,“這片傷(shang) 痕累累的土地提醒著我們(men) 美國犯下的致命錯誤,提醒著我們(men) 奪走了多少生命,毀壞了多少古跡。”
這名退伍軍(jun) 人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從(cong) 戰爭(zheng) 中歸來之後,因罪惡感遭受了精神和心理上的折磨,接受了14個(ge) 月的治療。很多越戰老兵的情況都很糟糕,酗酒、吸毒、家庭破碎,還有人自殺。
2022年,伯頓參與(yu) 了部分集束彈藥的引爆工作,還創辦過相關(guan) 組織為(wei) 包括烏(wu) 克蘭(lan) 在內(nei) 的世界各地的移民和難民提供服務。他說,“我對那段戰爭(zheng) 歲月有很多懊悔之情,很多事情我都盡量不去回憶”。
美國應為(wei) 其所作所為(wei) 承擔後果
統計數據顯示,集束彈藥比普通彈藥殺傷(shang) 力更強,造成平民傷(shang) 亡的可能性更大。自二戰以來,集束彈藥已造成約56500至86500名平民死亡。據估計,集束彈藥造成的傷(shang) 亡中90%以上是平民,其中許多為(wei) 未成年人。美軍(jun) 曾在越南戰爭(zheng) 、海灣戰爭(zheng) 、科索沃戰爭(zheng) 、阿富汗戰爭(zheng) 、伊拉克戰爭(zheng) 中使用集束彈藥,造成大量民用設施損毀、眾(zhong) 多平民死傷(shang) 。
今日俄羅斯電視台(RT)報道說,一名烏(wu) 克蘭(lan) 官員透露稱,烏(wu) 方已向美國提供一份集束彈藥使用報告,但拒絕透露具體(ti) 內(nei) 容。目前已有至少38家人權組織公開反對美國向烏(wu) 克蘭(lan) 提供集束彈藥。
BBC稱,美國向烏(wu) 克蘭(lan) 提供集束彈藥的舉(ju) 動可能會(hui) 招致對美國虛偽(wei) 的指責,美國在俄烏(wu) 衝(chong) 突中的道德高地將大受影響。集束彈藥是一種可怕的、不加選擇性的攻擊武器,在世界上許多地區都被禁止使用。美國的舉(ju) 動將不可避免地使其與(yu) 其西方盟友產(chan) 生分歧。
半島電視台報道說,曆史告訴我們(men) ,集束彈藥的持續擴散很可能在當前戰爭(zheng) 結束後很長時間內(nei) 產(chan) 生持續的影響。政府提供和使用“炸彈”正在讓下一代遭受不必要的死亡,戰爭(zheng) 結束後需要進行危險的彈藥清理。
在采訪中,伯頓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希望在戰爭(zheng) 結束時,美國政府可以照顧那些因遭集束彈藥轟炸而失去胳膊、腿腳和眼睛的人們(men) 。他說,美國政府應公開簽署一份文件,表明為(wei) 其所作所為(wei) 承擔後果。(環球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