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對話茅盾文學獎得主東西:寫作是理想,也是事業

上官雲 發布時間:2023-08-24 08:3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8月22日電(記者 上官雲(yun) )日前,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揭曉,《回響》等5部作品獲獎。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zhuan) 訪時,作家東(dong) 西坦率地表示,《回響》能獲獎,自己很高興(xing) ,“這是評委對我30多年寫(xie) 作的鼓勵。”

  東(dong) 西被認為(wei) 是“60後”實力派作家之一,小說語言簡潔精煉、準確圓融,《回響》是他繼《耳光響亮》《後悔錄》《篡改的命》之後的第四部長篇小說。

  很多人對他的筆名“東(dong) 西”感到好奇。對此他回應道,“當時開始寫(xie) 作時很年輕,就像現在的網絡作家,都願意取一個(ge) 好記、還有點調皮的名字,後來就一直沿用下來。”

  資料圖:作家東(dong) 西。唐夏巍 攝

  對東(dong) 西而言,從(cong) 最初的理想到現在的事業(ye) ,寫(xie) 作已經成了他的人生意義(yi) 之一。

  對人物進行深度挖掘

  小說《回響》首發於(yu) 《人民文學》2021年第3期,東(dong) 西嚐試了一種新的結構模式,即“推理+心理”。《回響》以一樁案件為(wei) 索引,奇數章講案件和偵(zhen) 破,偶數章寫(xie) 情感。

  冉咚咚在破案過程中,無意間發現丈夫的一些秘密。於(yu) 是,她既要偵(zhen) 破案件,又要破解感情上的謎團。兩(liang) 條線上的心理較量同步展開,一個(ge) 個(ge) 人物的身份、人格逐漸揭曉。

  “小說創作是虛構的,人物形象也許能在現實中找到某些方麵的對應,但絕不是百分之百。”東(dong) 西說,《回響》也是如此,其中的角色是某一類人物的綜合,還加入了一些新的因素。

  從(cong) 觀眾(zhong) 角度來看,閱讀《回響》能清晰感受到對人物內(nei) 心世界的塑造。冉咚咚是一位警察,她要解決(jue) 破案時遇到的困難,也要克服內(nei) 心的種種情緒,形象就比較立體(ti) 。

  對此,東(dong) 西解釋,“人的內(nei) 心世界很廣闊,心靈的變化是現實的一種投射,所以這部小說我有意識地往‘內(nei) ’寫(xie) ,甚至寫(xie) 她的潛意識,想對人物進行一種深度挖掘。”

  作家要用心靈感知世界

  寫(xie) 作《回響》,東(dong) 西用了4年時間。

  細數起來,這也算是東(dong) 西用心比較多的小說,“裏邊有很多知識點,比如如何用心理學知識來審訊嫌疑人。有知識點的小說,就需要作者紮紮實實看書(shu) ,不能瞎胡謅。”

  《回響》書(shu) 封。人民文學出版社供圖

  “我要去看推理知識、了解破案的基本常識,也會(hui) 去找心理谘詢師聊,了解心理學知識,這就花掉差不多十個(ge) 月時間,但這是有意義(yi) 的。”他回憶道。

  對於(yu) 寫(xie) 作,東(dong) 西比較注重創新和探索,“《回響》我用了雙線結構,二者相互影響。有些心理學名詞是我的再創造,很多時候作家要用心靈去感知世界,創造出一些文學的技巧。”

  東(dong) 西形容自己是有點“一根筋”的作家。“我對文學有一種固執的理念,希望它是反映現實的,是跟每個(ge) 人心靈相關(guan) 的,能夠在寫(xie) 作方法上有一些突破和創新,不想去重複別人。”

  一首小詩,八塊錢稿費

  實際上,東(dong) 西的文學之旅很早就開始了。在學校參加文學社後,他開始給報紙副刊投稿,“大概十八歲那年,我在一家公開發行的報紙副刊上發表了一首詩歌,還得了八塊錢稿費。”

  得知作品發表,東(dong) 西的喜悅幾乎無法形容,連報紙的油墨香都聞了又聞。領稿費時,看到工作人員讚許的眼神,他也覺得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

  對學生來說,那時候八塊錢算是一筆不小的收入,足夠請寢室的人來一次樸素的聚餐,“一個(ge) 炒雞蛋才八毛錢,一個(ge) 五花肉才一塊二,那也可以點五六個(ge) 菜呀。”

  廣西米粉多,東(dong) 西拿著這筆稿費請宿舍人吃米粉,然後去看電影。成為(wei) 作家的念頭逐漸堅定以後,他開始有意識地為(wei) 寫(xie) 作做準備。

  資料圖:作家東(dong) 西。唐夏巍 攝

  比如,東(dong) 西閱讀了大量的經典名著,一邊看情節,一邊注重研究它們(men) 如何遣詞造句,涉及心理描寫(xie) 的部分就標注出來,然後做好讀書(shu) 記錄。

  畢業(ye) 後,他被分配到家鄉(xiang) 一所學校教書(shu) ,後來又被派到別的部門工作。“那時我就每天寫(xie) 日記,觀察大自然,觀察動物如何行走,培養(yang) 自己的寫(xie) 作能力,怎麽(me) 去狀物,如何描繪環境。”

  這種對寫(xie) 作基本功的鍛煉是有效果的。憑借中篇小說《沒有語言的生活》,東(dong) 西獲首屆魯迅文學獎,這篇小說後來還被改編為(wei) 電影《天上的戀人》。

  寫(xie) 作是理想,也是事業(ye)

  “開始時,寫(xie) 作是我的理想,現在是我的事業(ye) ,也是我的人生意義(yi) 之一。”東(dong) 西如此概括寫(xie) 作對自己的影響,“事業(ye) 和愛好能結合起來,這太好了。”

  長時間的寫(xie) 作,讓東(dong) 西養(yang) 成了良好的閱讀習(xi) 慣。他看的書(shu) 很雜,經典名著占了大頭,社會(hui) 學、心理學、哲學等門類的書(shu) 籍都會(hui) 閱讀,甚至技術類的書(shu) 也會(hui) 看看,彌補知識方麵的某些缺陷。

  “多翻翻書(shu) ,能讓我在閱讀中獲得心靈的滋養(yang) ,我也喜歡一些高質量、能夠引起思考的電影,但深度的東(dong) 西還是要在文字裏邊領悟、得到。”他說。

  有了新的靈感,東(dong) 西往往會(hui) 利用工作間隙創作,或者推掉一些不必要的應酬,將整塊時間集中起來,用來寫(xie) 小說。但無論多忙,每天他都要翻幾頁書(shu) 。

  “眼下想寫(xie) 的,是一個(ge) 新的現實主義(yi) 長篇小說,現在還在做案頭準備。或許一寫(xie) 又是兩(liang) 三年。”他輕輕地說道。(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