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國際人士點讚中國高質量發展(銳財經)

孔德晨 發布時間:2023-09-04 08:44: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9月1日,以“經濟複蘇中的質量變革與(yu) 合作”為(wei) 主題的中國質量(成都)大會(hui) 在四川省成都市舉(ju) 辦。本屆大會(hui) 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來自全球40個(ge) 國家和地區、7個(ge) 國際和區域組織以及國內(nei) 有關(guan) 部門等方麵的800多位代表參加大會(hui) 。國際社會(hui) 怎麽(me) 看待中國高質量發展?本屆大會(hui) 上,各方代表暢抒己見,進行了深入交流。

  “為(wei) 世界經濟恢複提供強大動力”

  舉(ju) 辦國際性質量會(hui) 議,旨在宣傳(chuan) 政府質量政策、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方法、提升質量管理水平。

  梅裏埃營養(yang) 科學集團首席執行官尼古拉斯·卡地亞(ya) 說:“標準、計量、合格評定等技術手段作為(wei) 全球質量的‘通用語言’,與(yu) 合作密不可分。在世界經濟複蘇緩慢、增長動力不足的大背景下,中國政府仍然把提升質量當作調結構穩增長的必要手段,這對經濟貿易相關(guan) 國家有著積極作用。”

  “中國始終重視產(chan) 品的耐用性,在20世紀90年代初製定的產(chan) 品質量法中強調了這一點。”中國歐盟商會(hui) 副主席馬曉利說,“我們(men) 高興(xing) 地了解到,中國對產(chan) 品質量法進行了認真修訂。如今,質量不僅(jin) 圍繞安全性和耐用性,而且重視商品的個(ge) 性化,以期更好地滿足個(ge) 人偏好。”

  緬甸聯邦共和國副總理兼計劃與(yu) 財政部部長吳溫欣認為(wei) ,中國經濟發展在全球和地區經濟增長中處於(yu) 重要地位,中國在高質量發展方麵的努力,為(wei) 世界經濟恢複提供了強大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已經在數字金融、綠色可持續金融和高質量發展等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吳溫欣說,“有鑒於(yu) 此,緬甸也在加快數字金融的發展,並大力鼓勵綠色投資。例如,緬甸采取了一係列激勵措施,包括降低進口電動汽車充電樁的關(guan) 稅和相關(guan) 費用。根據短期戰略,到2025年,緬甸將從(cong) 中國進口大量電動汽車,這將帶來巨大的投資機遇,並加深兩(liang) 國之間的經濟合作。”

  “中國是數字化科技引領者”

  數字化質量管理是當前全球質量管理的新領域。為(wei) 推動數字化質量管理,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今年6月印發《關(guan) 於(yu) 征集數字化質量管理創新與(yu) 實踐案例的通知》,麵向全國征集數字化質量管理創新與(yu) 實踐案例,最終遴選出數字化質量管理創新與(yu) 實踐入選案例70個(ge) 、典型案例25個(ge) ,並在本次論壇上發布。

  得物APP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得物APP憑借首創的“先鑒別、後發貨”模式,搭建全球最大的數字化查驗鑒別體(ti) 係、八大環節品控服務鏈,保障品質消費,得以入選此次典型案例。“我們(men) 堅持數字化創新,引入視覺識別、圖像識別、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質量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為(wei) 市場帶來高質量供給。”該負責人說。

  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戴鶴軒認為(wei)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其重要性不僅(jin) 體(ti) 現在量級上,更體(ti) 現在電動化和數字化創新趨勢以及不斷增長的客戶需求上。“中國是未來移動出行的關(guan) 鍵驅動力,也是數字化科技的引領者。隨著汽車行業(ye) 轉型升級,新的挑戰隨之而來,質量比以往更加重要。”戴鶴軒說。

  “聯想集團近年來不斷創新質量管理模式,在做好自身質量管理的同時,也在思考進一步為(wei) 產(chan) 業(ye) 和生態賦能,帶動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共同進步。”聯想集團副總裁王會(hui) 文介紹,截至目前,共有1274家各級供應商進入聯想供應鏈生態圈,300多家合作夥(huo) 伴實現了質量數據互聯,累積超過30億(yi) 條數據。

  “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滿懷信心”

  怎麽(me) 看未來中國高質量發展趨勢?

  “我們(men) 預測,2023年全球貿易將增長1.7%,高於(yu) 此前預測的1%。”世貿組織副總幹事讓-馬裏·波岡(gang) 表示,盡管世界仍麵臨(lin) 高度不確定性,但在經曆了衝(chong) 擊後,全球貿易依然韌性十足。“中國在推動質量基礎設施適應貿易衝(chong) 擊方麵的經驗和最佳實踐,非常值得借鑒,有助於(yu) 深化世貿組織的相關(guan) 討論。”

  “總的來說,過去幾年中國成就非凡,給我們(men) 提供了許多參照。”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主席烏(wu) 爾麗(li) 卡·弗蘭(lan) 克說,“展望未來,我們(men) 信心堅定。標準的使用和應用在變得日益重要的同時,將更加數字化,這也是ISO的戰略重點之一。”她介紹,ISO正在製定機器可用、可讀、可交換標準,為(wei) 標準信息提供全新的獲取方式,涉及標準24000多個(ge) ,其中許多標準都能配合使用,構成國際標準化組織管理體(ti) 係標準的一部分。

  “在世界經濟麵臨(lin) 多重挑戰的背景下,中國經濟依然顯示出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外資企業(ye) 也在不斷加大對華投資。”戴鶴軒說,“自2010年以來, 寶馬在沈陽生產(chan) 基地累計投資近1000億(yi) 元人民幣。我們(men) 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滿懷信心,還會(hui) 繼續投資。”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3年09月02日 第 03 版)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