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阿爾卑斯山或遇最大規模山體滑坡

李宏策 發布時間:2023-09-04 08:47:00來源: 科技日報

  【今日視點】

  ◎本報駐法國記者 李宏策

  8月27日,法國薩瓦省發生嚴(yan) 重的山體(ti) 滑坡,導致A43高速公路和連接法國、意大利的鐵路長時間中斷。幸運的是,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傷(shang) 亡,但阿爾卑斯山越來越頻繁的山體(ti) 滑坡引起法國媒體(ti) 關(guan) 注。

  最大山體(ti) 滑坡可能即將到來

  盧多維奇·拉瓦內(nei) 爾是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的地貌學家,也是薩瓦勃朗峰大學山體(ti) 環境聯合研究部門的負責人。他在接受法國媒體(ti) 《費加羅報》的采訪中表示,雖然不能將近期的山體(ti) 滑坡事件歸因於(yu) 氣候變暖,但其與(yu) 此前一個(ge) 星期持續的熱浪有關(guan) 。高溫造成土地幹燥並變得更加不穩定,充滿沙子和泥土的岩石因此出現裂縫。隨後出現的暴雨天氣形成的水壓,結合此前高溫下形成的裂縫就很可能觸發山體(ti) 滑坡。可以想象,隨著極端氣候的增多,此類災害事件將愈加頻繁。

  拉瓦內(nei) 爾認為(wei) ,阿爾卑斯山正麵臨(lin) 另一種更為(wei) 嚴(yan) 峻的山體(ti) 滑坡風險,其成因在於(yu) 永久凍土的消融。這些永久凍結的地麵是古代寒冷時期的遺產(chan) ,包括1萬(wan) 多年前的寒冷時期。

  拉瓦內(nei) 爾指出,阿爾卑斯山區的永久凍土正在快速退化,這與(yu) 全球變暖有直接聯係,由此導致的山體(ti) 滑坡和岩石坍塌正在增多。阿爾卑斯山變暖速度是地球平均水平的兩(liang) 倍,全球變暖正在導致其永久凍土不可避免地融化,高山凍土處於(yu) 全球變暖的最前沿。

  拉瓦內(nei) 爾表示,阿爾卑斯山永久凍土的消融增長幾乎是指數級的,數百萬(wan) 立方米的岩石現在正處於(yu) 不穩定狀態。特別是,凍土冰雪在阿爾卑斯山一旦融化就無可挽回,因為(wei) 取而代之的是能夠吸收積累更多太陽熱量的黑色地表。氣候越熱,冰越少,裸露岩石越多,溫度越高,阿爾卑斯永久凍土正陷入這種被稱為(wei) 正反饋的循環中。最重要的是,通過研究統計數據,科學家意識到最大的山體(ti) 滑坡尚未發生,但可能會(hui) 在未來幾年內(nei) 發生。

  高溫少雪或成冬季常態

  2022年至2023年的冬季,整個(ge) 法國都非常幹燥,並且有32天沒有降水的記錄。在今年2月,法國環境與(yu) 可持續發展總檢查局在其發布的適應全球變暖報告中指出,全球目前正處於(yu) 本世紀末升溫2.8℃至3.2℃之間,這將導致法國的溫度升高4℃。

  在升溫4℃的情景下,法國阿爾卑斯山滑雪場的人造雪將難以彌補積雪不足。在143個(ge) 滑雪場中,估計隻有55個(ge) 能夠繼續運營。

  8月28日,法國和奧地利研究人員在學術期刊《自然·氣候變化》上發布了一項研究,通過對比分析28個(ge) 歐洲國家和地區的2234個(ge) 滑雪勝地後發現,如果全球升溫達2℃,歐洲至少超過半數(53%)的滑雪勝地將麵臨(lin) 自然積雪不足;如果升溫4℃,98%的雪場將沒有足夠的積雪。

  據悉,全球近一半的滑雪場集中在歐洲阿爾卑斯山區,每年創造約280億(yi) 歐元收入,對當地經濟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

  法國啟動升溫4℃應對計劃

  麵對氣溫不斷升高導致的新增自然災害和經濟損失,法國國家生態轉型委員會(hui) 於(yu) 5月啟動信息征詢程序,為(wei) 應對法國本世紀末升溫4℃提前作好準備。

  該委員會(hui) 指出,全球層麵正朝著平均升溫3℃的方向發展,考慮到法國的地理位置,這將意味著法國本土升溫幅度達4℃。根據聯合國2022年10月的評估,全球到本世紀末氣溫將上升2.8℃。

  為(wei) 應對溫度大幅上升,法國正在重新審查相關(guan) 標準和技術法規,以考慮新的氣候數據,包括溫度、降雨強度、風力強度、河流流量和海平麵的變化對建築物、基礎設施、交通、能源生產(chan) 、城市規劃的基準產(chan) 生的影響。法國已於(yu) 6月正式啟動“國家熱浪管理計劃”,以期降低高溫對法國經濟的影響,並著重在高溫狀態下保護自然環境和資源。

  對於(yu) 阿爾卑斯山可能出現的嚴(yan) 重山體(ti) 滑坡,法國正在檢測阿爾卑斯山的947個(ge) 永久凍土帶,相關(guan) 研究正在風險較大的數個(ge) 地點進行。法國生態部出台了具體(ti) 行動計劃以監測和應對山穀地區可能的自然災害。(科技日報)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