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印者,信也。”“見印,見信。”古人把印章作為(wei) 自己立信的憑證。現今,“集章遊”火爆“出圈”,不少集章愛好者認為(wei) 集章是一種收藏、一種記憶。
【解說】9月4日,武漢地鐵發起為(wei) 期近兩(liang) 個(ge) 月的“蓋章打卡”之旅。市民在6個(ge) 城市地標位置對應的6個(ge) 地鐵車站,可蓋章留念。
【同期】高校學生 馬丹
(蓋章)集滿之後你就算裱在家裏麵,也很有成就感那種,很好看。
高校學生 葉思嘉
對於(yu) 武漢的當地的景點,更加了解,對武漢這座城市,有一個(ge) 初步的印象。
【解說】武漢地鐵5號線司門口黃鶴樓站外的“紅牆”,是遊客爭(zheng) 相打卡的一處城市地標。遊人們(men) 立於(yu) “故宮同款”紅牆下與(yu) 黃鶴樓“合影”,古韻與(yu) 時代相融合,氛圍感十足。
【解說】來自寧夏的馬丹是中南民族大學的一名新生,去學校報到後,她帶著家人來此遊玩。馬丹稱,一邊遊玩一邊蓋章的過程非常有儀(yi) 式感,印章記錄著自己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在這其中能了解曆史,增長見識,讓自己更快速地了解一座城市。
【同期】高校學生 馬丹
今天來這,明天去省博物館,就是排得滿滿的,就想的是能來這一次真的不容易,在大西北嘛,然後來這,必須要好好逛一逛。
【解說】王佳俊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一名大三的學生,當天他帶著迎新時認識的學弟葉思嘉乘坐地鐵遊覽武漢。王佳俊告訴記者,旅行蓋章,不僅(jin) 增添了旅途的樂(le) 趣,還豐(feng) 富了旅行的記憶。
【同期】高校學生 王佳俊
這些章的話都是具有本地特色的,然後也很簡單,而且都具有紀念意義(yi) ,因為(wei) 它其實就是景觀的外觀圖,然後也是很典型的,然後你給人一看基本上都能認出是哪個(ge) 景點。
【解說】地鐵,不僅(jin) 是城市的交通工具,更是承載城市精神與(yu) 文化的重要空間。武漢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張琦稱,乘地鐵打卡武漢活動,將持續至10月中旬,橫跨整個(ge) 開學季,覆蓋“十一”黃金周,彰顯城市風貌,引發情感共鳴。
【同期】武漢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工作人員 張琦
地鐵它不僅(jin) 僅(jin) 是一個(ge) 交通工具,它更多的其實是代表了一個(ge) 城市的,能夠串聯起一個(ge) 城市的文化,一個(ge) 串聯起曆史,一些時尚的元素在裏麵,所以我們(men) 希望大家能夠,用這種集章打卡的方式,能夠更好地去了解武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