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7日電 (記者 陳溯)記者7日從(cong) 中國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國家林草局)獲悉,日內(nei) 瓦當地時間9月6日,《關(guan) 於(yu) 特別是作為(wei) 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常委會(hui) 第62次會(hui) 議審議通過了中國提交的關(guan) 於(yu) 在深圳建立國際紅樹林中心的區域動議提案,標誌著國際紅樹林中心正式成立。
2022年,在《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hui) 上,中國宣布將加強濕地保護的國際合作,在深圳建立國際紅樹林中心。近一年來,中國與(yu) 相關(guan) 締約國和公約秘書(shu) 處共同努力,向公約第62次常委會(hui) 提交了紅樹林中心建設方案,得到了常委會(hui) 的認可和批準。該區域動議通過後,將有利於(yu) 中國通過公約平台與(yu) 各締約方密切合作,開展紅樹林保護修複的國際合作和對話交流,有力促進全球紅樹林保護修複及合理利用。
國家林草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近年來,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紅樹林保護工作。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中專(zhuan) 門設置了紅樹林條款,組織實施《紅樹林保護修複專(zhuan) 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建立了以政府為(wei) 主的多元化資金投入模式,出台了營造林、生態修複等10多項技術文件。經過努力,中國紅樹林麵積比21世紀初增加了7200多公頃,徹底扭轉了麵積減少的趨勢,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下一步,國際紅樹林中心將通過建立開放包容、共建互利的紅樹林和濱海藍碳生態係統國際合作機製,推動紅樹林保護、修複和合理利用的國際合作和聯合行動,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
該負責人表示,全球首個(ge) “國際紅樹林中心”落戶深圳,對深圳打造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推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深圳市也將以此為(wei) 契機,大力加強濕地保護的法規體(ti) 係、工程規劃、調查監測、國際合作等基礎工作。同時,結合國土空間布局,創建國際濕地城市,不斷提高深圳在生態保護領域的國際影響力,為(wei) 全球濕地和紅樹林保護創造更多生態福祉,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