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停擺”為何成了“美國特色”

發布時間:2023-09-08 11:17:00來源: 總台環球資訊廣播

  漫長夏季休會(hui) 期的結束,讓美國國會(hui) 山上的氣氛再度緊張起來。

  隨著美國2023財政年度即將在9月30日終止,陸續返崗的兩(liang) 黨(dang) 議員們(men) 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災難性立法月”。

  由於(yu) 拜登政府的新財年預算案在提交給國會(hui) 半年後仍未獲通過,可能發生的政府“關(guan) 門”不可避免地又成了輿論熱議話題。

  21次前車之鑒

  目前,白宮正敦促國會(hui) 通過一項為(wei) 聯邦政府提供資金的被稱為(wei) “持續性決(jue) 議”(Continuing Resolution - CR)的短期撥款法案,以避免政府在10月1日新財年開始之前因無錢運轉而陷入“停擺”,同時也為(wei) 推進“更廣泛的支出法案”爭(zheng) 取時間。

  “更廣泛的支出法案”,指的就是拜登政府3月提交的總額超過6.8萬(wan) 億(yi) 美元的2024財年(今年10月1日至明年9月30日)聯邦政府預算案。

  按理說,國會(hui) 有足夠時間趕在2024財年開始前對這一預算案做出處置。

  但由於(yu) 美國兩(liang) 黨(dang) 早已習(xi) 慣將財政問題變為(wei) 黨(dang) 爭(zheng) 籌碼,每個(ge) 財年的預算案往往都要拖後兩(liang) 三個(ge) 月,也就是到當年12月時,才會(hui) 在複雜激烈的討價(jia) 還價(jia) 中塵埃落定。

  在此過程中,政府在即將無錢可花時,必須依靠國會(hui) 兩(liang) 黨(dang) 零打碎敲的“持續性決(jue) 議”才能勉強維持運轉,避免關(guan) 門。

  而當“花錢”問題和大選前的黨(dang) 爭(zheng) 扯上關(guan) 係時,猜猜會(hui) 發生什麽(me) ?

  據美國無黨(dang) 派組織“負責任聯邦預算委員會(hui) ”介紹,當議員們(men) 無法在本財年結束前就新財年撥款達成一致時,國會(hui) 甚至會(hui) 通過多個(ge) “持續性決(jue) 議”來為(wei) 政府提供資金。

  例如,2000年大選前,美國國會(hui) 兩(liang) 黨(dang) 就曾圍繞2001財年預算案進行了一係列緊張談判,總共通過了21項“持續性決(jue) 議”;即便如此,也隻為(wei) 新財年的前三個(ge) 月提供了政府運轉資金。

  雖然聽起來匪夷所思,但千萬(wan) 別以為(wei) 國會(hui) 兩(liang) 黨(dang) 總能通過“持續性決(jue) 議”來為(wei) 政府的公共服務“續命”。

  事實上,近幾十年來不斷加劇的兩(liang) 黨(dang) 爭(zheng) 鬥已導致美國政府21次“停擺”。

  1974年,美國出台《國會(hui) 預算和截留控製法》,將預算管理權從(cong) 行政部門轉移到立法部門,由此開啟了預算問題上的府院之爭(zheng) 。

  受此新法律影響,美國政府在1977年出現第一次停擺,時間總計28天。

  最近一次停擺發生在特朗普政府任內(nei) 的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時間長達34天。這也是美國曆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政府停擺。

  2013年政府停擺危機結束後,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曾呼籲“我們(men) 必須擺脫靠危機治國的習(xi) 慣”。

  但是在政治越來越極化的美國,這怎麽(me) 可能?!

  美國治理能力的“停擺”已成事實

  毫無疑問,如果美國國會(hui) 不能在9月30日之前通過短期撥款法案,政府資金耗盡將危及眾(zhong) 多聯邦項目計劃,影響數百萬(wan) 美國人,包括低收入家庭。

  有美媒提醒,這已經是美國政府今年以來第二次陷入財政危機。

  第一次財政危機,自然是上半年的債(zhai) 務上限危機。

  自年初美國公共債(zhai) 務規模突破國會(hui) 最後一次定下的債(zhai) 務上限後,兩(liang) 黨(dang) 纏鬥了幾個(ge) 月,才趕在6月美國財政部預計將無力償(chang) 債(zhai) 前的最後一刻,通過了所謂《2023年財政責任法案》。

  根據該法案,聯邦政府債(zhai) 務上限在2025年1月1日之前將暫停設置,以滿足2024年11月大選前的政府借貸需求。作為(wei) 交換,共和黨(dang) 人要求限製今後兩(liang) 年的政府開支,同時不得增加稅收。

  不過,這份兩(liang) 黨(dang) 妥協法案充其量隻是暫時避免了債(zhai) 務違約。歸根結底,政府需要的資金還得依靠國會(hui) 撥款。這就引發了當前的緊張。

  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拜登政府提交的2024財年預算案將引爆新一輪黨(dang) 爭(zheng) 。

  在該預算案中, 6.88萬(wan) 億(yi) 美元的支出總額與(yu) 5.04萬(wan) 億(yi) 美元的估計收入總額將產(chan) 生1.84萬(wan) 億(yi) 美元的赤字,赤字率為(wei) 6.8%,比2022財年和2023財年分別高出1.3個(ge) 百分點和0.8個(ge) 百分點。

  而現在看來,敏感的財政赤字問題可能比估計的還要悲觀,尤其是在美國聯邦債(zhai) 務規模已經突破32萬(wan) 億(yi) 美元的情況下。

  而以國會(hui) 眾(zhong) 議院議長麥卡錫為(wei) 代表的共和黨(dang) 人一直要求大幅削減政府開支和赤字,並堅持要求對構成年度預算開支的所有12項立法分別投票。

  說到底,兩(liang) 黨(dang) 的目的都是想逼對方在一份對自己有利、對對方不利的協議上簽字畫押,而這種對立勢必威脅到新財年的諸多政府工作。

  赤字飆升會(hui) 對美國經濟造成多大影響?會(hui) 否再次觸發美國政府債(zhai) 務危機?

  有分析人士認為(wei) ,到本世紀30年代初,美國聯邦赤字可能每年新增近3萬(wan) 億(yi) 美元,從(cong) 而會(hui) 推高利率,並逐漸使利息償(chang) 付成為(wei) 美國政府最大支出款項,由此不斷加劇債(zhai) 務炸彈引爆風險。

  根據彼得森基金會(hui) 的預測,美國在未來30年將在現有基礎上再增加127萬(wan) 億(yi) 美元債(zhai) 務;到2053年,光是利息成本就要用掉近40%的聯邦財政收入。

  因此,無論此輪黨(dang) 爭(zheng) 是否會(hui) 帶來美國政府的第22次停擺,它都隻會(hui) 是“中場”而非“終場”。而美國治理能力的“停擺”已成事實。

  正如國際評級機構惠譽上月下調美國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後所說:“過去20年來,美國治理水平持續惡化,包括財政和債(zhai) 務問題。反複上演的債(zhai) 務上限政治僵局和最後一刻的解決(jue) 方案,已經削弱了人們(men) 對美國財政管理的信心。”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環球深觀察》

  策劃丨王堅

  記者丨李嚴(yan)

  編輯丨林維

  簽審丨王堅

  監製丨關(guan) 娟娟

  (總台環球資訊廣播)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