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9月11日電 今年以來,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yan) 峻,中國經濟承壓前行,在某些西方媒體(ti) 眼裏, “中國經濟見頂”論再次甚囂塵上。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中國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同比增長5.5%。對比來看,這一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ti) 中也是最快的。
英國倫(lun) 敦經濟與(yu) 商業(ye) 政策署原署長羅思義(yi) 在接受中國日報專(zhuan) 訪時表示,綜合過去四年來看,中國經濟的整體(ti) 表現勝過全球其他主要經濟體(ti) 。
過去四年,中國經濟增速總和為(wei) 19.2%,發達國家中增速最快的美國增速僅(jin) 為(wei) 7.5%。這意味著,中國經濟增速是美國的2.5倍。如果同歐元區比較,中國經濟增速更是其6倍之多。
羅思義(yi) 表示,西方媒體(ti) 慣用統計數據中被認為(wei) 是肮髒行為(wei) 的套路,即隻關(guan) 注一種情況的一小部分,然後將其誇大。“在個(ge) 別季度或個(ge) 別月份,必然會(hui) 有個(ge) 別指標表明中國不是世界上表現最好的經濟體(ti) 。”
一度“看衰中國”的洛克菲勒國際集團董事長魯奇爾·夏爾馬在《金融時報》的文章中也不得不承認,中國經濟複蘇遇到了一些起伏,但是,西方“反華”情緒如此高漲,意識形態的蒙蔽阻礙了評論者看到任何積極的東(dong) 西。
文章說,中國經濟複蘇的部分動力來源於(yu) 中國的科技實力。澳大利亞(ya) 戰略政策研究所今年早些時候的一項研究顯示,從(cong) 人工智能到機器人的44 個(ge) 科技領域中,中國在 37 個(ge) 領域“令人震驚”地領先於(yu) 美國。
今年,中國首次超越日本成為(wei) 全球領先的汽車出口國,特別是電動汽車更是亮點中的亮點。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近幾年,中國的電動汽車和電池行業(ye) 正吸引投資者和人才紛紛湧入,並日益成為(wei) 經濟增長的引擎。
在中國去年銷售的新車中,每四輛就有一輛是純電動汽車或插電混動車。分析師預測,到2030年,電動汽車在中國新車銷售中的占比將達到80%。
近幾個(ge) 月來,一些西方經濟學家熱衷於(yu) 談論中國經濟可能的“日本化”。對此言論,日本央行前行長白川方明在日經新聞網刊文稱,從(cong) 表麵上看,中國目前的情況與(yu) 後泡沫時期的日本類似,這重新引發了人們(men) 對中國經濟是否會(hui) 遭受與(yu) 日本同樣命運的討論。
作者認為(wei) ,日中兩(liang) 國經濟有其相似之處,例如都曾經曆驚人的高速增長,麵臨(lin) 從(cong) 高速增長向穩定增長過渡的挑戰。但是,結合日本增長放緩的具體(ti) 原因來審視中國經濟的前景,兩(liang) 種情況實有異同。中國處於(yu) 有利地位,可以從(cong) 日本的經曆中吸取教訓。
“最終,這將取決(jue) 於(yu) 中國如何應對房地產(chan) 和人口問題,中國政府和社會(hui) 迅速采取行動的意願和能力至關(guan) 重要。”(中國日報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