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獨立報》報道稱,英國正在經曆上世紀80年代以來最為(wei) 激烈的罷工潮。英國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從(cong) 2022年6月起,罷工已導致英國損失相當於(yu) 400多萬(wan) 個(ge) 工作日的工時。分析指出,通脹高企、工資停滯疊加裁員導致的就業(ye) 困境引發罷工潮,暴露英國社會(hui) 經濟深層矛盾。
罷工不斷
“自2022年6月英國鐵路、海事和運輸工人聯盟就工資待遇和工作條件問題首次舉(ju) 行罷工以來,英國正在經曆一輪數十年未曾有過的大規模跨行業(ye) 罷工潮,波及交通、醫療、運輸、教育、政府部門等多個(ge) 領域。”《獨立報》報道稱。
據路透社報道,由於(yu) 未和資方在薪酬福利方麵達成協議,英國鐵路、海事和運輸工人聯盟約2萬(wan) 名成員於(yu) 9月初再次舉(ju) 行大罷工。今年8月,該聯盟已發起過多輪罷工活動,導致鐵路係統停擺,影響民眾(zhong) 出行。
法新社報道稱,代表英國初級醫生的工會(hui) ——英國醫師協會(hui) 8月中旬舉(ju) 行為(wei) 期4天的大罷工。數萬(wan) 名初級醫生暫停工作,走上街頭,抗議薪資待遇。英國醫師協會(hui) 表示,初級醫生的實際工資過去15年裏減少了26%,政府7月宣布加薪6%的最終方案“不合情理”。據路透社報道,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ti) 係的高級醫生也計劃於(yu) 10月初保守黨(dang) 舉(ju) 行年度會(hui) 議期間連續罷工3天。
“罷工活動的核心訴求是抗議高通脹與(yu) 爭(zheng) 取更高工資。”中國現代國際關(guan) 係研究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楊芳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雖然英國政府提出有限度漲薪以及分發補償(chang) 金等方案,試圖平息罷工潮,但總體(ti) 來看,漲薪幅度跟不上通脹速度,大多數行業(ye) 員工仍麵臨(lin) 實際收入縮水、生活成本攀升等危機,致使罷工潮此起彼伏。
民眾(zhong) 不滿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7月,英國通脹率為(wei) 6.9%,遠高於(yu) 央行2%的目標。此前,英國各項指標刷新曆史紀錄:今年3月,英國食物和非酒精飲料價(jia) 格同比上漲19.1%,創45年來新高;今年5月,英國民眾(zhong) 儲(chu) 蓄賬戶支出金額達到1997年來單月最高值。罷工較為(wei) 集中的公共與(yu) 準公共服務部門,員工實際工資相比2021年減少9.2%。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評論稱,罷工潮不僅(jin) 凸顯通脹問題,更折射出英國社會(hui) 不平等問題嚴(yan) 重。英國國家統計局調查表明,2022財年英國最貧窮的1/5人口可支配收入中位數下降3.8%,而最富有的1/5人口這一數據則上升1.6%。英國工會(hui) 聯盟研究顯示,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銀行家的薪酬增長速度是護士的3倍多。
楊芳分析,近年來,受英國“脫歐”、新冠疫情與(yu) 俄烏(wu) 衝(chong) 突等因素疊加影響,英國跨境貿易受到更多限製,融入國際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態勢遭受一定衝(chong) 擊。這一方麵導致英國政府更加依賴房地產(chan) 、金融等行業(ye) 支撐經濟發展,社會(hui) 財富向特定行業(ye) 集中,普通民眾(zhong) 收入增長緩慢,貧富分化加劇;另一方麵加劇英國能源、勞動力短缺問題,生產(chan) 成本上漲、商品服務價(jia) 格大幅攀升,導致普通民眾(zhong) 消費支出增加,許多家庭陷入經濟困境,民眾(zhong) 不滿當前生活現狀,不斷走上街頭抗議。
持續承壓
“為(wei) 應對罷工,英國首相蘇納克曾承諾今年底前實現通脹減半。但目前來看,除了不斷加息控製通脹之外,英國政府難以真正解決(jue) 罷工反映出的經濟社會(hui) 深層矛盾。”楊芳說。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高通脹和罷工潮會(hui) 讓英國經濟持續承壓,英國可能成為(wei) 2023年七國集團中唯一出現經濟萎縮的國家。分析人士指出,以鐵路工人罷工為(wei) 例,英國已形成以倫(lun) 敦為(wei) 核心、對周邊城市起經濟輻射效應的“周末經濟”模式,鐵路頻繁罷工會(hui) 對倫(lun) 敦與(yu) 周邊城市的交通服務產(chan) 生重大影響,導致人員滯留,拖累英國經濟表現。
“除了經濟因素外,英國的政治生態也讓解決(jue) 罷工問題變得更加複雜。”楊芳分析,當前,執政黨(dang) 保守黨(dang) 的民意支持率跌至24%,陷入曆史低穀,大幅落後反對黨(dang) 工黨(dang) 45%的支持率。麵對明年英國大選,如果各黨(dang) 派將罷工潮當成批評競爭(zheng) 對手政策失當、治理無方的政治工具,而不是真正協力解決(jue) 罷工潮背後的社會(hui) 民生問題,罷工潮可能長期難以平息,各項公共服務反複暫停,民眾(zhong) 不滿情緒不斷激化,將對英國社會(hui) 秩序與(yu) 經濟發展帶來更大衝(chong) 擊。
趙婧如
(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