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三明9月13日電(記者 雷朝良)“這次的政策方向,對團隊是很大的鼓勵,也給予夥(huo) 伴們(men) 信心。”1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liang) 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liang) 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台灣青年設計師張欣頤第一時間關(guan) 注到了這條信息。
圖為(wei) 福建三明。 三明市委宣傳(chuan) 部供圖
2014年,從(cong) 台灣輔仁大學景觀設計係碩士畢業(ye) 的張欣頤,來到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際溪村,開展村莊的規劃建設。她說,這幾年隨著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發展,能看到各級政府、部門對於(yu) 陪護式設計服務的成果從(cong) 逐步認可到大力推廣,《意見》的印發對團隊的發展將是一個(ge) 很大助力。
台灣屏東(dong) “80後”青年吳誌鴻是三明學院資源與(yu) 化工學院的教師,“在雲(yun) 林科技大學讀博士的時候,有聽到參加兩(liang) 岸交流活動的老師介紹,我們(men) 畢業(ye) 後可以去大陸工作,那時就有了這個(ge) 向往。”吳誌鴻表示,《意見》中對暢通台胞往來通道、便利台胞在閩生活等方麵都提出了具體(ti) 措施,這為(wei) 在閩台胞融入大陸生活提供了大大的便利。
三明市台灣同胞聯誼會(hui) 會(hui) 長沈傑認為(wei) ,這次《意見》內(nei) 容豐(feng) 富,結構清晰,充滿幹貨,對台胞來閩生活、學習(xi) 、就業(ye) 、社會(hui) 參與(yu) 等方麵提出了很具體(ti) 的便利措施,將為(wei) 促進兩(liang) 岸融合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三明市寧化縣被譽為(wei) “世界客家祖地”,自1995年起,寧化已連續成功舉(ju) 辦28屆世界客屬石壁祖地祭祖大典、10屆“石壁客家論壇”,客家祖地列入國台辦“海峽兩(liang) 岸交流基地”和“福建省政協港澳台僑(qiao) 交流基地”。
《意見》提出“支持龍岩、三明發揮客家祖地優(you) 勢,創新兩(liang) 岸客家文化交流”,三明學院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長蔡登秋表示,這對促進閩台兩(liang) 岸客家文化交流是一件大好事。他說,客家文化在兩(liang) 岸淵源深厚,是兩(liang) 岸共同的精神和情感紐帶,進一步深化兩(liang) 岸客家文化交流,對於(yu) 三明建設海峽兩(liang) 岸鄉(xiang) 村融合發展試驗區具有重要意義(yi) 。
《意見》提出“支持三明建設海峽兩(liang) 岸鄉(xiang) 村融合發展試驗區”。三明市委台港澳辦主任魏亞(ya) 鵬表示,將抓住《意見》實施的有利契機,進一步加大三明與(yu) 台灣的交流融合力度,促進兩(liang) 岸鄉(xiang) 村特別是兩(liang) 岸基層、鄉(xiang) 鎮村裏的交流合作,進一步深化兩(liang) 岸鄉(xiang) 村融合發展。(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