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發出“非洲聲音”,推動多邊主義發展

賈平凡 發布時間:2023-09-18 09:11: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日前,在印度首都新德裏舉(ju) 行的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八次峰會(hui) 期間,代表55個(ge) 非洲國家的非洲聯盟(以下簡稱“非盟”)被吸納成為(wei) G20正式成員。這是G20機製成立20多年來首次擴員。非盟成為(wei) G20成員中繼南非之後的第二個(ge) 非洲成員,繼歐盟之後的第二個(ge) 區域組織成員。專(zhuan) 家分析認為(wei) ,非盟加入G20不僅(jin) 將為(wei) 推動全球治理發出“非洲聲音”,還將為(wei) 推動全球多邊主義(yi) 及全球共同發展貢獻“非洲力量”。

  “是世界多極化進程的最新注腳”

  當地時間9月9日,在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八次峰會(hui) 現場,現任非盟輪值主席、科摩羅總統阿紮利·阿蘇馬尼在各國代表的掌聲中,代表非盟入席就座。

  非盟成立於(yu) 2002年,由55個(ge) 非洲國家組成。此次G20新德裏峰會(hui) 前,南非是G20中唯一來自非洲大陸的成員。

  “非盟成為(wei) G20正式成員是一個(ge) 具有重要曆史意義(yi) 的事件。它不僅(jin) 標誌著國際社會(hui) 對非洲的認可,也體(ti) 現了全球治理體(ti) 係的多樣性和包容性。”非盟發言人埃芭·卡隆多表示,非盟尋求成為(wei) G20正式成員已經有7年之久。這期間,非盟成員一直強調在全球機構中發揮有意義(yi) 的作用,同時呼籲對全球金融體(ti) 係進行改革。現在,非盟成為(wei) G20正式成員,非洲地區的需求將更難被忽視,這將為(wei) 非洲國家爭(zheng) 取更多機會(hui) 和資源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非盟加入G20是眾(zhong) 望所歸。中國是第一個(ge) 明確表態支持非盟加入G20的國家。印度、俄羅斯和美國等國都明確表示支持非盟的加入。參加G20的德國代表團也在會(hui) 前表示:“沒有人站出來說‘我們(men) 不希望這樣。’”

  非盟委員會(hui) 經貿委員阿爾伯特·穆昌加說,非洲擁有14億(yi) 人口,約占全球人口的17%,我們(men) 很高興(xing) 各方都支持非盟加入G20。加入後,非盟將致力於(yu) 在G20機製下推動全球多邊合作。

  “繼金磚合作機製‘擴員’後,G20吸納非盟加入,是‘全球南方’力量發展壯大的又一標誌性事件。”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院長劉鴻武對本報記者表示,代表所有非洲國家的非盟加入G20後,能夠很好地解決(jue) G20此前代表性不足的問題。非盟加入G20後,將在應對經濟風險、氣候變化等全球治理問題時扮演重要角色,發出非洲聲音,從(cong) 而體(ti) 現出真正的多邊主義(yi) 。

  “非盟加入G20,有助於(yu) 非洲更好地參與(yu) 全球治理,推動了多邊主義(yi) 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壯大了世界和平與(yu) 穩定的力量,是世界多極化進程的最新注腳。”中國社科院西亞(ya) 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員袁武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非盟成為(wei) G20正式成員,這反映了發展中國家群體(ti) 性崛起的事實,展現了“全球南方”國家之間團結合作的良好態勢,對於(yu) 抑製霸權主義(yi) 和強權政治具有積極意義(yi) 。

  “有實力和資格成為(wei) G20正式成員”

  根據《非盟章程》,“維護非洲共同立場和利益”“創造條件使非洲在全球事務中發揮應有作用”是非盟的重要職責。

  “非盟完全有實力和資格成為(wei) G20正式成員。”袁武表示,2002年,非盟成立,開啟了非洲大陸聯合自強的進程。過去十幾年裏,全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十個(ge) 國家中幾乎一半是非洲國家,非洲成為(wei) 世界上最具潛力和希望的大洲。隨著實力明顯增強,非洲國家要求參與(yu) 全球事務的呼聲越來越高。

  劉鴻武表示,今年是非盟成立21周年。21年來,非盟克服重重困難,逐漸提升了非洲國家整體(ti) 治理成效和在國際事務對非洲的代表性。在安全領域,非盟建立了“非洲和平與(yu) 安全架構”,完善了安全治理機製;在經貿領域,非盟主導的非洲自貿區建設積極構建非洲統一大市場,極大推動了非洲一體(ti) 化進程;在國際合作方麵,非盟積極加入中非合作論壇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等,極大提升了互聯互通水平和國際影響力。

  根據《2063年議程》,非盟主導的“非洲大陸自貿區”已於(yu) 2021年初正式啟動,有力推進了非洲經濟一體(ti) 化進程和經濟社會(hui) 協調發展。截至2022年11月,44個(ge) 成員國已交存批準書(shu) 。非洲自貿區也成為(wei) 自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以來,參與(yu) 國家最多的自由貿易區。

  2022年6月,世界銀行與(yu) 非洲自貿區秘書(shu) 處發布報告稱,在自貿區協定充分實施、投資和競爭(zheng) 得以規範的情況下,到2035年非洲有望增加5710億(yi) 美元收入,新增1800萬(wan) 個(ge) 就業(ye) 崗位,推動2.5%的勞動力進入新興(xing) 行業(ye) ,從(cong) 而使5000萬(wan) 人擺脫極端貧困。

  “非盟加入G20,既是非洲國家長期努力爭(zheng) 取的結果,也與(yu) 世界格局演變、外部力量推動密不可分。”袁武分析,這反映了發展中國家對非洲參與(yu) 全球治理的堅決(jue) 支持。2023年8月,在南非舉(ju) 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hui) 以及《約翰內(nei) 斯堡宣言》明確表示,支持非盟加入G20,讓非盟在G20會(hui) 議中發揮更大作用;另一方麵,不容忽視的是,美西方為(wei) 代表的發達國家出於(yu) 地緣競爭(zheng) 以及遏製發展中國家的考慮,也需要拉攏非洲國家。

  在推動非盟加入G20進程中,中國發揮了關(guan) 鍵作用。對於(yu) 中國給予的支持,阿紮利·阿蘇馬尼表示感謝,並期待未來與(yu) 中國加強合作、實現共贏。塞內(nei) 加爾總統薩勒也指出,中國是非洲國家忠實和堅定的朋友,感謝中國第一個(ge) 公開支持非盟加入G20。

  劉鴻武認為(wei) ,中非長期以來政治互信牢固,是共同發展道路上的好夥(huo) 伴;而且,非洲是國際力量的重要一極,也是維護國際公平正義(yi) 的重要力量。因此,中國堅定支持非盟加入G20。

  “還需要不斷成長,逐漸發展壯大”

  非洲報道網站刊登的智庫文章指出,隨著非洲大陸自貿區的啟動,非盟在全球經濟中的作用不斷提升。非盟加入G20對促進非洲整體(ti) 經濟結構轉型將發揮關(guan) 鍵作用。非洲是油氣等資源的重要供應者,能夠幫助G20成員解決(jue) 能源及關(guan) 鍵礦產(chan) 資源的需求,同時非洲也需要G20提供資金、技術等,提升非洲供應鏈附加值並促進本地加工工業(ye) 發展。非洲未來20至40年的氣變行動對諸如海平麵上升等問題也具有較大影響。非盟加入G20是全球走向可持續發展和良好全球治理非常務實、重要的一步。

  “非洲是全球資源、市場和人口潛力最大的區域。加入G20,非盟獲得了與(yu) 世界最主要經濟體(ti) 溝通協調宏觀財經政策的重要渠道。這有利於(yu) 非洲國家應對當前麵臨(lin) 的債(zhai) 務風險上升、氣候變化、糧食安全等挑戰,推動非洲大陸早日實現非盟《2063年議程》。”劉鴻武說,長期以來,由於(yu) 發達國家主導和帶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作用持續下降,全球經濟麵臨(lin) 增長乏力的情況。隨著非盟加入G20,非洲國家將為(wei) 全球經濟增長發揮更重要作用。

  不過,非盟麵臨(lin) 的挑戰仍不容忽視。

  “非盟代表了非洲的整體(ti) 性利益,但非盟很多政策的整合以及一致性還達不到歐盟那樣的高水平。”劉鴻武表示,非洲各國利益存在差異,非盟50多個(ge) 成員常常有不同意見。加入G20後,非盟在幫助解決(jue) 非洲各個(ge) 國家麵臨(lin) 的困難方麵究竟能發揮多大作用,還有待觀察。長遠來看,非盟還需要不斷成長,逐漸發展壯大,成為(wei) 一個(ge) 更高質量、更有能力的地區組織。

  “作為(wei) 一股重要的區域性力量,非盟加入G20,有利於(yu) 其在變亂(luan) 交織的國際時局中真正代表非洲利益並維護非洲權益。”劉鴻武認為(wei) ,未來,非盟會(hui) 更加注重成員國內(nei) 部在安全領域的合作,努力在非洲大陸營造一個(ge) 更加安全可靠的發展環境。在此基礎上,非盟會(hui) 繼續堅定推動非洲一體(ti) 化進程,穩步推進非洲團結自強。此外,非盟還可繼續借助中非合作論壇、金磚國家合作機製、“一帶一路”倡議等平台,加大力度促進“全球南方”國家的務實合作,從(cong) 而提升非盟乃至整個(ge) 非洲的實力和影響力。

  “非盟可以充分利用G20機製,推動非洲經濟轉型,提升非洲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而且,非盟必將不斷加強自身能力建設,推動非洲一體(ti) 化,提升非洲在全球治理議題和議程上的話語權。此外,非盟在與(yu) 其他發展中國家協調合作方麵具有獨特優(you) 勢,有望進一步凝聚‘全球南方’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共識。”袁武說,“加入G20是非盟參加全球治理的關(guan) 鍵一步,相信非盟將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賈平凡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