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黃蓉):8月份,《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hui) 晤約翰內(nei) 斯堡宣言》發布,宣言責成相關(guan) 機構推進金磚國家本幣合作、支付工具和平台的研究。金磚國家積極推動本幣結算合作,讓“去美元化”再次成為(wei) 國際社會(hui) 熱點議題。多名國際人士在接受記者專(zhuan) 訪時表示,推動國際貨幣體(ti) 係多元化是許多國家的共識,符合各國利益,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大勢所趨。
美元霸權幹擾世界經濟 “美元化”便利性存在謊言
阿根廷《當代》雜誌創始人伍誌偉(wei) (Gustavo Ng)指出,美元債(zhai) 務是美元霸權的一個(ge) 縮影,給拉美經濟埋下一枚炸彈。他介紹稱,幾十年前,美國控製下的國際金融機構對拉美國家放出巨額貸款,如今部分拉美國家深陷美元債(zhai) 務泥沼,經濟停滯不前。“每一次美元加息或比索兌(dui) 美元的每一次貶值都會(hui) 對拉美經濟造成嚴(yan) 重的負麵影響,這一狀況循環往複,周而複始,令一些拉美國家難以擺脫困境。”
伍誌偉(wei) 認為(wei) ,美元霸權幹擾世界經濟,“全球大多數國家在幾乎所有國際支付中都使用美元,如石油、礦產(chan) 、糧食等,使得貿易成本增高。對於(yu) 受美元匯率波動影響更為(wei) 敏感的一些國家貨幣而言,例如阿根廷比索等,極有可能產(chan) 生更可怕的後果。”
伍誌偉(wei) 還援引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教授奧拉西奧·羅韋利的觀點稱,“對阿根廷來說,美元化的便利性是存在很多謊言的。”奧拉西奧·羅韋利認為(wei) ,將美元作為(wei) 單一儲(chu) 備貨幣風險性大,迫使阿根廷在缺乏美元儲(chu) 備時不得不求助於(yu) 其他國家央行以償(chang) 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債(zhai) 務。通常,美元債(zhai) 務危機還會(hui) 導致比索兌(dui) 美元的大幅貶值,進而造成阿根廷國民工資福利和養(yang) 老金體(ti) 係的崩潰,物價(jia) 水平急劇上漲令大多數人難以負擔。
金融製裁反噬美元霸權 世界尋求貨幣體(ti) 係多元化
伍誌偉(wei) 分析表示,美國對俄羅斯等國家采取的諸多金融製裁措施促使一些國家使用本國貨幣替代美元進行貿易,加快了國際儲(chu) 備貨幣格局多元化進程。埃及工業(ye) 與(yu) 外貿部首席經濟學家希沙姆·阿布·巴克爾·梅特沃利提出了同樣的觀點,他指出,中國、印度和俄羅斯都在帶頭推動本幣貿易。“特別是在2014年俄羅斯遭到美國製裁之後,俄羅斯與(yu) 中國在雙邊貿易中試行本幣互換和支付。俄羅斯還建立了‘俄版SWIFT’金融信息傳(chuan) 輸係統(SPFS)。” 希沙姆強調,在美元霸權的金融大棒下,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積極尋求推動國際貨幣體(ti) 係多元化。
希沙姆補充道,盡管美元目前仍是最為(wei) 通用的國際貨幣,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美元在全球央行外匯儲(chu) 備中的占比下降至58.36%,跌至近2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美元份額的跌幅也是所有貨幣中最大的。
希沙姆說,全球範圍內(nei) 很多國家都在積極借助本幣結算開展貿易,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ju) 。他提到,2022年1月,土耳其與(yu) 阿聯酋央行簽署了一項價(jia) 值640億(yi) 裏拉和180億(yi) 迪拉姆(約合47億(yi) 美元)的貨幣互換協議;2023年2月,伊拉克中央銀行在官網發布聲明,首次宣布將允許與(yu) 中國的貿易直接以人民幣結算,以改善對外貿易融資,穩定匯率;2023年3月29日,巴西政府宣布,中國和巴西達成協議,不再使用美元作為(wei) 中間貨幣,而以本幣開展貿易;目前,俄羅斯與(yu) 印度的交易也分別采用俄羅斯盧布與(yu) 印度盧比。
希沙姆認為(wei) ,盡管美元廣泛主導全球貿易結算,但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和新興(xing) 市場國家已經著手使用本國貨幣支付進出口貿易,其背後動機在於(yu) 抗衡美元霸權帶來的外部風險。世界貨幣體(ti) 係多元化符合各國利益,是全球經濟發展的大勢所趨。
(中央廣電總台國際在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