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探訪武警第二機動總隊某支隊五中隊:續寫強軍新篇章

李純 王浩亮 發布時間:2023-09-22 08:5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湖州9月21日電 題:探訪武警第二機動總隊某支隊五中隊:續寫(xie) 強軍(jun) 新篇章

  作者 李純 王浩亮

  “什麽(me) 樣的部隊才是一流的精兵勁旅?”麵對記者的問題,金鵬宇的回答很幹脆:“隻要帶出去,就能打勝仗。”

  金鵬宇來自武警第二機動總隊某支隊五中隊。五年來,這支部隊經曆了轉型建設、加速發展,正朝著“建設一流”的目標邁進。記者近日走進五中隊,探尋他們(men) 如何在新時代續寫(xie) 強軍(jun) 新篇章。

  轉型建設:蹚出“快車道”

  五中隊初創於(yu) 1937年,前身隸屬於(yu) 八路軍(jun) 120師獨立第一旅,革命戰爭(zheng) 年代參加140餘(yu) 次戰鬥無一敗績。在今天中隊的榮譽室裏,“百戰百勝”“常勝連”兩(liang) 麵戰旗仍在無聲訴說著這支英雄部隊的輝煌過往。

  2018年,中隊麵臨(lin) 轉型,使命任務、行動理念、訓練模式完全不同。麵對全新課目,第一次測試,隻有四分之一的官兵達到預備隊員標準。

  “我們(men) 當時除了體(ti) 能好一點,其他技能方麵基本上都不行。”小隊長張建星告訴記者,轉型當年,五中隊派出12名骨幹赴外地參加武警部隊組織的集訓。這12名骨幹回到部隊,就像種子回歸沃土一般生根發芽,向隊員們(men) 傳(chuan) 授訓練方法,開啟五中隊“從(cong) 零到一”的突破。

  “更多的是思維理念的變化和武器裝備的更新。”大隊副政治教導員繆斌表示,通過這種先培養(yang) 骨幹,再由骨幹帶動隊員的方式,五中隊把這些全新的訓練課目“拿了下來”。以攀登課目為(wei) 例,在當年底的考評中,五中隊是全支隊唯一成績過關(guan) 的。

  不到一年時間,五中隊率先完成各項高難課目訓練,參與(yu) 試訓探索的8項高危訓練課目規範被推廣,為(wei) 支隊轉型建設蹚出一條“快車道”。

  加速發展:兼具力與(yu) 智

  實現“從(cong) 無到有”後,五中隊進入了“從(cong) 有到優(you) ”的發展階段。一方麵,為(wei) 了盡快提升能力,五中隊的官兵們(men) 選擇“多吃一點苦”。

  “每天晚上訓練加班,一定要完成一天的訓練任務後才回去。”副小隊長劉兵說,當初剛開始訓練快反射擊課目時,戰士們(men) “一上午扣扳機至少是300下”,“手不破點皮,不起點水泡是根本不行的”。

  另一方麵,追求常勝不能隻憑一腔熱血。劉兵也說,除了“多吃一點苦”,五中隊的官兵們(men) 還會(hui) “多研究一些東(dong) 西”。

  例如,時任六小隊長汪文超借助打火機,“複刻”實彈射擊時扣動扳機的感覺,摸索出手指練習(xi) 器輔助訓練法;中隊官兵們(men) 群策群智,將電子蜂鳴器與(yu) 光傳(chuan) 感器組裝到靶紙上,研製出自動報靶器,實現空槍射擊練習(xi) 結果即時反饋。

  在綜合訓練中心,記者看到中隊官兵正在使用遙控裝置和VR設備遠程操控一輛小型無人車。這也是五中隊“創客們(men) ”研發的裝備,有助於(yu) 提升搜查、排爆等能力。

  科技練兵、自主創新成為(wei) 官兵們(men) 探索能力提升路徑的突破口。五中隊打出一套科學施訓的“組合拳”,按下了戰鬥力生成的“加速鍵”,訓練課目總評成績在支隊範圍內(nei) 率先達到優(you) 秀。

  目標一流:實打實訓練

  在中隊官兵們(men) 看來,訓練成績達到大綱要求的“優(you) 秀”隻能算是起點。中隊在練兵場上立起“五連標準”:快反射擊不算上靶率算射殺率,抓繩上標準增加2米,特種射擊時間縮短0.3秒……一番磨礪下,中隊官兵全員通過等級評定、精通多種槍械、具備一專(zhuan) 多能。

  在曆屆比武中,五中隊官兵先後奪得狙擊組第一、重火器組第一、通信專(zhuan) 業(ye) 第一等優(you) 異成績。今年8月,中隊還與(yu) 陸軍(jun) 某集團軍(jun) 部隊開展聯合訓練,用實力展現五年來轉型發展的成果。

  近年來,五中隊先後圓滿完成維穩、安保、閱兵、演習(xi) 演訓、搶險救援等一係列重大任務。部隊連續34年被評為(wei) 先進中隊,先後榮立集體(ti) 一等功2次、二等功8次、三等功41次,獲評武警部隊首批“四鐵”先進單位、第26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ti) ”。

  “轉型整整五年了,我們(men) 的變化真是翻天覆地。”作為(wei) “土生土長”的五中隊隊員,張建星感覺到,中隊的實戰化練兵氛圍愈加濃厚,軍(jun) 事訓練課目、訓練方式都以實戰化為(wei) 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實打實地訓練,朝著這個(ge) 方向前進,我相信與(yu) ‘一流’的距離應該也不是很遠。”(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