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運城10月6日電 (記者 李新鎖 陸祁國)山西新絳,以國家級非遺絳州鼓樂(le) 而聞名。國慶期間,在豐(feng) 收的鄉(xiang) 間、新人的婚禮等場合,絳州鼓樂(le) 不時響起,鼓出當地民眾(zhong) 精氣神。
山西省運城市新絳縣古稱絳州,是國家曆史文化名城、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ang) 、中國鼓樂(le) 之鄉(xiang) 。絳州鼓樂(le) 在200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ya) 太文化中心錄入“世界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chan) 數據庫”,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
在新絳,絳州鼓樂(le) 早已融入民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逢年過節、娶妻嫁女,都少不了絳州鼓樂(le) 。
絳州鼓樂(le) 表演進行中。李新鎖 攝
已過花甲之年的盧文龍是新絳縣橫橋鎮一名民間藝人,因從(cong) 小喜好鼓樂(le) ,耳濡目染中,盧文龍從(cong) 父輩手中接過了絳州鼓樂(le) 的接力棒。
不久前,盧文龍和他的團隊以一首《汾河鼓韻》奪得2023年新絳縣“我有拿手戲”鼓樂(le) 大賽冠軍(jun) 。
新絳縣橫橋鎮產(chan) 業(ye) 多元。高義(yi) 鋼鐵引領建材、物流、電力器材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當地10餘(yu) 個(ge) 村莊聯動打造華北地區最大的葉菜生產(chan) 基地。此外,1.5萬(wan) 畝(mu) 幹果,2萬(wan) 畝(mu) 中藥材,已成為(wei) 極具地方特色的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
“每到農(nong) 閑時節,喜好鼓樂(le) 的人們(men) 就湊到一起打磨技藝,排練新曲目。”盧文龍說,和山西其他地區鼓樂(le) 相比,絳州鼓樂(le) 技法豐(feng) 富多變,曲調旋律剛柔並濟,觀賞性強。在新絳及其周邊地區,接受度很高。國慶期間,很多新人都選擇用絳州鼓樂(le) 為(wei) 婚禮添彩。
盧文龍介紹,絳州鼓樂(le) 流傳(chuan) 久遠,除了《秦王點兵》《老鼠娶親(qin) 》《黃河船夫》《楊門女將》等經典傳(chuan) 統曲目外,眾(zhong) 多藝人也在推陳出新。《汾河鼓韻》之所以能夠奪冠,很大程度上得益於(yu) 它既吸收傳(chuan) 統曲目技巧、打法,又根據現代人的審美需求改進節奏、旋律。
絳州鼓樂(le) 分為(wei) 社火鑼鼓、鼓吹鑼鼓兩(liang) 大類。鼓吹鑼鼓主要用於(yu) 民間的婚喪(sang) 嫁娶,社火鑼鼓則以花敲鼓、穿箱鑼鼓、車鼓等為(wei) 主。
新絳舉(ju) 辦絳州鼓樂(le) 比賽慶賀豐(feng) 收。李新鎖 攝
近年來,新絳縣通過鼓樂(le) 專(zhuan) 場下鄉(xiang) 文藝演出、“鼓樂(le) 進校園”等形式,培育鄉(xiang) 土文藝,激發民眾(zhong) 精氣神。
在前述“我有拿手戲”鼓樂(le) 大賽期間,新絳各鄉(xiang) 鎮以鼓樂(le) 為(wei) 媒,慶賀豐(feng) 收景象、鼓舞產(chan) 業(ye) 提升。
新絳縣萬(wan) 安鎮以“油桃之鄉(xiang) ”著稱,從(cong) 初春到秋季,萬(wan) 安鎮的桃子能夠滿足不同人群的喜好。萬(wan) 安鎮馬莊村以種植油桃和發展養(yang) 殖為(wei) 主,人均收入達8000餘(yu) 元。
萬(wan) 安鎮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當地以鼓樂(le) 作品《中華大鼓慶豐(feng) 收》,表達產(chan) 業(ye) 增收提質的喜悅。
新絳縣陽王鎮南依峨嵋嶺,北望汾河水,232省道穿鎮而過。近年來,陽王鎮持續推進油桃、中藥材、鄉(xiang) 村文旅產(chan) 業(ye) 提檔升級。
陽王鎮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當地人喜好的峨嵋大鼓是流行於(yu) 陽王鎮峨嵋嶺一帶的“車鼓”。每到節日喜慶時節,當地民間藝人就會(hui) 登場表演,演出時鼓點激越、氣勢恢宏、節奏感強。
近年來,新絳縣形成“政府主導、社會(hui) 參與(yu) 、市場運作”模式,通過市場化運作,調動鼓樂(le) 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扶持當地原創鼓樂(le) 作品、民間鼓樂(le) 團體(ti) ,提升當地文化形象和民眾(zhong) 文化生活質量。(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