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自對華實施芯片出口限製以來,相關(guan) 政策“惡意十足”,甚至在涉及西方企業(ye) 時也“毫不手軟”。今年4月,總部位於(yu) 愛爾蘭(lan) 都柏林的數據存儲(chu) 設備提供商希捷科技,就因為(wei) 向美國“科技戰”的主要針對目標——中國科技公司華為(wei) 出售硬盤設備而被美國以“違反禁令”為(wei) 由,處以了3億(yi) 美元的罰款。
2022年,中國的集成電路總進口額同比下降了3.9%,從(cong) 美國進口的集成電路總額下降了29.2%。在芯片供應幾乎被徹底斬斷的情況下,華為(wei) 不得不自己研發芯片,用於(yu) 裝配其最新的Mate 60及Mate 60 Pro智能手機。
但即便如此,對華為(wei) 、中興(xing) 以及其他中國高科技企業(ye) 的封鎖,也還是沒有讓美國滿意。為(wei) 了“嚴(yan) 密監控”中國高科技產(chan) 業(ye) 的發展狀況,美國商務部上周五又將42家中國企業(ye) 列入出口管製清單,指控這些企業(ye) “支持俄羅斯國防工業(ye) 基礎”,而其所稱的“支持”中,就包括向俄方供應“來自美國的集成電路”。
但在美國封鎖出口、中國不得不自行研發芯片的背景下,中國企業(ye) 又怎麽(me) 可能向俄方供應“美國產(chan) 集成電路”呢?
美國的這一做法,是徹頭徹尾的“經濟霸淩”。本次將42家中國企業(ye) 列入“管製清單”,正是美國泛化其所謂“國家安全”概念,動用其所謂“治外法權”,打壓中國及中國企業(ye) 的又一實例。這可能會(hui) 引來中國的反製措施,對此美國應做好準備。
除了中國企業(ye) 之外,美國商務部本次還將另外7個(ge) 實體(ti) 也列入了出口管製清單,其中包括來自芬蘭(lan) 、德國、印度、土耳其、阿聯酋和英國的實體(ti) ,理由也同樣是“支持俄羅斯”。
美國是否真能拿出證據證實上述指控,目前還言之尚早。但其長期以來的信條一直是“如果不支持我,那就是反對我”。首次把這樣的信條“公布於(yu) 眾(zhong) ”的是美國前總統小布什,在2001年阿富汗戰爭(zheng) 時期。可以說在美國眼中,“敵人無處不在”,這種心態簡直就如患上“創傷(shang) 後精神緊張性障礙”一般。
如今“涉俄”成了美國最愛的借口,美方甚至可以據此公然違反國際法,幹涉他國內(nei) 政,任何實體(ti) 隻要美國“看不順眼”,皆可列入所謂的“實體(ti) 清單”。“滿眼皆是敵”的華盛頓是時候該換個(ge) 心態了!
本文譯自《中國日報》10月9日社論
原標題:Nations US doesn’t like are its enemies
出品:中國日報社論編輯室
編譯:塗恬 編輯:李海鵬
【責任編輯:塗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