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一帶一路”,源自中國屬於世界(望海樓)

發布時間:2023-10-12 08:41: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10月10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重大實踐》白皮書(shu) ,係統闡述共建“一帶一路”的曆史淵源、理念願景、實現路徑、實踐成就和世界意義(yi) ,全麵介紹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年來的豐(feng) 碩成果。

  今年是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2013年3月,習(xi) 近平主席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9月和10月,先後提出共建“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si) 綢之路”。10年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帶一路”從(cong) 中國倡議走向國際實踐,從(cong) 理念轉化為(wei) 行動,從(cong) 願景轉變為(wei) 現實,從(cong) 謀篇布局的“大寫(xie) 意”到精耕細作的“工筆畫”,已經成為(wei)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重要實踐平台、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chan) 品和國際合作平台。10年實踐證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連接曆史、現實與(yu) 未來,源自中國、麵向世界、惠及全人類。

  共建“一帶一路”,根植曆史,因應現實。公元前140年左右的中國漢代,張騫從(cong) 長安出發,打通東(dong) 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鑿空之旅”。千百年來,古絲(si) 綢之路猶如川流不息的“大動脈”,促進亞(ya) 歐大陸各國互聯互通,推動東(dong) 西方文明交流互鑒,積澱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wei) 核心的絲(si) 路精神。當今世界正處於(yu)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經濟全球化進程遭遇逆流,世界經濟麵臨(lin) 衰退風險。中國作為(wei) 經濟全球化的堅定支持者、維護者,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從(cong) 古絲(si) 綢之路和絲(si) 路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因應全球發展及各國期待,實現各國人民對文明交流的渴望、對和平安寧的期盼、對共同發展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共建“一帶一路”,為(wei) 世界各國走向共同發展繁榮提供理念指引和實踐路徑。共建“一帶一路”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始終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守開放的本色、綠色的底色、廉潔的亮色,以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為(wei) 目標,取得了實打實、沉甸甸的成就。中老鐵路、雅萬(wan) 高鐵、匈塞鐵路、比雷埃夫斯港等一批標誌性項目陸續建成並投運,中歐班列開辟亞(ya) 歐陸路運輸新通道,“絲(si) 路海運”國際航線網絡遍及全球,“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的互聯互通架構基本形成……共建“一帶一路”以基礎設施“硬聯通”為(wei) 重要方向,以規則標準“軟聯通”為(wei) 重要支撐,以共建國家人民“心聯通”為(wei) 重要基礎,不斷深化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斷拓展合作領域,成為(wei) 當今世界範圍最廣、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台。

  共建“一帶一路”,既發展了中國,也造福了世界。維修維護橋梁,解決(jue) 居民出行難題;打出水井,滿足村民飲水需求;安裝路燈,照亮行人夜歸之路……中國積極推進對外援助和惠及民生的“小而美”項目建設,足跡從(cong) 亞(ya) 洲到非洲,從(cong) 拉丁美洲到南太平洋,一條條公路鐵路,一座座學校醫院,一片片農(nong) 田村舍,助力共建國家減貧脫貧、增進民生福祉。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老撾從(cong) “陸鎖國”變成“陸聯國”,馬爾代夫擁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橋,印度尼西亞(ya) 邁入高鐵時代,東(dong) 非擁有了一條跨國電氣化鐵路——亞(ya) 吉鐵路……共建“一帶一路”著力解決(jue) 製約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互聯互通和經濟發展的主要瓶頸,激活共建國家發展動力,增強共建國家減貧能力,為(wei) 共建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在逆全球化思潮不斷湧動的背景下,共建“一帶一路”進一步打通經濟全球化的大動脈,暢通信息流、資金流、技術流、產(chan) 品流、產(chan) 業(ye) 流、人員流,為(wei) 經濟全球化增添活力。“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一帶一路”稅收征管能力促進聯盟、“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一帶一路”醫學人才培養(yang) 聯盟、絲(si) 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絲(si) 綢之路博物館聯盟等各類合作機製集中湧現,共建“一帶一路”成為(wei) 共建各美其美、美美與(yu) 共的文明交流互鑒之路。

  共建“一帶一路”的第一個(ge) 10年隻是序章。10年來的實踐充分證明,共建“一帶一路”順潮流、得民心、惠民生、利天下。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道路上,每一個(ge) 共建國家都是平等的參與(yu) 者、貢獻者、受益者。從(cong) 新的曆史起點再出發,共建“一帶一路”將會(hui) 更具創新與(yu) 活力,更加開放和包容,為(wei) 中國和世界打開新的機遇之窗。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