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企承建的柬埔寨斯登特朗—格羅奇馬湄公河大橋。
李 萊攝(新華社發)
當地工人在對莫桑比克馬普托大橋進行日常維護。
本報記者 鄒 鬆攝
莫桑比克馬普托大橋全景。
陳豪舉(ju) 攝
遊客對著克羅地亞(ya) 佩列沙茨大橋拍照留念。
本報記者 劉仲華攝
塞爾維亞(ya) 澤蒙—博爾察大橋是中國企業(ye) 在歐洲承建的第一座大橋。
鄒澤西攝
在馬爾代夫航拍的連接首都馬累和機場島的中馬友誼大橋。
杜才良攝
跨越山海,連通島嶼;暢通交通,便利民生。10年來,一座座橋梁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施工建設、通車運營,不但方便了民眾(zhong) 出行,更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hui) 發展。這些橋梁承載著共同發展的夢想,也成為(wei) 中外務實合作的典範,深化了中國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友誼。
中馬友誼大橋——
改寫(xie) 馬爾代夫沒有橋梁的曆史
馬爾代夫由26組自然環礁和1192個(ge) 島嶼組成,這些環礁和島嶼分布在9萬(wan) 平方公裏的海域,如珍珠般鑲嵌在印度洋上。從(cong) 飛機上俯瞰,一條美麗(li) 的弧線橫亙(gen) 海峽,那便是中馬友誼大橋。2018年8月30日,這座全長2000米、雙向四車道的現代化橋梁正式通車,改寫(xie) 了馬爾代夫沒有橋梁的曆史,首都馬累從(cong) 此與(yu) 機場島、胡魯馬累島緊密相連。
“沒有大橋的日子出行非常困難。我們(men) 通勤隻能靠小輪渡,去其他島嶼一般需要花費30分鍾到1小時。”當地居民介紹,擺渡此前是連接馬爾代夫各個(ge) 島嶼的主要途徑,嚴(yan) 重製約著當地經濟社會(hui) 發展。正因如此,中馬友誼大橋的建設曾受到馬爾代夫人的格外關(guan) 注。不少民眾(zhong) 下班後先到大橋觀光台,在回家前看一眼大橋建設的最新進展,對中馬友誼大橋的建成充滿渴望。年近70歲的易卜拉欣曾在馬累海灘為(wei) 大橋建設拍下一張張照片,記錄了橋梁建設的不同階段和場麵,“今天這個(ge) 鋼箱梁還在這裏,很快就推過來合到橋體(ti) 上了。”
據介紹,中馬友誼大橋由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大橋建設工作在33個(ge) 月的超短工期內(nei) ,不僅(jin) 解決(jue) 了一係列關(guan) 鍵技術難題,克服了高溫、高濕、高鹽、高輻射等一係列挑戰,還開創了遠洋深海無遮掩環境及珊瑚礁地質條件下特大型橋梁建設的先河,為(wei) 世界同類工程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
中馬友誼大橋開通當日,成千上萬(wan) 的摩托車、私家車、出租車、小貨車蜂擁而至,爭(zheng) 相駛過大橋。如今,中馬友誼大橋通行量已達上億(yi) 人次,環馬累生活和居住圈得以形成。馬累新增多條經過大橋的公交線路,首都人口壓力得到有效疏解,遊客無需乘船就可以快速往返國際機場。站在大橋旁邊的海堤極目遠眺,橋上車輛熙來攘往、絡繹不絕。
馬爾代夫候任總統、馬累市長穆伊茲(zi) 在中馬友誼大橋建設期間曾擔任馬爾代夫住房與(yu) 基建部長,見證了大橋從(cong) 無到有的全過程。“共建‘一帶一路’在馬爾代夫促成了不少項目,包括大橋、機場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還為(wei) 私營部門提供機會(hui) ,促進了旅遊業(ye) 等發展。”穆伊茲(zi) 對本報記者表示,馬爾代夫是最早響應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馬中合作助力提升馬爾代夫基礎設施建設,夯實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
佩列沙茨大橋——
連接起克羅地亞(ya) 南北領土
沿著克羅地亞(ya) 狹長的海岸線一路向南行駛到科馬爾納地區,遠遠就能望見如銀鏈般橫臥在山海之間的佩列沙茨大橋。在橋頭一側(ce) 的休息區,人們(men) 紛紛停下車來,對著大橋拍照留念。來自克羅地亞(ya) 北部的卡塞爾和朋友們(men) 特地自駕來到這裏,開心地請本報記者幫忙合影。“佩列沙茨大橋連通了克羅地亞(ya) 南北領土,是我們(men) 心中最美的大橋!”卡塞爾說。
佩列沙茨大橋於(yu) 2022年7月26日正式通車,是一座長2440米、寬22.5米的公路斜拉橋。大橋橫跨克羅地亞(ya) 南部亞(ya) 得裏亞(ya) 海的小斯通灣,把隔海相望的克羅地亞(ya) 領土連接起來。此前,克羅地亞(ya) 南北領土沒有直接的道路相通,往來車輛需要繞行鄰國波黑,經過兩(liang) 次邊境檢查才能抵達。佩列沙茨大橋建成後,通行時間大大縮短,極大便利了民眾(zhong) 出行。據克羅地亞(ya) 公路局統計,截至今年9月12日,通行佩列沙茨大橋的車輛已達300萬(wan) 輛,旅遊旺季日均通車量更是高達1.5萬(wan) 餘(yu) 輛。
佩列沙茨大橋建成通車為(wei) 當地旅遊、交通、物流等行業(ye) 發展帶來新機遇,居民工作生活也因此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在剛剛過去的夏天,小斯通灣南岸佩列沙茨半島的伍斯特裏亞(ya) 酒店前台經理福爾吉娜忙得不亦樂(le) 乎。她告訴記者,此前因為(wei) 交通不便,酒店月均入住率不足50%,“大橋建成通車後,酒店的生意明顯好了起來。來自北方地區和歐盟其他國家的遊客絡繹不絕,旺季幾乎天天客滿,甚至需要至少提前半個(ge) 月預訂!”據克羅地亞(ya) 旅遊局統計,過去一年佩列沙茨半島旅客住宿量較以往同期明顯增長。
據介紹,佩列沙茨大橋項目是首個(ge) 歐盟基金出資、克羅地亞(ya) 政府支持、中國企業(ye) 承建的三方重要合作項目,是中克建交以來中企承建規模最大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018年,項目由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牽頭的中國企業(ye) 聯合體(ti) 通過公開競標、公平競爭(zheng) 獲得,遵循市場原則、遵守歐盟規則,打造出中歐優(you) 勢互補、互利共贏合作的典範。
“大橋通車實現了幾代人的夢想。”克羅地亞(ya) 總理普連科維奇表示,佩列沙茨大橋建設進一步推動了克中兩(liang) 國關(guan) 係和雙邊經貿合作的發展,“克方願分享中國發展機遇,支持共建‘一帶一路’,進一步造福兩(liang) 國和兩(liang) 國人民。”
馬普托大橋——
助力莫桑比克經濟發展
莫桑比克首都馬普托數百年來一直是東(dong) 南部非洲重要的貿易集散地。2018年11月10日,由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承建的馬普托大橋正式建成通車,為(wei) 這座魅力獨具的曆史名城增添了現代特色。通車近5年來,大橋有效帶動馬普托新老城區協調發展,促進莫桑比克路網建設,為(wei) 提升區域貨運能力、發展生態旅遊等創造了有利條件,成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助力當地發展的一張閃亮名片。
馬普托大橋橋長超3000米、主跨長680米、主梁通航淨高超過60米,是目前非洲第一大跨徑懸索橋。大橋橫跨馬普托灣,連接海灣北岸的馬普托城區和南岸的卡騰貝地區。盡管坐擁印度洋上的明珠——黃金角旅遊勝地,曾經的卡騰貝地區受馬普托海灣這一天然屏障阻隔,交通不便、發展嚴(yan) 重滯後,經濟總量僅(jin) 占整個(ge) 首都地區的一小部分。
“大橋沒建成前,要去對岸工作辦事隻能依靠輪渡。但有限的輪渡難以滿足民眾(zhong) 日常通行需要,開車走陸路則需要繞行100多公裏、耗時2個(ge) 多小時。現在,開車過橋僅(jin) 需10多分鍾,實在太方便了!”家住卡騰貝的斯爾蒂馬告訴記者,近幾年有越來越多遊客到卡騰貝一帶遊玩,不少鄰居因此紛紛開起民宿。
據介紹,馬普托大橋項目在建設過程中踐行屬地化經營理念,建設最高峰期雇傭(yong) 當地員工超過3000人,焊工、車工、鋼筋工、機械操作手等一大批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通過大橋項目提升了職業(ye) 技能。“在大橋項目上學到的一技之長幫我找到了新的工作。”莫桑比克青年菲爾德普卡談及在馬普托大橋項目工作的收獲,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如今,以馬普托大橋通車為(wei) 先導,莫桑比克政府打造卡騰貝新區的規劃正在穩步推進。此外,中國路橋與(yu) 項目業(ye) 主攜手為(wei) 當地居民通水通電,集中處理生活垃圾,修建醫院、學校、足球場等公共設施,建設優(you) 質移民社區,獲得了當地民眾(zhong) 的高度認可。
“這座大橋是莫桑比克人的‘夢想之橋’,是國家發展進步的標誌,也是莫中兩(liang) 國團結的象征。”正如莫桑比克總統紐西在馬普托大橋通車儀(yi) 式上所說,馬普托大橋的建成正在助力莫桑比克釋放經濟發展潛能,產(chan) 生更大的社會(hui) 發展效益。
(杜才良對本文亦有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