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2022年人口普查數據揭深層次問題 美國貧困率現史上最大年度增幅

王一同 發布時間:2023-10-16 09:31:00來源: 法治日報

  □ 王一同

  作為(wei) 世界第一大經濟體(ti) ,美國是不平等現象最為(wei) 嚴(yan) 重的西方國家。美國人口普查局2022年最新數據顯示,美國貧困率出現了曆史上最大的年度增幅,目前有12.4%的美國人生活在貧困之中,人數高達4120萬(wan) 。其中,兒(er) 童、老年人、少數族裔等群體(ti) 的貧困率尤為(wei) 值得關(guan) 注。分析人士指出,上述事實和數據恰恰揭露該國深層次不平等現象。

  人口普查數據揭窘況

  據美國《時代》周刊近日報道,隨著包括擴大兒(er) 童稅收抵免在內(nei) 的“安全網計劃”的終止、持續不斷的通貨膨脹和生活成本上升,美國人口普查2022年最新數據顯示,美國貧困率出現了曆史上最大的年度增幅。

  路透社報道稱,美國近期的經濟困境受累於(yu) 健康危機及美政府的不力應對措施,這主要表現在兒(er) 童貧困率的倍增以及40年來最嚴(yan) 重通脹削弱了家庭消費能力。數據顯示,全美兒(er) 童貧困率從(cong) 2021年的5.2%躍升至2022年的12.4%,全美民眾(zhong) 總體(ti) 貧困率從(cong) 2021年的7.8%升至2022年的12.4%。同時,家庭收入未能跟上消費者價(jia) 格(指消費者購買(mai) 商品的價(jia) 格)7.8%的漲幅,實際家庭收入中位數下降2.3%。

  《時代》周刊的文章在分析最新人口普查數據後指出,缺乏聯邦政府的支持並不是美國貧困率大幅上升的唯一原因。通貨膨脹和整體(ti) 生活成本的增加給家庭帶來了新的經濟挑戰,致使更多家庭被納入困難家庭行列。在低收入家庭陷入困境的同時,普通美國家庭也同樣受到了衝(chong) 擊,因為(wei) 這是自1981年以來通脹率上升最快的一年。

  貧困人口的飆升部分原因在於(yu) 高通脹之下,美國家庭年收入的中位數出現了40年來最大降幅。2022年伊始,美國通脹率就出現40年來最高水平,且持續攀升。同年,美政府終止了幾乎所有旨在保護美國工人階層免受經濟問題衝(chong) 擊的計劃,包括增加失業(ye) 救濟金、食品福利金以及租金援助等。

  特定群體(ti) 貧困率突出

  美國國內(nei) 外各界人士在分析美國人口普查2022年最新數據後發現,兒(er) 童、老年人、少數族裔等群體(ti) 的貧困率尤為(wei) 值得關(guan) 注。

  美國政府通常使用衡量人們(men) 是否有足夠資源滿足其需求的“補充貧困指標”(SPM)來考察兒(er) 童貧困率。在最新的人口普查數據中,18歲以下未成年人的SPM值為(wei) 12.4%,比2021年的5.2%大幅增加7.2個(ge) 百分點,創下1967年以來的最大年度增幅。

  事實上,2020年和2021年極低的兒(er) 童貧困率才是數據統計中的“異類”,2022年的數據對於(yu) 美國來說,不過是“回歸常態”而已。數據顯示,2019年以前美國兒(er) 童的SPM數據就沒有低於(yu) 過12%,2013年還曾達到18.1%的高點。

  在最新人口普查數據公布後,有分析認為(wei) ,美國兒(er) 童貧困問題長期難解的一個(ge) 重要原因,正是黨(dang) 爭(zheng) 導致的政策反複“翻燒餅”。

  除了兒(er) 童貧困率飆升外,最新數據還顯示,隨著“嬰兒(er) 潮一代”(指1946年至1964年間出生的美國人)已退休或臨(lin) 近退休,美國老年人貧困問題不斷加劇。數據顯示,美國65歲以上人群中約有23%生活在貧困之中,這使得美國落後於(yu) 經合組織38個(ge) 成員國中的30個(ge) 國家。

  麵對生活壓力,越來越多美國老年人隻能依靠打零工維持開支。據了解,美國65歲以上的老齡人口中有超過1/3在做兼職工作。

  美國全美老齡問題委員會(hui) 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拉姆齊·阿爾溫表示,老年人貧困率上升凸顯了一個(ge) 事實,即作為(wei) 許多人退休保障基石的美國社會(hui) 保障福利,並不足以讓老年人擺脫貧困。

  除此之外,人口普查數據還以全美貧困率最高的州之一密西西比州舉(ju) 例,密西西比州非裔群體(ti) 的貧困率是白人居民的三倍。根據美國民權委員會(hui) 的一項調查,在密西西比河與(yu) 田納西州交匯處的圖尼卡縣,68%的非裔家庭生活貧困,23.8%的非裔家庭失業(ye) ,而白人家庭的貧困比例為(wei) 12%,失業(ye) 比例為(wei) 2%。

  與(yu) 此同時,美聯儲(chu) 數據也顯示,美國非裔、西班牙裔或拉丁族裔家庭平均收入約為(wei) 白人家庭的一半,擁有的淨財富僅(jin) 為(wei) 白人家庭的15%至20%。這一差距在過去幾十年顯著擴大。

  貧困問題從(cong) 未改善

  有分析人士指出,一係列事實暴露美國社會(hui) 的結構性不平等加劇,這也導致特定群體(ti) 的貧困問題更難解決(jue) 。

  國際救援組織樂(le) 施會(hui) 的一份報告指出,結構性不平等使數百萬(wan) 美國工薪家庭陷入貧困,特別是曆史上被邊緣化的群體(ti) ,如少數族裔、移民、難民、女性等。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社會(hui) 學教授馬修·德斯蒙德則表示,美國政府和企業(ye) 的許多政策都對富人群體(ti) 有利,窮人變得越來越窮。“大多數政府援助都流向了最不需要的家庭,美國在補貼富人方麵所做的工作遠遠多於(yu) 減少貧困。”

  普利策獎得主、社會(hui) 學家馬修·戴斯蒙德也在他的新書(shu) 《美國貧困》中指出,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的貧困問題“從(cong) 沒有真正的改善,隻是長期停滯不前”。戴斯蒙德稱,美國的貧困是基於(yu) 三項製度設計產(chan) 生的——剝削窮人;補貼富人;有意將富人和窮人隔離開來,導致社會(hui) 流動性很低。這意味著,貧困在美國的普遍存在是有意為(wei) 之的,其根本目的是讓富人過上富裕的生活。

  《華盛頓郵報》的報道也指出,不可辯駁的事實和數據“凸顯了貧困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政策選擇的結果”“我們(men) 本來可以製定能幫助美國家庭擺脫貧困的政策”。

  實際上,作為(wei) 世界第一大經濟體(ti) ,也是貧富分化最為(wei) 嚴(yan) 重的西方國家,美國長期走不出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困局。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美國采取大規模財政金融刺激措施,不僅(jin) 沒有從(cong) 根本上幫助窮者紓困,反而助力億(yi) 萬(wan) 富翁借機擴大財富,貧富差距更為(wei) 懸殊。

  曾擔任奧巴馬政府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hui) 主席的阿蘭(lan) ·克魯格認為(wei) ,美國社會(hui) 的高度不平等造成了代際流動水平較低,形成了一個(ge) “了不起的蓋茨比曲線”。美國近年遊行示威活動接連不斷,從(cong) “占領華爾街”運動到反對美國警察暴力執法的“黑人的命也是命”遊行,都是美國底層民眾(zhong) 對深層次不平等的憤怒的呐喊。

  在世界各地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是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目標。發展的根本目的是為(wei) 了人民的共同富裕,這應當成為(wei) 各國的共識與(yu) 行動。美國作為(wei) 頭號資本主義(yi) 國家,光鮮的麵紗遮掩不住貧富分化及深層次不平等的冷酷現實,這無疑是其劣跡斑斑人權記錄上的又一個(ge) 汙點。美國應當麵對上述嚴(yan) 峻現實,傾(qing) 聽底層民眾(zhong) 的呼聲,正視並解決(jue) 問題。(法治日報)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