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丨通訊:昆哈河上的“綠色引擎”——走訪中企承建巴基斯坦水電站

唐斌輝 王歡 發布時間:2023-10-17 09:02: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伊斯蘭(lan) 堡10月15日電 通訊:昆哈河上的“綠色引擎”——走訪中企承建巴基斯坦水電站

  新華社記者唐斌輝 王歡

  巴基斯坦西北部開伯爾-普什圖省曼塞赫拉地區群山環繞,湍急的昆哈河在山穀間穿行。由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投資建設的蘇吉吉納裏水電站位於(yu) 昆哈河上,是中巴經濟走廊優(you) 先實施的重點項目之一。

  “水電站建設工作目前已接近尾聲,項目將為(wei) 巴基斯坦帶來清潔能源,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項目還在當地創造了大量就業(ye) 機會(hui) 並培養(yang) 了眾(zhong) 多技術工人。”蘇吉吉納裏水電站項目部經理助理魏鑫日前在施工現場對記者說。

  在此工作了三年的巴方員工阿提克說:“在這裏工作,感覺很不錯,中國師傅對我也很好。”

  蘇吉吉納裏水電站設計總裝機容量為(wei) 884兆瓦,項目於(yu) 2017年1月開工建設,今年5月實現大壩封頂,預計2024年投產(chan) 。投產(chan) 後,每年可為(wei) 巴基斯坦提供32億(yi) 千瓦時清潔電能。

  “本項目中,我們(men) 引進了中國標準,在設計理念、設備及材料選購、安裝施工等方麵都秉承了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水電站大壩工區區長尹鵬在項目大壩工地說。

  在發電機組廠房施工現場,記者看到,中巴方員工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設備安裝,現場擺放著許多貼著標簽的木箱,上麵還用中文寫(xie) 著具體(ti) 的設備名稱和安裝地點。“發電機組廠房設備大部分都是中國生產(chan) ,同時,我們(men) 通過資源共享、技術共享,彌補當地技術短板,相互學習(xi) 、相互促進。”蘇吉吉納裏水電站技術管理部副主任隋學華說。

  在砂石處理係統現場,大量石料按生產(chan) 需求被處理成中石、小石、瓜米等,形狀大小不一。“砂石處理過程中會(hui) 用到水,我們(men) 從(cong) 國內(nei) 引進了兩(liang) 套深錐濃縮機用於(yu) 汙水處理,還在下遊建造了沉澱池進行沉澱過濾,最後再將水抽回來進行循環利用,不向外排放廢水,既節約了水資源,也避免了環境汙染。”隋學華說。

  蘇吉吉納裏水電站項目非常重視保護周邊生態環境。隋學華介紹,在每年植樹節期間,水電站項目方會(hui) 聯合當地林業(ye) 部門,組織巴方員工一起在附近山坡植樹造林,項目完工後,預計能植樹10萬(wan) 棵。

  “水電站項目使用了中國的先進技術和設備,能夠改善巴基斯坦的能源結構。同時,我們(men) 還建立了漁場,改善周邊生態環境。”項目巴方員工阿裏·阿德南說。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和中巴經濟走廊啟動10周年。從(cong) 事走廊項目建設多年,蘇吉吉納裏水電站的項目員工們(men) 對於(yu) 共建“一帶一路”也有著自己的理解和期待。隋學華說,共建“一帶一路”加強了沿線國家之間的互聯互通,加深了彼此之間的友誼。尹鵬說:“我們(men) 和巴方員工一起克服了許多技術難題,隻要我們(men) 攜手共助,互惠互利,我相信未來可期。”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