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探館”國家會議中心:蓄勢待發 隻等客來

劉亮 發布時間:2023-10-17 09:1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10月15日電 題:“探館”國家會(hui) 議中心:蓄勢待發  隻等客來

  中新社記者 劉亮

  金秋十月,天清氣爽,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即將舉(ju) 行。位於(yu) 北京奧林匹克公園附近的國家會(hui) 議中心進入最後衝(chong) 刺階段,會(hui) 場內(nei) 外氛圍感拉滿。

  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於(yu) 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舉(ju) 行。15日,論壇新聞中心進入試運行時間。

  記者上午來到現場看到,國家會(hui) 議中心外部周邊道路中央搭起了一座“紅色中國結”主題雕塑,路的兩(liang) 邊掛起了論壇標語旗幟。場館入口處,工作人員已開始迎接陸續到來的各方人士。

  10月15日,北京,工作人員在國家會(hui) 議中心外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景觀布置前拍照留念。當日,位於(yu) 國家會(hui) 議中心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新聞中心啟動試運行。 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走進場館,仿古瓷製作、木版水印、景泰藍製作、彩塑京劇臉譜、京式旗袍傳(chuan) 統製作、同仁堂中醫藥文化……多個(ge) 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互動展示台依次映入眼簾,吸引來往人士駐足。

  “作為(wei) 非遺項目的傳(chuan) 承人,我們(men) 希望通過此次論壇的舉(ju) 辦,把更多彩塑京劇臉譜的亮點展示給海內(nei) 外民眾(zhong) ,讓更多人加深對彩塑京劇臉譜的了解。”彩塑京劇臉譜代表性傳(chuan) 承人林泓魁對記者說。

  彩塑京劇臉譜展台上,擺著多個(ge) 待上色的空白臉譜。紅色代表忠義(yi) 、藍色代表勇猛……林泓魁說,在傳(chuan) 統臉譜色彩中,不同的臉譜色彩寓意不同。為(wei) 了增加項目趣味性,來賓們(men) 可不必拘謹於(yu) 既有規則,自由選擇不同色彩,為(wei) 空白臉譜上色,畫出自己心中的臉譜。

  10月15日,北京,新聞中心餐廳一隅。當日,位於(yu) 國家會(hui) 議中心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新聞中心啟動試運行。 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推、拉、揉、闖、摔……在同仁堂中醫藥文化展台,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中藥手工泛丸製作技藝過程,不僅(jin) 具有較強觀賞性,還能讓觀眾(zhong) 了解到水泛丸是如何從(cong) 細碎的藥粉被製作成一顆顆規格一致的藥丸,這有助於(yu) 向來賓們(men) 傳(chuan) 播中醫藥文化的技藝精髓。

  除了文化項目,此次展館內(nei) 還在多個(ge) 沉浸式科技項目上“下功夫”,增加來賓互動體(ti) 驗感。

  在人工智能繪畫和動畫體(ti) 驗區,體(ti) 驗者隻需在現場觸控屏前隨意勾畫線條輪廓,智能引擎將據此生成意境超拔的山水畫卷,讓觀眾(zhong) 體(ti) 驗前沿科技與(yu) 傳(chuan) 統繪畫交融之趣。體(ti) 驗區內(nei) 的智能引擎還可建構虛擬人物,生成動畫短片暢遊打卡勝地,讓體(ti) 驗者置身於(yu) 古都風貌和現代生活。

  10月15日,北京,工作人員為(wei) 媒體(ti) 記者介紹人工智能繪畫體(ti) 驗項目。當日,位於(yu) 國家會(hui) 議中心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新聞中心啟動試運行。 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在體(ti) 驗上述項目之後,觀眾(zhong) 可以掃碼下載山水畫卷和動畫短片,分享到社交網絡,或者現場打印帶走留作紀念。”論壇新聞中心科技文化互動展示技術負責人周宏說。

  這些還隻是“黑科技”的一部分。記者在現場還看到,8K超高清沉浸式互動體(ti) 驗區,以高沉浸、強互動方式為(wei) 觀眾(zhong) 呈現一場視覺盛宴,展示“首都風範、古都風韻、時代風貌”的城市特色。360度環繞虛擬拍攝體(ti) 驗區,讓觀眾(zhong) 置身於(yu) 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等標誌性場景,更好地體(ti) 驗北京的自然文化資源和城市發展記憶。

  漫步展館內(nei) ,“一帶一路”主題元素還被巧妙地放置於(yu) 多個(ge) 建築裝飾物的細節中。

  論壇新聞中心大門兩(liang) 側(ce) 擺放著兩(liang) 塊主題燈光展板,走近細看,航行在大海中的帆船、在沙漠中行走的駱駝、“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標誌性建築物等多個(ge) 具有象征意義(yi) 的圖案細節盡在其中。在餐廳中央取餐台上,代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的數字“10”,和祈年殿等中國古建築物代表性元素也都精妙地融於(yu) 一體(ti) 。

  下午,會(hui) 場內(nei) ,各國媒體(ti) 記者也陸續來“探館”。俄羅斯第一電視台記者Nataliia Liublinskaia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論壇將有許多國家參加,是一次重要會(hui) 議,為(wei) 大家聚在一起討論國際社會(hui) 發展形勢提供了重要的議事平台。談及“一帶一路”倡議近年的發展,她表示,共建國家間的道路基礎設施有了明顯改善,交通變得更加便利,彼此間的人員和商貿聯係更加密切。

  10月15日,北京,中新社記者在新聞中心采訪。當日,位於(yu) 國家會(hui) 議中心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新聞中心啟動試運行。 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即將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無疑將受到關(guan) 注。”烏(wu) 茲(zi) 別克斯坦《人民言論報》記者Ruslan Kenjaev下午在朋友圈曬出多張北京街道的風景圖,稱北京正以好天氣迎接論壇的到來。

  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十年,“一帶一路”倡議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支持,取得了諸多令人矚目的成就。他期待,此次論壇與(yu) 會(hui) 各方能就下一階段發展規劃達成更多共識,更好地促進“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未來的發展。(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