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電 (記者 陳溯)讓綠色成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的底色。18日,多國政要相聚北京,共商共建綠色“一帶一路”,描繪“綠色絲(si) 路”未來。
當天,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綠色發展高級別論壇在北京召開,出席論壇的多位國際政要表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給世界帶來機會(hui) ,期望“綠色絲(si) 路”為(wei) 全球生態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更多貢獻。
烏(wu) 茲(zi) 別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吸引了眾(zhong) 多支持者和參與(yu) 者,已成為(wei) 國際合作的一種新模式,推動世界共同進步與(yu) 繁榮。尤其在當前地緣政治形勢十分複雜、世界大國互信出現危機的背景下,這一倡議意義(yi) 尤為(wei) 凸顯。
蒙古國總統呼日勒蘇赫表示,“一帶一路”倡議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在促進全球經濟增長和國際經濟合作方麵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其重要影響在疫情後經濟複蘇中得到更加充分體(ti) 現。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中國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各領域,為(wei) 全球生態環境治理給出了中國方案。在氣候變化影響日益加深、極端天氣影響日益加劇的今天,綠色發展顯得更加迫切。與(yu) 會(hui) 政要表示,希望共建綠色絲(si) 綢之路可以有更多拓展和合作,為(wei) 全球生態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更多貢獻。
斯裏蘭(lan) 卡總統維克拉馬辛哈表示,中國政府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上作出了諸多努力,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推出了很多綠色發展倡議和平台,希望這些項目能夠順利進行,推動共建國家綠色轉型,打造綠色經濟。
莫桑比克總理馬萊阿內(nei) 表示,莫桑比克是近年來受極端天氣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近年來屢次遭受熱帶氣旋、洪災和幹旱等災害影響。這些極端天氣給莫桑比克等貧窮國家造成了嚴(yan) 重經濟損失,也遲滯了發展進程。“中國多年以來在應對氣候變化和自然災害方麵給予莫桑比克諸多幫助。未來,希望借助‘一帶一路’框架進一步深化合作,推動可持續發展,幫助民生改善。”
巴布亞(ya) 新幾內(nei) 亞(ya) 總理馬拉佩表示,巴新是一個(ge) 太平洋島國,氣候變化對巴新影響很大,迫切需要保護生態、實現綠色發展。“宇宙中隻有一個(ge) 地球,我們(men) 必須保護好地球家園,希望借助‘一帶一路’倡議實現綠色發展。”
泰國總理賽塔表示,當今世界麵臨(lin) 諸多挑戰,從(cong) 疫情到經濟衰退,從(cong) 氣候變化到生物多樣性喪(sang) 失,更加綠色的發展已經勢在必行。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進程中,可以實現共同繁榮和可持續發展。
“烏(wu) 茲(zi) 別克斯坦以及中亞(ya) 各國都受到了氣候變化的影響,綠色絲(si) 綢之路旨在為(wei) 我們(men) 構建一個(ge) 綠色的未來。”米爾濟約耶夫表示,烏(wu) 茲(zi) 別克斯坦希望在綠色絲(si) 綢之路框架下開展國際合作,製定全麵的綠色發展綱要,包括數字化建設、綠色化建設,在運輸和能源領域建立可持續基礎設施,發展智慧農(nong) 業(ye) ,設立綠色金融基金,發展低碳經濟和清潔技術,推行環境友好的各項工業(ye) 發展。同時,加強綠色能源轉型對話,加強研學交流合作,吸引更多企業(ye) 參與(yu) 其中。
法國前總理拉法蘭(lan) 表示,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麵作出了巨大努力,對《巴黎協定》的達成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在全球可持續發展方麵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一帶一路”倡議肩負著推動共建國家綠色發展的使命,希望未來的合作,特別是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的合作,不僅(jin) 要以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為(wei) 目標,也要以相關(guan) 國家更廣泛的永續發展為(wei) 目標,涉及教育、消除饑餓和貧困、衛生、性別平等各方麵。(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