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生成式AI出版學術圖書實驗顯示:節省時間潛力大 人工指導很重要

孫自法 發布時間:2023-10-19 08:5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0月18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10月18日向媒體(ti) 發布信息稱,繼2019年出版世界上第一本由機器生成的科研圖書(shu) 之後,施普林格·自然最新又授權作者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預訓練模型GPT並將其作為(wei) 集成工作流程的一部分出版一本學術圖書(shu) ,這項創新實驗顯示,生成式AI在節省作者時間上有巨大潛力,但也凸顯人工指導的重要性。

  作為(wei) 一項創新實驗的一部分,施普林格·自然和作者通過生成式AI共同創造出一本全新的學術書(shu) 籍——德文圖書(shu) 《GPT在財務、合規和審計中的應用》(Einsatzmglichkeiten von GPT in Finance、Compliance und Audit)。該書(shu) 從(cong) 啟動到完成出版,花費不到5個(ge) 月的時間,大約是正常出版時間的一半。

  施普林格·自然授權作者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出版的德文圖書(shu) ——《GPT在財務、合規和審計中的應用》(Einsatzmglichkeiten von GPT in Finance、Compliance und Audit)封麵。施普林格·自然  供圖

  在這項實驗中,生成式AI出版學術圖書(shu) 團隊希望了解生成式AI工具是否有助於(yu) 作者節省撰寫(xie) 手稿的時間,並更快地提供自己的知識,同時保持高品質。該實驗還表明,對於(yu) 那些由於(yu) 各種原因無法寫(xie) 書(shu) ,以及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無法寫(xie) 書(shu) 的人們(men) 而言,技術可以幫他們(men) 減少障礙。不過,擁有專(zhuan) 業(ye) 知識的作者和高質量的編輯工作,很顯然在確保高質量的內(nei) 容方麵繼續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該團隊介紹,本次生成式AI出版學術圖書(shu) 整個(ge) 過程包括:團隊在6個(ge) 屏幕上同時工作,定義(yi) 命令,然後由GPT逐章執行,以創建第一版手稿;在過程的每個(ge) 階段,作者都會(hui) 審閱大型語言模型(LLM)生成的內(nei) 容,然後要求機器修改文本;能這種“打乒乓”式的快速往複工作,確保作者在各自領域享有盛譽的知識專(zhuan) 長與(yu) LLM的語言專(zhuan) 長相結合;圖書(shu) 作者和施普林格·自然的編輯團隊對文本做進一步的檢查、修正和補充;團隊鏈接相關(guan) 數據來源,以確保出處正確。

  施普林格·自然內(nei) 容創新副總裁亨寧·舒恩伯格(Henning Schoenenberger)評論說,作為(wei) 一家科學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總在尋找新的方法來加快知識的傳(chuan) 播,加快新見解的進展,人工智能等快速發展的技術在這方麵提供了巨大的潛力,但也存在風險。“我們(men) 的工作是為(wei) 了科學而負責任地使用這些工具,這隻有通過人類對技術進行監督才可能實現”。

  施普林格·自然透露,在本周召開的法蘭(lan) 克福圖書(shu) 博覽會(hui) 上,將向公眾(zhong) 展示這本生成式AI出版學術圖書(shu) 及其創作過程,項目團隊還將在“人類與(yu) 機器的協同作用——AI輔助下教科書(shu) 寫(xie) 作的原型展示”互動研討會(hui) 上,現場演示如何使用生成式AI為(wei) 圖書(shu) 作者提供從(cong) 創意生成,到構思和手稿生產(chan) 方麵的支持。

  據介紹,快速、便捷地獲取可信的科學知識是促進探索發現的關(guan) 鍵,大流行病期間的疫苗研發就證明了這一點,AI有可能進一步加快這一進程。施普林格·自然在此基礎上不斷努力,在人工幹預與(yu) 監督之下利用技術和AI工具來進一步幫助科研界,其2019年出版由機器生成的科研圖書(shu) 後,還試用AI進行翻譯或對科學文獻進行摘要,為(wei) 研究論文匹配合適的同行評審人,並檢測論文是否存在剽竊。(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