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聯合國前副秘書長:一些西方國家惡意批評“一帶一路”是由於嫉妒

發布時間:2023-10-23 09:19:00來源: 環球時報-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郭媛丹 冷舒眉】聯合國前副秘書(shu) 長、“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主席埃裏克·索爾海姆19日在北京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zhuan) 訪時表示,未來“一帶一路”發展前景非常光明,並將在世界發展中發揮關(guan) 鍵作用。一些西方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惡意批評,是基於(yu) 嫉妒心態,是不公平的。

  第三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於(yu) 17日至18日在北京舉(ju) 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高峰論壇新聞中心舉(ju) 行中外記者會(hui) 時介紹,本次高峰論壇有來自151個(ge) 國家和41個(ge) 國際組織的代表來華參會(hui) ,注冊(ce) 總人數超過1萬(wan) 人。這一“萬(wan) 人盛會(hui) ”再次體(ti) 現出共建“一帶一路”的巨大感召力和全球影響力。

  19日,由經士智庫等聯合舉(ju) 辦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邊會(hui) 邀請國內(nei) 外專(zhuan) 家就“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成果深入研討。索爾海姆在出席論壇期間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zhuan) 訪時高度評價(jia) 10年來“一帶一路”取得的曆史性成就,成果惠及多個(ge) 國家。

  索爾海姆對“一帶一路”的綠色發展合作機製高度認可,並表示未來的“一帶一路”勢必是綠色發展之路。他說,“一帶一路”並不是簡單地迅速發展,而是綠色發展占主導地位的發展。“未來 ‘一帶一路’的重點領域將聚焦可再生能源,比如太陽能、風能或綠色氫能。”

  他表示,中國不但在綠色發展方麵取得巨大成果,並且在許多細分領域都是領導者,還通過共建“一帶一路”與(yu) 世界其他國家共享這一成果,向很多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幫助。索爾海姆特別提到從(cong) 肯尼亞(ya) 首都內(nei) 羅畢到港口城市蒙巴薩的蒙內(nei) 鐵路,以及中老昆萬(wan) 鐵路等標誌性的基礎設施,在這些項目中都可以看到綠色技術的應用,“我們(men) 看到綠色發展已經成為(wei) 一種趨勢,而‘一帶一路’將是其主要推動者。”

  索爾海姆也認為(wei) ,這些鐵路既促進當地旅遊業(ye) 的發展,也促進了所在國的出口,讓商品貿易便捷化,並進一步推動經濟發展。

  索爾海姆認為(wei) ,除了綠色發展,未來教育、醫療等民生項目會(hui) 成為(wei) “一帶一路”重點推廣方向。他表示,“‘一帶一路’項目並不都是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文化、藝術、教育、醫療等人類科技文化層麵的內(nei) 容也非常重要,我認為(wei) ‘一帶一路’未來將會(hui) 在這些領域著力發展,這些項目更小、更靈活、也更貼近民生。”

  一直以來,一些西方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惡意批評。索爾海姆對此回應說,“總體(ti) 而言,這些批評是不公平的,是站不住腳的,但我認為(wei) 這些批評不會(hui) 消失,因為(wei) 這是基於(yu) 一種嫉妒心態,尤其是美國。當前美國與(yu) 中國在競爭(zheng) 中遇到了挑戰,比如美國雖然批評中國,但其也計劃在非洲修建鐵路。”

  在這些惡意批評中,“一帶一路”倡議增加了一些國家的債(zhai) 務,導致了所謂的“債(zhai) 務陷阱”是最為(wei) 流行的一種說法。對此,索爾海姆駁斥說,這種批評是沒有依據的,事實上,發展中國家欠西方的債(zhai) 務要比欠中國的債(zhai) 務多得多。

  此前,英國研究機構“債(zhai) 務公正”發布報告,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測算,非洲政府的外債(zhai) 中有12%來自中國,而來自西方尤其是其私營機構的則有35%。這些西方貸款收取5%的利率,而中方隻收取2.7%。報告進一步提到,事實上,許多公共債(zhai) 務負擔高的非洲國家欠中國的債(zhai) 務很少。非洲債(zhai) 務水平最高的22個(ge) 國家中,有12 個(ge) 欠西方國家私人貸方的債(zhai) 務超過30%。

  “不可否認,‘一帶一路’是中國在世界上樹立良好形象的平台,但這是完全正常的,西方國家也是一樣的做法。”索爾海姆認為(wei) ,西方不應該盯著中國批評,美國為(wei) 什麽(me) 不能和中國互補式發展?“美國在美洲大陸上沒有修建過一公裏的高鐵,中國在過去十餘(yu) 年裏修建了40000公裏的高鐵,美國能在自己國內(nei) 做不到的事情上與(yu) 中國競爭(zheng) 的可能性有多大?相反美國和西方國家應該尋找與(yu) 中國進行互補性的合作,比如投資高科技、優(you) 秀的醫療產(chan) 業(ye) ,以一種全新的方式為(wei) 發展中國家提供服務,例如疫苗。”

  索爾海姆在此前采訪中也多次提及對話和相互學習(xi) ,不同的文明之間應該積極展開建立在一定基礎之上的對話,必須抵製一切愚蠢的分離或停止全球化的想法。他說,“在尊重和對話的基礎上,世界可以向中國學習(xi) ,中國也可以向世界學習(xi) 。”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