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共建“一帶一路”綠色成果】十年繪就“一帶一路”綠色答卷

發布時間:2023-10-24 08:4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0月22日電 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十年來,中國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各領域,既為(wei) 世界經濟增長開辟了新空間、搭建了新平台,也為(wei) 全球生態環境治理給出了中國方案,持續造福共建“一帶一路”的各國人民。

  綠色已成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的鮮明底色。

  中國方案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製定印發了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合作等方麵的政策文件,采取了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金融等一係列舉(ju) 措。

  2015年,國務院授權發布《推動共建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si) 綢之路的願景與(yu) 行動》,提出“在投資貿易中突出生態文明理念,加強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和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共建綠色絲(si) 綢之路”。

  2017到202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生態環境部(原環境保護部)等部門先後發布《關(guan) 於(yu) 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一帶一路”生態環境保護合作規劃》《對外投資合作建設項目生態環境保護指南》《關(guan) 於(yu) 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的意見》,為(wei) 綠色絲(si) 綢之路建設謀劃了時間表和路線圖。

  十年間,中國生態環境部與(yu) 中外合作夥(huo) 伴共同發起成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已有來自43個(ge) 國家的150餘(yu) 家中外合作夥(huo) 伴,包括26個(ge) 共建國家的環境主管部門。

  十年成就

  中國持續造福參與(yu) 共建“一帶一路”的各國人民,已實現了由全球環境治理參與(yu) 者,到引領者的重大轉變。

  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舉(ju) 辦的共建“一帶一路”綠色成果展,恰呈現了十年變遷。

  在共建“一帶一路”首倡之地——哈薩克斯坦,中國建設者與(yu) 當地企業(ye) 共同投資建設的謝列克風電場,被列入中哈產(chan) 能合作重點項目清單。

  該項目總裝機規模60兆瓦,於(yu) 2022年7月實現全容量並網發電,每年可為(wei) 當地提供約2億(yi) 千瓦時的電力,可大幅緩解哈薩克斯坦南部地區電力短缺、電力生產(chan) 結構單一的狀況;同當地傳(chuan) 統的燃煤發電相比,可年均減少約16萬(wan) 噸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為(wei) 哈薩克斯坦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做出積極貢獻,助力哈薩克斯坦政府減碳目標的實現。

  2022年,卡塔爾成功實現了首屆“碳中和”世界杯的承諾:世界杯最大場館盧賽爾體(ti) 育場為(wei) 可持續體(ti) 育場館的建設提供了成功範例,卡塔爾首個(ge) 綠色太陽能光伏項目阿爾卡薩光伏電站是世界上單體(ti) 容量最大的光伏項目之一,新能源客車的加入使卡塔爾的綠色公交係統為(wei) 球迷和遊客提供了環保的出行方式。這背後都有著中國建設者的身影。

  近日通車的雅萬(wan) 高鐵,連接印度尼西亞(ya) 首都雅加達和第四大城市萬(wan) 隆,全長142.3公裏,最高運營時速350公裏,從(cong) 雅加達到萬(wan) 隆的旅行時間將由3個(ge) 多小時縮短至40分鍾,極大提升當地綠色出行比例,帶動沿線經濟社會(hui) 發展。

  美好未來

  如今,中國的綠色發展理念,正幫助“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位於(yu) 沙特西部塔布克省的紅海公用基礎設施項目,是沙特“2030願景”中的一項重點工程。其儲(chu) 能項目儲(chu) 電量高達1300兆瓦/時,是全球最大離網儲(chu) 能項目,可供紅海旅遊區完全依靠再生能源供電。

  在海島間的輸電網絡建設中,來自中國的海底自動機器人下水作業(ye) ,采取嚴(yan) 格的環境保護措施,最大程度減少對海洋生物的影響。建設多座由人工濕地組成的“汙水處理廠”,實現了新城生活汙水的可循環使用。

  在非洲,肯尼亞(ya) 第二大河阿西河與(yu) 斯瓦克河的交匯地區屬於(yu) 半幹旱地區,當地居民取水耗時、費力、價(jia) 格昂貴。

  中國企業(ye) 承建的斯瓦克大壩項目,是肯尼亞(ya) 實現2030年遠景發展規劃和“四大發展目標”的旗艦項目。項目建成後可緩解130多萬(wan) 人的生活用水和灌溉問題,改進土壤耕作條件,緩解食物短缺問題。

  在“一帶一路”倡議共建國家,類似的、由中方建設的項目還有很多。

  在近日舉(ju) 行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綠色發展高級別論壇上,聯合國秘書(shu) 長古特雷斯指出,我們(men) 需要與(yu) 自然和諧共生,而不是向自然發動戰爭(zheng) 。綠色絲(si) 綢之路是一個(ge) 工具,可以幫助我們(men) 走出過去的死胡同,走上一條造福人類和地球的新路。

  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負責人介紹,共建“一帶一路”倡議10年來,中國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各個(ge) 領域,讓綠色切實成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的鮮明底色。站在十周年的節點回望過去,願將這一承載時代使命的世紀工程以“綠色成果展”的形式展現出來,既向公眾(zhong) 提交了共建“一帶一路”的綠色答卷,也是對未來美好願景的展望。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