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天使的愛沒有國界
從(cong) 多米尼克回國近一年後,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內(nei) 科醫生吳德熙還在線上為(wei) 當地人看病。多米尼克是位於(yu) 北美洲加勒比海地區的一個(ge) 島國,當地心血管疾病多發,但在吳德熙到來前,該國還沒有專(zhuan) 門的心血管醫生。
2019年6月底,作為(wei) 中國第二批援多米尼克醫療隊隊員,吳德熙坐了兩(liang) 天的飛機,來到這個(ge) 島國開展援外醫療工作,這一待就是3年。3年來,吳德熙診治了當地5000多名患者,醫療隊隊友開玩笑說,多米尼克一半的人都認識他。
近日,中宣部向全社會(hui) 宣傳(chuan) 發布包括吳德熙在內(nei) 的中國援外醫療隊群體(ti) 代表的先進事跡,授予他們(men) “時代楷模”稱號。今年是中國援外醫療隊派遣60周年,自1963年向阿爾及利亞(ya) 派出首支援外醫療隊以來,我國累計向76個(ge) 國家和地區派遣醫療隊員3萬(wan) 餘(yu) 人次,援建醫療衛生設施共130餘(yu) 所,診治患者近3億(yi) 人次,挽救了無數寶貴生命。中國援外醫療隊以無私的愛心、精湛的醫術、接續的奉獻,得到國際社會(hui) 廣泛讚譽。60年來,先後有超過2000人次榮獲受援國國家級榮譽,50餘(yu) 名隊員犧牲在異國他鄉(xiang) 。
戰爭(zheng) 也無法阻攔的愛心
中國醫療隊在對外援助時,有些受援國還在經曆戰爭(zheng) 。2016年9月19日,剛果(金)發生戰爭(zheng) ,第17批援剛果(金)醫療隊隊長王俊輝回憶:“連續兩(liang) 天,整個(ge) 國家就像炸了鍋,槍聲、爆炸聲、呐喊聲不絕於(yu) 耳。我們(men) 駐地在貧民區,是騷亂(luan) 最嚴(yan) 重的地方。”
作為(wei) 一名軍(jun) 隊轉業(ye) 幹部,他臨(lin) 危不懼、沉著應對,在醫療隊微信群裏發了一條信息:“所有人員務必到室內(nei) 躲避,遠離窗戶,以免被流彈所傷(shang) 。”危險來臨(lin) ,王俊輝所在的醫療隊將6名女隊員撤離到剛果(布)避難,所有男隊員毅然選擇堅守:“隊長,我不走,我跟大家一起!”“對,咱們(men) 一起麵對!”
在這樣的環境下,這批醫療隊成功應對兩(liang) 次埃博拉疫情,兩(liang) 年間診治萬(wan) 餘(yu) 例病人。在他們(men) 手上,令剛國醫生手足無措的12歲顱內(nei) 感染患者恢複了健康,被肺結核、糖尿病困擾多年的患者薩裏也擺脫了病痛。醫療隊還利用休息時間,多次到白化病孤兒(er) 院、慈善小學、國際SOS兒(er) 童村等開展免費義(yi) 診,為(wei) 貧困地區老百姓送醫送藥,獲得廣泛讚譽。
1997年6月,剛果(布)首都布拉柴維爾爆發內(nei) 戰,中國醫療隊駐地也遭到破壞,醫療設備、藥品被洗劫一空。被派去援助的天津市人民醫院眼科醫生佟玲在一個(ge) 小村莊躲避,過著沒有足夠食物和水、被蚊蟲叮咬的日子,還弄丟(diu) 了父親(qin) 留給她的唯一信物。最後,終於(yu) 迎來政府軍(jun) 和反對派停火,在有關(guan) 部門的安排下,佟玲等5名隊員乘坐軍(jun) 用運輸機離開剛果(布),經加蓬最終平安回到國內(nei) 。
5年後,佟玲再次來到剛果(布)援助。作為(wei) 一名眼科醫生,佟玲為(wei) 當地患者了做了不少白內(nei) 障手術。重見光明的非洲百姓對佟玲充滿感激,有患者帶著木瓜、芒果等專(zhuan) 程來醫院感謝她。
治病救人的初心沒有國界
畢業(ye) 於(yu) 原白求恩醫科大學的徐長珍是婦產(chan) 科醫生,曾被派往阿爾及利亞(ya) 開展援外醫療工作。一天,徐長珍援助的蒂格尼夫醫院接診了一名重度胎盤早剝、失血性休克的產(chan) 婦。在輸血、輸液的同時,徐長珍打開病人腹腔取出胎兒(er) ,剝除胎盤止血,但新生兒(er) 心跳微弱,沒有呼吸。在吸痰器等急救物品不到位的情況下,徐長珍毫不猶豫地伏下身,先口對口吸出新生兒(er) 口內(nei) 的羊水和分泌物,再做人工呼吸,新生兒(er) 這才開始有了呼吸,最後終於(yu) 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手術室一片歡騰,在場的醫護人員都給徐長珍伸出大拇指,產(chan) 婦術後也平安脫險。為(wei) 了感謝中國醫生,新生兒(er) 被起名“西諾瓦”(法語“中國人”的發音——記者注)。
徐長珍曾先後4次赴國外開展援助工作,援外的7年間,她和隊友共治療婦產(chan) 科門診病人3.2萬(wan) 多人次,搶救危重病人780多人次。由於(yu) 救治了眾(zhong) 多危重孕產(chan) 婦,她被當地人親(qin) 切地稱為(wei) “媽媽徐”。
在多米尼克首都羅索,我國援建了中多友誼醫院。2019年7月29日,吳德熙接到中多友誼醫院的急診電話,多米尼克駐華大使馬丁·查爾斯大使回多公幹,突感心前區不適,當地工作人員迫切希望得到中國醫生的幫助。
吳德熙趕到醫院,診斷大使急性心肌梗死,馬上將其收入ICU監護室,等到病情穩定後,又陪同大使飛回廣州。大使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接受冠脈介入手術治療後說:“感謝中國醫生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按照規定,在多米尼克援助的中國醫療隊每年都會(hui) 輪換,但由於(yu) 當地盛情挽留,吳德熙一留就是3年。由於(yu) 救治的患者太多,吳德熙出門買(mai) 菜、散步或者開車去醫院上班時,總能聽到有人喊他“Doctor Wu”。吳德熙說,這種被病人需要的感覺有點“上癮”。
在吳德熙等醫生的推動下,2021年5月21日,多米尼克首個(ge) 心血管內(nei) 科在中多友誼醫院掛牌。多米尼克衛生部部長麥金太爾致辭表示:“今天我們(men) 見證了多米尼克衛生係統的一個(ge) 裏程碑。”
今年7月7日,在我國駐多使館、國家衛健委和廣東(dong) 省衛健委的大力支持下,中多心血管影像學中心和遠程醫學中心在中多友誼醫院啟動。12天後,吳德熙和多米尼克醫生在中多友誼醫院開展了當地第一例心髒增強核磁共振檢查。
吳德熙說,在這裏推動當地醫療水平提升,本質上隻因那份最純粹的初心——他是一名醫生,想要救更多的人。在他看來,“能醫好來看診的每一位患者是一件很帥的事情”。(記者:劉昶榮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