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樟樹,自古就有“藥不到樟樹不齊,藥不過樟樹不靈”美譽,2013年被中國中藥協會(hui) 正式授予“中國藥都”之稱。10月26日,2023“一帶一路”媒體(ti) 合作論壇聯合采訪團一行來到江西樟樹市,深入了解當地濃厚的中醫藥產(chan) 業(ye) 和文化傳(chuan) 承發展。
采訪團第一站參觀了中國藥都中醫藥博物館。這裏有著漢唐以來橫跨數千年、800餘(yu) 件中醫藥老物件,2000餘(yu) 個(ge) “新、奇、特、珍”的中藥材標本。體(ti) 驗、拍照、詢問,源遠流長的中醫藥文化讓大家充滿好奇,熱烈的交流互動此起彼伏。
2023“一帶一路”媒體(ti) 合作論壇聯合采訪團參觀中國藥都中醫藥博物館。(本報記者 黃超攝)
感受曆史,觀照當下。采訪團前往傳(chuan) 承與(yu) 創新並舉(ju) 的仁和863科技園。作為(wei) 龍頭藥企,仁和擁有49條藥品生產(chan) 線、兩(liang) 個(ge) 省級技術中心,創造了20年增長200倍的可喜業(ye) 績。仁和以名老中醫的經方驗方為(wei) 基礎,投資20億(yi) 元自主研發出一批精品中藥製劑,促進了中醫藥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
2023“一帶一路”媒體(ti) 合作論壇聯合采訪團參觀仁和863科技園產(chan) 品展示區。(本報記者 黃超攝)
走在充滿東(dong) 方韻味的建築群裏,大家紛紛留影紀念。來到產(chan) 品展示區,“健心膠囊”“安宮牛黃丸”等一批標有國際特色發音的中藥名引得大家駐足查看。智能化信息化的仁和醫藥物流園,以及高效運轉的電商園更是讓人讚歎不絕。
2023“一帶一路”媒體(ti) 合作論壇聯合采訪團團員在仁和醫藥物流園拍攝記錄轉運流程。(本報記者 黃超攝)
參觀現場,采訪團外媒記者對中國醫藥企業(ye) 的匠心獨運表示肯定。阿根廷南方電視台記者安德烈斯·弗洛雷斯表示,在拉丁美洲一些國家,中醫藥應用範圍廣泛,受到歡迎,“這次我身臨(lin) 其境地看到曆史上使用過的製藥工具和技藝延續至今,中醫藥文化在中國的傳(chuan) 承發展曆久彌新。”
走出藥香四溢的仁和863園區,樟幫中醫藥一條街映入眼簾,這裏是樟樹市積極落實江西中醫藥強省戰略、加快推動“中國藥都”振興(xing) 重點項目中的第一個(ge) 落地項目。
2023“一帶一路”媒體(ti) 合作論壇聯合采訪團團員在九牛草展示館體(ti) 驗艾灸。(本報記者 黃超攝)
非遺文化展示館、九牛草展示館、國醫館是此行體(ti) 驗交流的打卡點。非遺館中,有的鍘藥材、吹飲片,有的嚐試製作水泛丸,大家躍躍欲試體(ti) 驗中藥材炮製技藝。這邊還沒結束,那邊就排起隊伍體(ti) 驗艾灸、按摩等中醫理療項目。
2023“一帶一路”媒體(ti) 合作論壇聯合采訪團團員在非遺文化展示館體(ti) 驗中藥炮製技藝。(本報記者 黃超攝)
印度尼西亞(ya) 《雅加達郵報》財經新聞副主編文森特·法比安長期伏案工作,肩頸部位時而不適。他在做完針灸後表示:“二三十分鍾的理療讓人非常放鬆,這是我第一次體(ti) 驗,感覺很舒服。”
2023“一帶一路”媒體(ti) 合作論壇聯合采訪團參觀仁和集團。(受訪者供圖)
中醫藥作為(wei)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代表,是中國人民在幾千年生產(chan) 生活與(yu) 健康養(yang) 生中逐步形成並不斷豐(feng) 富發展的醫學科學,為(wei) 中華民族繁衍昌盛作出卓越貢獻,也對世界文明進步產(chan) 生了積極影響。目前,中醫藥領域的國際合作已成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新亮點。
策劃:宋靜思、劉書(shu) 文
審核:周歡、葉子、常雯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