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lan) 州11月1日電(記者 劉文文 張玉璽)一座光伏電站究竟可以用多少年?準確的數值目前尚不可知,但位於(yu) 甘肅蘭(lan) 州的一座電站用另一種方式回答了這個(ge) 問題。
隆基綠能、甘肅自然能源研究所與(yu) 新華網日前聯合主辦“以初心敬初心:中國光伏四十年”探訪中國現存最老光伏電站主題活動,記者走進甘肅自然能源研究所,探訪中國現存最老的光伏電站。
這座坐落在甘肅自然能源研究所的老電站,是中國現存最老的光伏電站。該電站於(yu) 1983年在甘肅省蘭(lan) 州市榆中縣園子鄉(xiang) 小岔村落成,後搬遷至甘肅自然能源研究所,至今已有40年的曆史。
在甘肅自然能源研究所,有著中國現存最老的光伏電站。該電站是我國首座10kW太陽能光伏電站,於(yu) 1983年在甘肅省蘭(lan) 州市榆中縣園子鄉(xiang) 小岔村落成,後搬遷至甘肅自然能源研究所,至今已有40年的曆史。 中新網記者劉文文 攝
據介紹,甘肅省蘭(lan) 州市榆中縣園子鄉(xiang) 小岔村是當時甘肅最貧窮的地區之一,地處海拔2600米的群山之中,交通十分不便。1983年以前,因為(wei) 沒有電力供應,人們(men) 生活僅(jin) 靠豆油燈、煤油燈和蠟燭照明。但是這一年,一座光伏電站的建成,讓小岔村第一次通上了電。1983年,我國首座10kW太陽能光伏電站在此落地,為(wei) 當地130戶家庭幾千名老百姓送去了電和光明。
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hui) 光伏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副主任李世民介紹,該電站的光伏組件采用36片單晶102X102絨麵電池片封裝,單體(ti) 組件標稱輸出功率45峰瓦,裝機容量10千峰瓦,采用200個(ge) 900安時的蓄電池組成直流電壓200伏的蓄電池組。
如今,在西北地區,經過了40年寒暑、沙塵等惡劣氣候考驗,這座10kW光伏電站依舊穩定運行、持續發電,至今還保持著7kW功率。
上海電力大學教授施正榮表示,甘肅的這座40年光伏電站,驗證了晶體(ti) 矽光伏產(chan) 品確實可靠。“業(ye) 內(nei) 給光伏組件的質保時間是25年。40年的事實證明,25年是沒有問題的,它還可以運營更長的時間。”
隆基綠能創始人、總裁李振國進一步指出:“這座光伏電站真正的財務收益,比我們(men) 的財務模型更好。這意味著我們(men) 原來測算的,無論是能量回收周期還是材料回收周期,這些指標將來都會(hui) 比我們(men) 預測的要更好。”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hui) 理事長特別顧問李寶山指出,幾十年來,中國光伏發展經曆從(cong) 小到大,從(cong) 弱到強,經曆各種變故和洗禮,如今已成為(wei) 中國的一張名片。
在甘肅自然能源研究所,記者還看到了很多保存完好的太陽能組件產(chan) 品,這些光伏“老物件”記錄著過去幾十年來太陽能發展的點滴和進步。“回顧光伏發展的曆史,新能源技術得到更加廣泛的發展和應用,尤其是太陽能光伏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太陽能發電成本大幅下降,已經成為(wei) 可替代傳(chuan) 統能源的重要選擇。”甘肅自然能源研究所所長周劍平說。
在周劍平看來,這個(ge) 老光伏電站伴隨中國和世界光伏事業(ye) 的發展而發展,綻放出了一個(ge) 中國光伏曆史上建成最早、運行最久的光伏電站之花,也為(wei) 中國光伏電站長期使用積累了豐(feng) 富的經驗和研究成果。
“中國光伏發展曆史遠遠不止40年,目前也隻是邁開了第一步,後麵的路還很長。太陽能發電是一個(ge) 永久的話題,人類的文明離不開光伏發電。”李世民說。(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