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今年冬季,歐洲還會“缺氣”嗎?

嚴瑜 徐令緣 發布時間:2023-11-07 08:46:00來源: 路透社

  環球熱點

  路透社近日報道稱,歐洲國家即將進入第二個(ge) 缺少俄羅斯天然氣的冬季。歐盟委員會(hui) 10月下旬發布的一份報告表示,歐盟預計,其今年從(cong) 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總量將降至400億(yi) 到450億(yi) 立方米。2021年,俄烏(wu) 衝(chong) 突爆發前,歐盟從(cong) 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總量為(wei) 1550億(yi) 立方米。

  儲(chu) 備相對充足 氣價(jia) 仍不穩定

  今年以來,為(wei) 避免在冬季再次陷入“氣荒”困境,歐洲多國早早啟動了天然氣采購計劃。歐盟要求成員國今年的天然氣儲(chu) 存水平須達90%,嚴(yan) 格保障冬季供應。根據歐洲天然氣基礎設施協會(hui) 的最新數據,歐盟各地天然氣儲(chu) 存設施已被裝滿99%,為(wei) 各國在今冬應對潛在的供應衝(chong) 擊提供了緩衝(chong) 。

  “歐盟不斷加大天然氣進口以及儲(chu) 運方麵的投入,推動能源供應多元化。通過諸多努力,相比去年,歐盟今年麵臨(lin) 的能源短缺現象已有較大程度緩解。目前看來,在今年冬天采暖季到來之前,歐洲天然氣儲(chu) 備較為(wei) 充足。不過,受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等多重因素影響,歐洲天然氣價(jia) 格仍有可能出現劇烈波動。”上海社會(hui) 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孫霞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稱。

  2022年2月,俄烏(wu) 衝(chong) 突爆發,市場恐慌情緒驟增,全球天然氣價(jia) 格猛漲。2022年8月,歐洲天然氣期貨價(jia) 格一度飆升至近350歐元/兆瓦時。今年以來,歐洲天然氣價(jia) 格有所回落。然而,10月中旬,受巴以衝(chong) 突影響,歐洲天然氣價(jia) 格再度飆漲至今年3月以來最高。

  路透社引述分析人士觀點稱,盡管去年天然氣價(jia) 格創紀錄的一幕不太可能重演,但全球天然氣市場依然處於(yu) 嚴(yan) 重的供不應求狀態。在天氣寒冷或供應進一步趨緊的情況下,天然氣價(jia) 格仍有可能上漲。

  《布魯塞爾時報》也指出,盡管需求降低,且儲(chu) 存量接近飽和,但歐洲的天然氣價(jia) 格仍處於(yu) 高位。這加劇了人們(men) 的擔憂:在今年冬季來臨(lin) 之前,天然氣價(jia) 格是否會(hui) 再次飆升?

  中國現代國際關(guan) 係研究院研究員劉明禮向本報分析稱,在歐洲能源消費和發電結構中,天然氣占據重要地位。“天然氣被廣泛用於(yu) 供暖、發電、工業(ye) 生產(chan) 等領域,直接關(guan) 係歐洲的民生保障和經濟發展。2022年,受俄烏(wu) 衝(chong) 突影響,歐洲陷入能源危機。在俄烏(wu) 衝(chong) 突爆發後的第一個(ge) 冬季,能否保障供暖成為(wei) 歐洲民眾(zhong) 的主要關(guan) 切,也是歐洲國家麵臨(lin) 的首要問題。如今,歐洲能源供應結構調整給歐洲國家經濟帶來持續影響,如天然氣進口成本上升導致歐洲企業(ye) 運營壓力增大、歐洲對外資的吸引力下降以及通脹高企等。在俄烏(wu) 衝(chong) 突爆發後的第二個(ge) 冬季,這些因‘氣’產(chan) 生的中長期問題將成為(wei) 歐洲國家麵臨(lin) 的新挑戰。”劉明禮說。

  地緣風險加劇 供應麵臨(lin) 變數

  據外媒報道,為(wei) 替代俄羅斯天然氣,歐盟國家擴大了從(cong) 其他供應方進口天然氣的規模,同時減少了天然氣使用量。目前,挪威已經取代俄羅斯,成為(wei) 歐盟最大的管道天然氣供應國。與(yu) 此同時,液化天然氣進口大幅增長,其中來自美國的供應最多。

  然而,在英國《金融時報》看來,“即使天然氣儲(chu) 存已滿,也不意味著一切都好”。該報引述專(zhuan) 家分析稱,與(yu) 此前可靠的管道天然氣相比,如今的歐洲能源供應以液化天然氣為(wei) 主,更易受到海外產(chan) 能、運輸環節及碼頭終端的影響。以法國為(wei) 例,其與(yu) 美國的天然氣交易通過大型液化天然氣船,橫穿大西洋經由勒阿弗爾港抵達法國本土,對海運和碼頭終端的依賴性較高。

  “俄烏(wu) 衝(chong) 突後,歐洲從(cong) 美國進口大量液化天然氣,推高了美國天然氣價(jia) 格。如今,隨著美國2024年大選臨(lin) 近,拜登政府為(wei) 了獲得選民支持,可能通過暫緩液化天然氣出口歐洲來穩定國內(nei) 天然氣價(jia) 格,這將給歐洲天然氣供應造成影響。”孫霞分析稱,除了美國之外,歐洲其他的天然氣供應方,如伊朗、阿爾及利亞(ya) 、委內(nei) 瑞拉,也因外部製裁或國內(nei) 局勢動蕩而在向歐供氣方麵存在變數。

  此外,近段時間,巴以衝(chong) 突持續升級,讓歐洲再度繃緊“能源安全神經”。埃及政府10月29日發布的一份聲明表示,埃及的天然氣進口量急轉為(wei) 零。分析指出,這或許與(yu) 10月上旬以色列政府出於(yu) 安全考慮而關(guan) 閉一座海上天然氣田有關(guan) 。此前,埃及從(cong) 以色列進口天然氣,然後將其中一部分作為(wei) 液化天然氣出口到歐洲。數據顯示,該天然氣田關(guan) 閉後,以色列對埃及的天然氣出口下降約20%。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一旦埃及無法從(cong) 以色列進口往常數量的天然氣,就可能導致液化天然氣出口量減少甚至無法出口,這最終將導致可供歐洲使用的天然氣減少。

  “巴以衝(chong) 突給東(dong) 地中海地區以及歐洲的能源供應造成威脅。以色列和約旦的管道基礎設施與(yu) 加沙距離不遠,如果這些基礎設施遭到襲擊,就會(hui) 影響天然氣的輸送與(yu) 供應。”孫霞說。

  劉明禮認為(wei) ,天氣因素也是關(guan) 係歐洲今冬會(hui) 否“缺氣”的一個(ge) 變量。“去年,歐洲度過了一個(ge) 暖冬,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時能源緊張的狀況。今年冬季,如果歐洲氣溫下降明顯,那麽(me) 供暖能否得到有效保障就麵臨(lin) 未知。”劉明禮說。

  轉型遭遇阻力 危機尚未結束

  據《金融時報》報道,由於(yu) 擔心巴以衝(chong) 突和輸氣管道遭到破壞可能再次推高價(jia) 格,歐盟正在考慮是否延長今年2月出台的緊急天然氣價(jia) 格上限。同時,德國等國呼籲更多關(guan) 注可再生能源。

  此外,歐洲國家還在加緊開展能源外交。10月29日至31日,德國總理朔爾茨訪問尼日利亞(ya) 和加納。美聯社稱,這是舒爾茨今年第二次非洲之行,如此頻繁地出訪非洲是因為(wei) 德國希望“使其貿易夥(huo) 伴多樣化,並擴大與(yu) 能源豐(feng) 富地區的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尼日利亞(ya) 擁有非洲最大的已探明天然氣儲(chu) 量,在俄羅斯減少天然氣供應後,尼日利亞(ya) 的天然氣是滿足歐洲需求的重要選擇之一。

  根據歐盟委員會(hui) 此前設立的目標,歐盟將在2027年之前擺脫對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依賴。

  “目前看來,歐盟仍在堅定地推進能源‘去俄羅斯化’,希望能夠迎來一個(ge) 沒有俄羅斯天然氣的冬天。但在當前形勢下,歐盟實際上還沒有找到徹底擺脫俄羅斯能源供應的解決(jue) 辦法。”孫霞分析稱。

  劉明禮指出,歐洲國家主要通過兩(liang) 個(ge) 渠道來解決(jue) 天然氣等能源的供應問題:一是積極開展能源外交,尋找新的能源供應方;二是大力加速能源轉型,降低對化石能源的依賴。“但是目前,歐洲能源轉型進度有限且麵臨(lin) 多重阻力。受經濟狀況及區域協調等因素限製,歐盟很難為(wei) 能源轉型提供足夠的經費支持。此外,巴以衝(chong) 突等地緣政治危機也打亂(luan) 了歐洲能源轉型的步伐。為(wei) 了應對去年的能源危機,歐洲多國重啟煤炭發電,導致能源轉型不進反退。總體(ti) 而言,歐洲綠色能源發展尚未達到預期。”劉明禮說。

  歐洲燃氣協會(hui) 主席荻迪埃·奧洛警告稱:“歐洲的能源危機、特別是天然氣危機遠未結束。”“天然氣世界”網站稱,歐洲“熬”過了2022年冬天,並在過去一段時間獲得喘息機會(hui) ,但目前的情形要歸功於(yu) “異常溫和”的冬季,而非政策成功。荻迪埃·奧洛認為(wei) ,中長期來看,天然氣高價(jia) 格和潛在的短缺風險將至少持續4個(ge) 冬天。

  標普全球認為(wei) ,全球能源供需格局已被重塑。歐洲與(yu) 亞(ya) 洲將麵臨(lin) 更大規模的液化天然氣供應爭(zheng) 奪。任何市場主體(ti) 都應當對不確定性做好更充分的準備。

  “對歐洲來說,在來自其他國家的競爭(zheng) 以及供應不足的風險之下,天然氣仍將是一個(ge) 棘手問題。”孫霞說。(本報記者 嚴(yan) 瑜 徐令緣)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