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氣候變化研究:北格陵蘭島冰架總體積1978年至今已減少逾30%

孫自法 發布時間:2023-11-09 09:1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1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氣候變化論文指出,北格陵蘭(lan) 島冰架正在快速消退,總體(ti) 積自1978年至今已減少30%以上。

  論文作者提醒說,這些冰架一直被認為(wei) 很穩定,但2000年以來已有3個(ge) 完全崩塌。在剩下的5個(ge) 冰架中,會(hui) 隨海洋暖化進一步消退的冰川附近的冰架質量損失正在變得不穩定,並將帶來海平麵上升的嚴(yan) 重後果。

  2016年8月,北格陵蘭(lan) 島從(cong) Zachari  Isstr m冰川前麵脫離的巨大冰山,該冰川的浮動冰舌在2003年已崩塌,此後其排入海洋的冰量大幅度增加(攝影/Anders Bj rk)。 施普林格·自然  供圖

  據該論文介紹,格陵蘭(lan) 冰蓋的冰損失導致了2006至2018年期間觀測到的17.3%的海平麵上升,僅(jin) 存的格陵蘭(lan) 漂浮冰架位於(yu) 格陵蘭(lan) 冰蓋的北部邊緣,能通過調節排入海洋的冰流使冰蓋穩定下來。格林蘭(lan) 北部冰川在過去20年裏才開始變得不穩定,也就是損失的冰大於(yu) 形成的冰,這是因為(wei) 這些冰川的一些漂浮延伸部分出現了弱化和崩塌。為(wei) 更好地預測這對海平麵上升的影響,就必須確定剩餘(yu) 冰架變化的時間和驅動因素,以及冰川的響應。不過,這些冰架的演化以及影響它們(men) 的複雜過程一直缺乏完整描述。

  論文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法國格勒諾布爾-阿爾卑斯大學R. Millan與(yu) 合作者一起,利用數千張衛星圖像以及氣候建模分析了北格陵蘭(lan) 的冰川-氣候-海洋相互作用。他們(men) 觀測到冰架質量損失出現了顯著而廣泛的增加,發現2000年以來海洋暖化主要導致格陵蘭(lan) 冰架底部出現冰損失。此外,他們(men) 還發現格陵蘭(lan) 冰川已經開始消退,排入海洋的冰流也在增加,這與(yu) 冰架損失同時發生。

  論文作者總結稱,這次研究結果顯示,根據對海洋熱力脅迫的未來預測,基礎融化速率將持續上升或保持在高水平,這可能會(hui) 破壞格陵蘭(lan) 冰川的穩定性。他們(men) 認為(wei) ,如果冰架完全崩塌,格陵蘭(lan) 北部冰川可能會(hui) 極大促進冰蓋導致的海平麵上升。(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