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布魯塞爾11月16日電 (記者牛瑞飛)11月14日,第九屆歐洲論壇在布魯塞爾和上海雙會(hui) 場連線舉(ju) 行。這次論壇由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和歐盟中國貿易協會(hui) 、歐盟中國商會(hui) 聯合主辦,主題為(wei) “互信與(yu) 共贏:開創中歐未來20年經濟合作的新機遇”。來自中國和歐盟政商學界的決(jue) 策者、企業(ye) 家和專(zhuan) 家學者們(men) ,就中歐未來經濟合作的機遇與(yu) 挑戰展開深入探討。
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特命全權大使傅聰發表主旨演講。他表示,在當前世界形勢充滿不確定性、地區衝(chong) 突不斷的背景下,中歐關(guan) 係不僅(jin) 關(guan) 乎雙方的共同利益,而且對全球具有重要影響。針對如何促進雙邊關(guan) 係發展,他提出三點重要舉(ju) 措:首先,應加強溝通對話,增進互信。過去幾個(ge) 月,中歐雙方領導人在環境和氣候、數字經濟和貿易以及戰略問題上頻繁互動和對話,達成了廣泛共識,為(wei) 即將舉(ju) 行的第二十四次中歐領導人會(hui) 晤奠定了堅實基礎;第二,應采取更多協調一致的行動來管理分歧。關(guan) 鍵是要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共同尋找正確的解決(jue) 辦法。缺乏合作隻會(hui) 帶來更大的風險,應該反對任何名義(yi) 的脫鉤和保護主義(yi) ;第三,需要在擴大合作領域方麵更具創新性,共同關(guan) 注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能源和糧食安全、公共衛生和防止大規模殺傷(shang) 性武器擴散等。簡而言之就是要溝通、行動和創新。他強調,中歐雙方有責任加強優(you) 勢互補,搭建合作平台,共同促進世界繁榮。
歐盟駐華大使庹堯誨(Jorge Toledo)在視頻主旨演講中指出,歐盟仍然是世界第一大區域性貿易集團,擁有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網絡。無論是對內(nei) 還是對外,歐盟都將繼續成為(wei) 推動全球投資的重要力量,並持續推動公平競爭(zheng) 、自由貿易和開放,這些都符合中國、歐盟和全球的利益。盡管中歐麵臨(lin) 諸多挑戰,在存在分歧的問題上,雙方也可展開對話,這是雙方關(guan) 係成熟的標誌。雙方都應加強管理雙邊關(guan) 係的責任意識,為(wei) 創造人類更大的福祉而努力。“歐盟渴望與(yu) 中國建立相互信任的關(guan) 係,共同展望未來20年的經濟合作前景。”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管理學教授汪泓在致辭中表示,過去20年來,中歐經貿往來規模不斷擴大、質量日益提高,貿易額增長近9倍,歐盟對華投資增長近3倍,雙向投資存量超過2300億(yi) 美元。中歐關(guan) 係保持積極向上勢頭,實現了互惠共贏,共同為(wei) 全球問題尋求創新解決(jue) 方案,為(wei) 全球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動能。這次論壇的主題“互信與(yu) 共贏”不僅(jin) 反映了中歐合作的精神,也提供了一個(ge) 思想框架,來探討如何在新的全球背景下深化合作。
歐盟中國貿易協會(hui) 執行主任宋惠安(Gwenn Sonck)在會(hui) 上表示,雖然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但中國經濟比預期表現更好,仍是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經濟體(ti) 之一。中國和歐盟雙方經濟相互依賴,比以往更加需要彼此。“根據我們(men) 對在中國的歐盟企業(ye) 最新調查,60%的受訪企業(ye) 仍覺得中國市場極具投資吸引力。宋惠安說:”對這些企業(ye) 來說,中國市場舉(ju) 足輕重,因為(wei) 能提供長期的商業(ye) 機會(hui) ,而且中產(chan) 階級規模在不斷壯大。“我們(men) 非常歡迎中國政府最近出台的24條政策舉(ju) 措,可優(you) 化外資企業(ye) 在中國的營商及投資環境,提升他們(men) 在中國的投資信心。”
世界貿易組織前總幹事、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特聘教授帕斯卡爾·拉米(Pascal Lamy)發表閉幕主旨演講。他表示,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是中歐成功合作的範例。在他看來,中國和歐盟之間的關(guan) 係要充分考慮雙方各自的特色。由於(yu) 地緣政治環境變化、中國經濟和科技迅猛發展等原因,中歐在經濟方麵的互補性在下降、競爭(zheng) 性在上升。但未來20年,還有許多機會(hui) 和領域去推動雙邊關(guan) 係。雙方在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氣候變化、減碳脫碳、生物多樣性等方麵都可進行更多互動,推進更充分的合作。
歐洲管理發展基金會(hui) (EFMD)全球總裁、中歐理事埃裏克·科尼埃爾(Eric Cornuel)表示,在目前的地緣政治挑戰下,期待中國和歐盟之間展開更緊密的合作,打造更有利的環境,增進雙方的了解。歐盟中國商會(hui) 會(hui) 長徐辰表示,中國和歐盟的合作對全球有深遠影響,大家的真知灼見將促進彼此對話,建設性地解決(jue) 矛盾和挑戰,釋放出中歐合作更大的潛力。他表示:“期待雙方能進一步加強合作,開拓新的合作機會(hui) 和渠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