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lan) 州11月19日電 (閆姣)甘肅中醫藥大學俄羅斯留學生李峰夫婦,和中醫的緣分匪淺。他們(men) 從(cong) 小各自在家鄉(xiang) 接觸到中醫,因同時期來中國學習(xi) 而結緣。而後,他們(men) 相互為(wei) 伴,彼此為(wei) 師,開啟了在甘肅的中醫求學之路。在他們(men) 看來,中醫博大精深,用一輩子求索也不為(wei) 過。
11月中旬,甘肅中醫藥大學俄羅斯留學生李峰夫婦,在圖書(shu) 室翻看中醫相關(guan) 書(shu) 籍。 王牧雨 攝
“我和中醫之間,有很長的一段故事。”李峰19日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坦言,他在7歲時通過李小龍的係列電影,對中國功夫文化、針灸和推拿文化產(chan) 生濃厚興(xing) 趣,而今他已到不惑之年,依舊保持著每天練氣功的習(xi) 慣,“我愛中醫,要一直堅持學。”
從(cong) 7歲“中醫啟蒙”開始,李峰便主動找電影、書(shu) 籍了解相關(guan) 知識。直到18歲,他在俄羅斯一家中醫中心,進行為(wei) 期兩(liang) 周的針灸培訓,正式接觸到中醫,對此愈發癡迷,後又輾轉前往越南、土耳其等地求學。一路上,他花光了所有積蓄,邊打工邊學習(xi) 。
在越南時,李峰第一次體(ti) 驗被紮針,“很激動,疼痛得到緩解,越來越信任中醫。”在土耳其,他遇到了一位重要人物,在其推動下來到中醫藥重要發祥地甘肅學習(xi) 傳(chuan) 統中醫,“因為(wei) 非常熱愛,所以要克服一切困難,想盡一切辦法學。”
在李峰看來,中醫適用於(yu) 全球。他說,人們(men) 的身體(ti) 像一座建築,每個(ge) 國家從(cong) 不同門口進入,探索出有各自風格的傳(chuan) 統醫學。但中醫的厲害之處在於(yu) ,它傳(chuan) 承千年形成係統,對人體(ti) 健康有完善的治療體(ti) 係,對全世界來說都值得學習(xi) 。
李峰的妻子瑪麗(li) 亞(ya) 與(yu) 其想法相同,他們(men) 還約定共同撰寫(xie) 中醫理論書(shu) 籍,陸續出版俄文版、英文版、中文版,並向全世界推廣。因為(wei) 喜愛中國傳(chuan) 統文化,他們(men) 的小女兒(er) 在甘肅出生,耳濡目染從(cong) 小識得穴位圖,在畫作中用針灸為(wei) 恐龍治病。
11月中旬,李峰的妻子瑪麗(li) 亞(ya) (右),作為(wei) 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俄羅斯實習(xi) 生,為(wei) 甘肅患者把脈。王牧雨 攝
“朋友們(men) 很喜歡中醫,家人也十分支持我們(men) 學醫。”瑪麗(li) 亞(ya) 說,有一次母親(qin) 來甘肅看她,剛到機場膝蓋疼痛無法走路,她帶其去中醫院艾灸,一個(ge) 月之後便恢複了,直到現在返回俄羅斯都沒有複發,從(cong) 此開始依賴中醫;他們(men) 在全球的親(qin) 朋好友身體(ti) 不適時,視頻求助夫妻倆(lia) ,他們(men) 會(hui) 遠程指導其按摩和推拿。
據瑪麗(li) 亞(ya) 講述,小時候外曾祖母帶她去森林,教她辨認植物,以草入藥。長大後,她腰背疼痛,也是用中醫療法治愈。自此,她心裏就埋下了中醫的種子。
2001年,瑪麗(li) 亞(ya) 在中國偶遇李峰,在他的影響下讀了大量中醫書(shu) 籍。之後,夫妻倆(lia) 遊曆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ya) 等地,發現民眾(zhong) 對中醫認可度、接受程度普遍很高,堅定了他們(men) 學中醫的想法。
如今,瑪麗(li) 亞(ya) 即將獲得甘肅省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專(zhuan) 業(ye) 的博士學位。學習(xi) 之餘(yu) ,她在甘肅省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見習(xi) ,一周兩(liang) 次門診,被患者喚作“瑪麗(li) 亞(ya) 大夫”,“患者病情好轉,對我說謝謝的時候,很開心。”
“2013年以來,已累計有300餘(yu) 名留學生到醫院進行臨(lin) 床實習(xi) 活動,今年數量較往年有增長。”甘肅省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國(境)外留學訪學培訓基地負責人龐燕介紹說,留學生結束實習(xi) 後大多返回家鄉(xiang) ,獨立開設中醫診所,或在中醫中心從(cong) 事中醫診療工作。
龐燕表示,近年來,該醫院的中醫藥國際合作還走向了俄羅斯、烏(wu) 克蘭(lan) 、亞(ya) 美尼亞(ya) 、摩爾瓦多、阿塞拜疆、巴西等國家。(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