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人工智能或將改變未來戰場

劉 霞 發布時間:2023-11-21 09:01:00來源: 科技日報

  【科技創新世界潮】

  ◎本報記者 劉 霞

  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在近日的報道中指出,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和人工智能(AI)技術的日臻成熟,未來戰爭(zheng) 也逐漸顯露出與(yu) 眾(zhong) 不同的麵貌。AI在軍(jun) 事領域的應用將給戰爭(zheng) 帶來革命性變化,對於(yu) 軍(jun) 事力量的提升和戰略戰術的改變都將產(chan) 生深遠的影響。

  輔助決(jue) 策

  類似ChatGPT、穀歌“巴德”聊天機器人或Midjourney這樣的生成式AI工具,使用互聯網上的數據進行訓練,模型可預估如何編寫(xie) 計算機程序代碼或創作出畢加索風格的繪畫等,當然也可幫助軍(jun) 事指揮官製訂作戰計劃。

  一般而言,製訂作戰計劃需要眾(zhong) 多規劃人員集思廣益,仔細考慮從(cong) 食物和燃料補給到導彈襲擊等方方麵麵,然後提出多個(ge) 行動方案供指揮官挑選。如果利用以往行動的數據、部隊指揮官的特點,以及對敵人的評估來訓練生成式AI模型,這些模型就能製訂出計劃,盡管這些計劃可能不完美,但也能給規劃人員不少助力。而且,AI工具可提供人類規劃員沒有想到的其他方案。

  未來戰場邊界不明確,作戰態勢瞬息萬(wan) 變,複雜的戰場環境對指揮人員行動、認知、決(jue) 策的能力要求日益提高,單純依靠人工方式進行作戰籌劃和指揮協調是不可能的。

  2017年,美國提出馬賽克戰新型作戰概念,核心理念是將人類指揮官、AI以及自主係統相結合,充分利用人的靈活性、洞察力和創造性思維,同時發揮機器的速度和規模優(you) 勢,提升指揮機構決(jue) 策的快速性和有效性,加快作戰體(ti) 係構建速度。

  情報分析

  大約10年前,AI助力的圖像識別技術就已存在。現在,軍(jun) 隊正在使用AI助力的算法,通過數據挖掘和模式識別,對情報數據開展分析,揭示敵人隱藏的計劃和意圖,做到未雨綢繆。如果再進一步,AI工具將很快可以預測一個(ge) 國家應如何運作、裝備和部署其軍(jun) 事力量,以達到威懾對手的目標。

  美國《華盛頓郵報》在報道中指出,戰爭(zheng) 中AI最廣泛的用途之一是在分析地理空間情報方麵。AI被用於(yu) 分析衛星圖像,也用於(yu) 地理定位和分析開源數據。

  2017年,美國國防部戰略能力辦公室提出了“專(zhuan) 家計劃”,旨在利用AI技術對前方無人機係統傳(chuan) 回的大量偵(zhen) 察圖像和視頻進行智能挖掘、分析,從(cong) 中提取感興(xing) 趣、有價(jia) 值的情報。結果顯示,AI技術實現了對無人機集群采集的海量戰場視頻數據的智能分類,極大提升了複雜戰場環境中的情報分析處理能力,同時大大降低了情報獲取的成本。

  智能武器

  幾十年前,全球軍(jun) 隊開始擁有自動化魚雷和導彈,但AI算法能讓自動化武器更加智能,識別能力更強。

  AI可通過智能識別和目標追蹤,提高武器係統的精確打擊能力,減少誤傷(shang) 和損失。例如,AI算法不僅(jin) 能幫助武器將坦克與(yu) 手推車區分開來,還可根據坦克的位置、行進方向和裝備,來預測這輛坦克是不是最好的打擊目標。AI算法可通過傳(chuan) 感器獲得信息,從(cong) 而幫助武器和無人機確定目標位置。

  此外,戰鬥機駕駛艙將很快裝備AI輔助工具,此類工具可幫助飛行員解讀數據,或者在飛行員評估戰況時由輔助工具駕駛飛機。AI還可與(yu) 戰機、坦克等武器裝備實現自動化協同作戰,提高戰鬥力和作戰效率。而且,無人機、自動導彈等裝備的廣泛應用,將使軍(jun) 隊在執行作戰任務時降低戰爭(zheng) 風險和人員傷(shang) 亡。

  預測性維護

  保障力就是戰鬥力。武器或車輛如果在戰鬥中因為(wei) 非戰鬥原因損壞,士兵可能會(hui) 因此喪(sang) 命,所以軍(jun) 隊會(hui) 定期檢查或更新設備,如此就會(hui) 增加維護成本,也使裝備長時間無法使用。像許多交通運輸企業(ye) 一樣,軍(jun) 隊正在使用AI輔助工具預測設備或零件何時損壞,以及時修理或更換。

  去年11月,美國全球打擊司令部與(yu) Virtualitics公司計劃攜手建設一個(ge) 卓越中心,作為(wei) 擴大AI使用的一部分,其目標是利用AI的預測能力,增加戰機的可用性,加強洲際彈道導彈艦隊的整體(ti) 戰備狀態。(科技日報)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