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鄉村行·看振興)為侗寨塑形鑄魂 湖南新晃走出和美鄉村建設新路徑

楊湘徽 楊長錦 田華 發布時間:2023-11-21 09:0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懷化11月20日電 題:為(wei) 侗寨塑形鑄魂 湖南新晃走出和美鄉(xiang) 村建設新路徑

  作者 楊湘徽 楊長錦 田華

  一個(ge) 地處偏遠、缺少人力的邊界縣城如何帶領村民扭轉農(nong) 村的空心化局麵?

  一個(ge) 侗族人群占比86.7%的縣城如何在傳(chuan) 統與(yu) 現代中平衡,建設和美鄉(xiang) 村?

  鄉(xiang) 村的馬路與(yu) 房屋需要修整,鄉(xiang) 民的信心與(yu) 幸福更需要重振。在2023年“侗鄉(xiang) 百千萬(wan) 工程”及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十大行動建設中,湖南新晃侗族自治縣給出的答案是:既要為(wei) 侗寨塑形,更要為(wei) 侗寨鑄魂。

  鄉(xiang) 村塑形,“五彩”誌願者成重要推手

  在新晃縣暮山坪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唐伯賡故居裏,一位年過七旬的老人經常出現在這兒(er) ,他的身旁總是圍繞著一群學生,全神貫注地聽他講述唐伯賡的紅色故事。

  老人叫唐仲池,是位退休老幹部,回到家鄉(xiang) 後開始搜集整理唐伯賡的革命往事。他加入了關(guan) 心下一代協會(hui) ,幫助留守兒(er) 童健康成長,講紅色故事便是他的方式之一。

  老人、婦女、孩子是農(nong) 村的守望者,卻成為(wei) 了新晃和美鄉(xiang) 村建設的“主力軍(jun) ”。暮山坪成立巾幗誌願隊、女子文藝隊,平均年齡已過50歲,每天下午自行組織編排快板、舞蹈等,既有紅色節目,也宣傳(chuan) 人居環境的“五治五美”(即治水、治廁、治房、治垃圾、治鄉(xiang) 風,庭院美、村莊美、田園美、鄉(xiang) 風美、生活美),通過表演讓鄉(xiang) 親(qin) 們(men) 深入理解和美鄉(xiang) 村的建設內(nei) 容和意義(yi) 。

  新晃還組建了婦女、黨(dang) 員、五老、鄉(xiang) 賢、大學生“五彩”誌願服務隊,從(cong) 人居環境規範的宣傳(chuan) ,到環境整治的幫扶、屋裏屋外“八整潔”的定期檢查等,全方位助力和美鄉(xiang) 村建設。目前,新晃全縣搭建微網格4452個(ge) ,網住79507戶,825名誌願者則成為(wei) 微網格的末梢,觸及山區的每家每戶。

  在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新晃縣評選出一批具有示範帶頭作用的“美家美婦”“最美庭院”“文明家庭”“道德模範”“清潔衛生戶”示範戶,通過群眾(zhong) 示範帶來“蝴蝶效應”。如今,家家戶戶的房屋都幹淨整潔,一些破舊的侗家木房得以修整,菜園果園用規整的柵欄合圍,廁所革命革掉了侗家旱廁,汙水處理係統使得侗寨空氣更加清新。

  新晃縣向家地村微改造後幹淨美麗(li) 的庭院。 潘曉東(dong) 攝

  在貢溪鎮海拔800米的蒲朝界,返鄉(xiang) 的家居裝修師楊斌將城市家居理念帶回鄉(xiang) 村,將原來的侗家火鋪上的開放灶改為(wei) 煙囪式節能灶,旁邊再配上現代的多功能餐櫃,既美觀實用,又幹淨節能,還保留了侗家火鋪傳(chuan) 統的聚會(hui) 功能。

  垃圾銀行,存入的是村民意識的覺醒

  不管是垃圾治理、廁所革命還是侗家庭院的微改造,這些鄉(xiang) 村塑形要從(cong) 一時美變為(wei) 長久美,首要的是徹底改變村民們(men) 的意識。

  在距新晃縣城24公裏的大山裏,魚市鎮的華南村村口有座特別的銀行,叫“垃圾銀行”。銀行外堆放著一捆捆整齊的紙盒、塑料瓶,看起來像是廢品回收站,但與(yu) 回收站不同的是,它還可以回收舊電池、煙頭。

  “魚市鎮以前滿地都是煙頭,尤其是趕集時到處都是。自從(cong) 有了“垃圾銀行”,村民知道煙頭也可以回收兌(dui) 換商品後,老人孩子都參與(yu) 了進來,最多的時候一天回收了上萬(wan) 個(ge) 煙頭。”魚市鎮鎮長楊慶成說。

  農(nong) 村路麵衛生一直是地方治理的痛點。魚市鎮率先在華南村探索建立“垃圾銀行”,後在全鎮推廣。成立“垃圾銀行”後,華南村的垃圾清運車從(cong) 過去的每周兩(liang) 次變為(wei) 每周一次,華南村也獲評為(wei) 國家森林鄉(xiang) 村、湖南省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示範村。

  “大家通過垃圾銀行存進的不隻廢品,而是良好的環保意識與(yu) 生活新觀念。”華南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吳兆權感歎。

  在人居環境建設中,新晃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提出基礎設施國家投、公共設施群眾(zhong) 籌、家庭庭院自己建的模式。因為(wei) 這些建設在切切實實改善他們(men) 的居住環境,新的農(nong) 村生活喚醒了他們(men) 的自建意識。

  “接下來,我們(men) 還打算設立一個(ge) 互助性質的‘時間銀行’。因為(wei) 鄉(xiang) 村老人孩子多,家裏需要幫忙時,有空的鄰裏便可以去幫,幫助別人不但記時間,同時也記積分。時間可以用於(yu) 發布需求,兌(dui) 換服務;積分則可用於(yu) 兌(dui) 換小商品。”楊慶成有著更深更遠的鄉(xiang) 村建設規劃。

  不論是何種形式的自治,新晃縣在人居環境建設中要抵達的是——村民的內(nei) 心,用長效機製促成村民從(cong) 意識的覺醒到風尚的形成。

  挖文化、搭平台,再建幸福生活新侗寨

  新晃以侗寨為(wei) 主,在人居環境整治上便因地製宜地打破行政村的劃分,提出了創建100個(ge) 和美團寨,整治提升1000個(ge) 團寨,創建和美庭院10000戶的目標。

  結合“一村一品一景一文”,新晃充分挖掘村寨特色文化。貢溪鎮組織開展“曬家規亮家訓”活動,整理出百餘(yu) 條優(you) 良家訓,900多個(ge) 家風家訓牌掛在家門口,猶如一麵麵明鏡,淨化著鄉(xiang) 村民風;柳寨村重塑孝和文化,推出新24孝,繪成牆繪,舉(ju) 行擂台賽等,讓新孝文化植入人心。

  新晃縣貢溪四路村屋裏屋外“八整潔”。 吳思靜 攝

  評選模範,新晃用典型示範實現文化的擴散。侗族人有“大樹護村,老人管寨的說法”,貢溪鎮便以侗寨為(wei) 單位,公推正直公道、辦事公正、有一定威信的長者擔任寨老。更多村則評選鎮級“最美家庭”“清廉家庭”“文明家庭”“鄉(xiang) 村好青年”以及村級好婆婆、好媳婦、社會(hui) 賢達等。這些創先爭(zheng) 優(you) 的活動明顯淳化了村風民風。

  各村的“幸福基金”匯聚鄉(xiang) 賢力量,破冰鄉(xiang) 村建設及幫扶難題。如江口村,自2022年以來共募集資金10萬(wan) 元,累計義(yi) 務投勞600餘(yu) 人,義(yi) 務服務時長累計3200小時。

  林衝(chong) 鎮的道丁村位於(yu) 湘黔邊界的大山裏,這裏的一大特色產(chan) 業(ye) 是烤煙,種植麵積達1200畝(mu) 。過去,村民每到七八月時都在自家的傳(chuan) 統烤房裏烤製煙葉,不僅(jin) 火候難以把握,還得連續守夜。今年,林衝(chong) 鎮為(wei) 村民建起了80座免費使用的現代化烤房,溫度智能調控、烤房麵積大,烤煙品質穩定。

  “很多村民發現,大家聚在一起邊聊天邊烤煙,不僅(jin) 方便技術交流,方便集中運輸,而且相互也有個(ge) 照應,村民關(guan) 係更融洽了,烤煙收入更穩定了。”林衝(chong) 鎮黨(dang) 委書(shu) 記楊榮梓介紹,一代煙農(nong) 正在老去,這些烤房未來也將推動專(zhuan) 業(ye) 分工協作,使特色經濟持續發展下去。

  曾經,侗寨的鼓樓是侗民們(men) 活動、交流的集聚地,積澱著侗寨的歡笑、親(qin) 情和文化;如今,還有更多類似烤房的創業(ye) 平台正成為(wei) 侗民的新“鼓樓”,匯聚著侗民的互助、技術與(yu) 未來。

  新晃侗族自治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局長楊順必表示,這次“侗鄉(xiang) 百千萬(wan) 工程”既要建設美化鄉(xiang) 村,更要激活村民的活力,全力探索出一條生態美、產(chan) 業(ye) 旺、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賦能。(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