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高交會上的香港元素:“霓裳”最吸睛 科技塑城市

王慶然 發布時間:2023-11-21 09:1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解說】從(cong) 11月15日至19日,為(wei) 期五天的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hui) 在深圳舉(ju) 行。本屆高交會(hui) 是曆屆展覽麵積最大、參與(yu) 國家和地區最多的一屆,海內(nei) 外參展企業(ye) 和機構眾(zhong) 多。記者在數天的走訪中發現,與(yu) 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也在本屆高交會(hui) 上,呈現了濃濃的“港式”風味。

  【解說】在突出科技感的一眾(zhong) 藍白色布置中,香港城市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的這兩(liang) 抹粉色裝扮,格外引人注目,頗有香港街頭五彩霓虹的韻味。

  機器人,人工智能,新材料,溫柔粉色的場館之內(nei) ,這裏有著過硬的科研技術。

  【同期】深圳先進高分子材料研究院項目經理 喬(qiao) 誌龍

  這個(ge) 產(chan) 品產(chan) 品叫EVOH,也叫乙烯醇共聚物,那麽(me) 這個(ge) 產(chan) 品是目前國內(nei) 隻有少量或者幾乎是沒有生產(chan) 出來的產(chan) 品,但是這個(ge) 材料就是整個(ge) 市場用量特別大,大量的這個(ge) 采購都是從(cong) 國外進口的,那目前我們(men) 研究院經過幾年的研究,已經把這個(ge) 材料在實驗室裏把它合成出來,同時也具備量產(chan) 化的一個(ge) 技術。

  【解說】除了高校,香港的社會(hui) 組織和政府部門,也為(wei) 企業(ye) 參展提供便捷。香港智慧城市聯盟和香港貿發局都為(wei) 香港企業(ye) 組團,攜手來到深圳打“團隊”牌。其中智慧城市聯盟為(wei) 25家參展香港企業(ye) 打造了香港智慧生活館,展出的不是顯而易見的“高精尖”,但卻是關(guan) 乎每個(ge) 城市發展,每個(ge) 個(ge) 體(ti) 生活幸福感的“煙火氣”。

  【同期】香港智慧城市聯盟執行總監 梁文英

  香港的科技就不是國防太空科技這些高精尖的,但是在生活應用方麵的技術,我們(men) 是有很多的。因為(wei) 香港的特色就是地少人多,很多城市遇到的問題,比如說建築物老舊,生活上的環保問題,或者是食品安全,消費品安全,其實很多城市發展的問題香港也遇到過,過去香港公司也是運用科技去改善和克服這些問題,那我們(men) 就希望可以將這些科技也帶給其他城市。

  【解說】將現代城市建設中的“香港經驗”帶給內(nei) 地城市,是梁文英本次參展的心願。事實上,在采訪的過程中,我們(men) 不難發現,香港與(yu) 內(nei) 地的科研人才流動已經十分明顯,而由人才組成的科研機構和科創企業(ye) ,尋求相互合作與(yu) 交流,自然也是水到渠成。現場有的香港企業(ye) ,也已經以深圳為(wei) 起點,敲開了內(nei) 地的市場大門。

  【同期】香港維視拍智能檢測有限公司員工林俊傑

  我們(men) 公司是在香港,但是我們(men) 想做大灣區內(nei) 地城市的市場,所以我們(men) 想在深圳開始,慢慢推廣出去,我們(men) 現在是和深圳的公司合作,去設定一個(ge) 建築物外牆檢測的行業(ye) 標準。我們(men) 會(hui) 用這個(ge) 辦法慢慢在深圳去拓展。

  【同期】香港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工程師周揚帆

  我覺得這次來高交會(hui) ,很多的觀眾(zhong) 是非常專(zhuan) 業(ye) 的,就是他們(men) 在看我們(men) 的展品的時候,就不隻是會(hui) 問到很多我們(men) 的技術的應用本身,也會(hui) 問到我們(men) 非常多細節的參數,那比方說他會(hui) 問到我,那你們(men) 這款泡棉比一般的泡棉在成本上會(hui) 高多少啊?你們(men) 的電池比一般的電池在性能規格上麵有什麽(me) 優(you) 勢,就是你們(men) 的塗層,包括你們(men) 的塑膠比一般的塑膠在技術上更進步的同時,你們(men) 的這種商業(ye) 應用的前景又如何呢?所以我感覺很多的觀眾(zhong) 他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解說】梁文英認為(wei) ,本次高交會(hui) 對於(yu) 香港企業(ye) 來說,既是一次尋找合作夥(huo) 伴的機會(hui) ,也同樣是一個(ge) 吸引同行的舞台,香港的城市特點和香港企業(ye) 的優(you) 勢,可以給予內(nei) 地企業(ye) “走出去”提供更多的引導和支持。

  【同期】香港智慧城市聯盟執行總監 梁文英

  那另外一方麵就是,除了“走進來”之外,香港公司也希望可以和內(nei) 地的行家一起“走出去”,因為(wei) 香港一直都是國際化的城市,我們(men) 對世界不同的市場,他們(men) 的作風,他們(men) 的要求,或者是他們(men) 的特性,我們(men) 是比較了解的,我們(men) 覺得內(nei) 地的科技,搭配香港的經驗,然後一起走出去外麵,我覺得會(hui) 是一個(ge) 很好的搭配,我也希望香港在這一方麵會(hui) 有貢獻。

  記者 王慶然 深圳報道

  責任編輯:【田博群】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