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通訊:“中國醫生讓我們重拾生活的樂趣”——記中國醫療隊讓貝寧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

孫毅 發布時間:2023-11-22 10:44: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洛美11月20日電 通訊:“中國醫生讓我們(men) 重拾生活的樂(le) 趣”——記中國醫療隊讓貝寧白內(nei) 障患者重見光明

  新華社記者孫毅

  “感謝中國醫生!”近來,在位於(yu) 貝寧洛克薩的莫諾和庫福省中心醫院眼科診室和走廊裏總能聽到患者們(men) 一聲聲誠摯的感謝。

  11月6日,一支由6名專(zhuan) 家組成、來自寧夏回族自治區的眼科醫療隊抵達貝寧後,便與(yu) 已經在莫諾和庫福省中心醫院執行了一年多援外醫療任務的中國第26批援貝寧醫療隊一起,開展“光明行”白內(nei) 障義(yi) 診手術項目。

  從(cong) 11月14日項目正式啟動到20日項目結束,中國眼科醫生成功為(wei) 232名白內(nei) 障患者實施免費複明手術,還為(wei) 100餘(yu) 名其他眼科疾病患者提供了診療服務。

  家住貝寧博帕的佩拉吉埃·阿卡波患白內(nei) 障已有3年多,多次在當地嚐試治療而沒有什麽(me) 效果。得知醫院發布的義(yi) 診信息後,她跋涉100多公裏趕到洛克薩,接受篩查後在“光明行”手術項目啟動首日便得到治療。

  “今天,我終於(yu) 恢複了視力,看到了3年來看不到的東(dong) 西!”在揭下眼上的手術紗布後,阿卡波的臉上洋溢著重見光明帶來的欣喜和幸福。她感歎道:“這要感謝中國眼科醫生,他們(men) 離開自己的家鄉(xiang) ,來到這裏讓我們(men) 重拾生活的樂(le) 趣。”

  白內(nei) 障作為(wei) 一種常見眼科疾病,致盲率高。貝寧距離赤道近,紫外線強烈,當地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由於(yu) 常年受紫外線照射,白內(nei) 障患病率高,許多人僅(jin) 剩光感。但由於(yu) 家庭貧困,無法負擔手術治療費,隻能無奈地生活在黑暗之中。

  抵達貝寧後,“光明行”醫療隊及第26批援貝寧醫療隊就開始緊鑼密鼓的準備工作:安裝、調試設備,篩查患者,手術室消毒,與(yu) 貝方眼科同仁學術交流、溝通診療方案及流程……

  在篩查過程中,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醫師高春蘭(lan) 驚訝於(yu) 當地患者白內(nei) 障的嚴(yan) 重程度。“當地眼科同行在術前篩查時沒有用專(zhuan) 業(ye) 的裂隙燈進行檢查,而是用手機自帶的手電筒對著眼睛掃一眼就可以確診,這讓我們(men) 很是詫異。”她說,在親(qin) 手進行術前檢查時才發現,原來當地患者的白內(nei) 障已經發展到肉眼可見的程度。這打破了這位從(cong) 業(ye) 20餘(yu) 年的眼科醫生的經驗與(yu) 認知,也讓隊員們(men) 深感責任重大。

  由於(yu) 許多白內(nei) 障患者處於(yu) 成熟期和過熟期,手術中超聲乳化都頗為(wei) 耗時。為(wei) 了讓患者少跑路,醫療隊成員這些天常常加班加點手術,一直工作到深夜。完成當天最後一台手術後,醫療隊還會(hui) 為(wei) 貝方醫護人員提供培訓,耐心講解手術的關(guan) 鍵環節及各種儀(yi) 器的操作規程,讓白天的觀摩學習(xi) 得到鞏固,真正做到“魚漁兼授”。

  此次“光明行”醫療隊隊長邱鬆曾是第13批援貝醫療隊成員。時隔多年再次踏上這片土地,他欣喜地發現當地醫療條件有了改善,但先進設備、技術和優(you) 秀人才依然短缺。

  “我們(men) 調研了解到,貝寧目前僅(jin) 有三台超聲乳化儀(yi) 、一名可以做超聲乳化手術的醫生。因此援助的方式除了捐贈設備,還要培養(yang) 貝寧自己的醫生。隻有這樣,貝寧百姓的健康才有保障。”邱鬆說。

  這次“光明行”項目還為(wei) 莫諾和庫福省中心醫院捐贈了一批眼科診療設備及醫療物資,包括眼科超聲乳化儀(yi) 、眼科手術顯微鏡、角膜內(nei) 皮細胞計數儀(yi) 等,其間,“中貝眼科中心”也正式掛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