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22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氣候科學論文認為(wei) ,南極臭氧層的核心(中平流層)自2004年以來在其春季中期(10月)減少了26%,表明南極臭氧層空洞在該期間不斷擴大。
該論文指出,這與(yu) 此前報告的整體(ti) 臭氧層恢複趨勢相悖,但恢複趨勢在其早春(9月)仍存在,最新研究發現突出了隨著地球氣候的動態變化持續監測和評估臭氧層的重要性。
據介紹,1987年,《蒙特利爾議定書(shu) 》列出了受控消耗臭氧層物質的清單,禁止未來生產(chan) 這些物質,普遍認為(wei) 該議定書(shu) 在恢複臭氧方麵取得了成功。但過去3年裏(2020-2022),南極在春季中期再次出現了麵積大且持續存在的臭氧空洞,然而春季早期仍有輕度的臭氧增加(或臭氧空洞的輕度恢複)。理解臭氧層變化極為(wei) 重要,因為(wei) 南極平流層臭氧層在南半球的氣候變異中發揮重要作用。
為(wei) 評估南極臭氧層空洞近期(包括2022年間)的變化,3位論文作者、新西蘭(lan) 奧塔哥大學Hannah E. Kessenich、Annika Sepp l 和 Craig J. Rodger分析了2001-2022年間的月度和每日臭氧層改變,其中排除了2002和2019年的數據,因為(wei) 這兩(liang) 年突發的平流層變暖異常早地打破了臭氧層空洞。他們(men) 研究了9至11月南半球關(guan) 鍵春季月份裏平流層的不同層,納入2022年衛星數據時,他們(men) 發現此前報告的南極春季大氣臭氧總量(地球上給定點上方所有大氣層的臭氧總量)恢複趨勢,自2001年起消失。
論文作者認為(wei) ,南極臭氧層的中平流層自2004年以來受持續明顯的臭氧減少影響,臭氧層空洞核心總損失達26%。這一減少可能是受到中間層(平流層和臭氧層之上的大氣層)的動態變化驅動。
他們(men) 總結稱,這項研究發現表明,南半球大氣變化促進了南極臭氧層空洞的持續存在。(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