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拓寬農產品市場 中非農業合作重在“授人以漁”

林家全 發布時間:2023-11-28 09:05:00來源: 經濟日報

  日前,第二屆中非農(nong) 業(ye) 合作論壇在海南三亞(ya) 舉(ju) 辦,中方明確表示將堅定支持非洲實現非盟2063年議程,以務實舉(ju) 措開展非洲糧食作物和農(nong) 業(ye) 產(chan) 能提升行動,助力非洲早日實現糧食安全和農(nong) 業(ye) 現代化。近年來,中非雙方農(nong) 產(chan) 品貿易渠道持續拓展,銷量穩步提升;中方積極同非洲分享農(nong) 業(ye) 發展經驗技術,支持非洲國家提高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水平。中非農(nong) 業(ye) 合作成果豐(feng) 碩,農(nong) 業(ye) 合作將進一步增進中非傳(chuan) 統友誼。

  拓寬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

  中非農(nong) 產(chan) 品貿易穩步增長,貿易額比10年前翻了近一番,農(nong) 產(chan) 品貿易供需對接順利。中方對非洲最不發達國家98%的輸華商品實施零關(guan) 稅待遇,為(wei) 非洲農(nong) 產(chan) 品輸華建立“綠色通道”,加快推動檢疫準入程序,非洲的水產(chan) 、作物、咖啡、水果等優(you) 質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已實現穩定對華出口,推動非洲減貧惠農(nong) ,滿足中國多元化需求。

  日前,南非農(nong) 業(ye) 、土地改革和農(nong) 村發展部宣布,南非實現首次向中國出口大豆,這標誌著該國農(nong) 業(ye) 出口領域一個(ge) 新的重要裏程碑。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費國和進口國,南非政府於(yu) 2022年與(yu) 中國正式簽署了有關(guan) 大豆及其製品的出口協議。該部新聞發言人指出,中國今年計劃進口9700萬(wan) 噸大豆,而南非目前的出口能力尚不足100萬(wan) 噸,這意味著南非農(nong) 業(ye) ,特別是大豆種植業(ye) 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未來,南非需要充分挖掘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潛力和增長機遇,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者也應把握時機,為(wei) 擴大南非農(nong) 業(ye) 出口貢獻更多力量。

  今年9月,在貝寧總統訪華期間,中貝兩(liang) 國正式簽署了貝寧鮮食菠蘿輸華植物檢疫要求議定書(shu) ,貝寧菠蘿正式獲得中國檢疫準入。11月初,新晉獲得中國檢疫準入的首批1噸貝寧菠蘿,經由巴黎轉機抵達上海浦東(dong) 國際機場,主運代理商以展覽品無紙化通關(guan) 形式,上報電子信息、上傳(chuan) 電子證書(shu) 、申請檢疫許可證核銷,由上海海關(guan) 全程線上審單,實現申報放行無縫對接。從(cong) 正式獲得檢疫準入到實現進口,用時僅(jin) 兩(liang) 個(ge) 月,在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加持下,貝寧菠蘿實現了“最快輸華”。貝寧菠蘿被譽為(wei) 非洲“甜麵包”,是貝寧主要的出口農(nong) 產(chan) 品之一,當地種植麵積超過6000公頃,年產(chan) 量約40萬(wan) 噸,此前主要出口歐洲、非洲市場。

  中非雙方積極拓展新興(xing) 合作領域,非洲電商網購等新業(ye) 態的蓬勃發展,進一步提升非洲農(nong) 產(chan) 品在華銷量。成立於(yu) 2014年的kilimall是第一家進入非洲互聯網和電商行業(ye) 的中國企業(ye) ,如今已成為(wei) 東(dong) 非第一大電商平台,用戶規模達千萬(wan) 級,企業(ye) 既深受非洲民眾(zhong) 喜愛,更為(wei) 中國消費者帶來南非的蘆薈膠、紅酒、坦桑尼亞(ya) 的咖啡,烏(wu) 幹達的水果幹等商品。

  加速農(nong) 業(ye) 現代化

  進入中非合作的新時期,中國對非糧農(nong) 合作的方式更加注重“授人以漁”。目前,來自中國19個(ge) 省份的21家單位在23個(ge) 非洲國家建立農(nong) 業(ye) 技術示範中心,中非農(nong) 業(ye) 技術和人才培訓體(ti) 係進一步健全,300多項先進適用技術在非推廣,讓非洲100多萬(wan) 小農(nong) 戶受益。

  中非持續加強綠色農(nong) 業(ye) 、藍色經濟等領域的交流合作。今年7月,中國和摩洛哥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簽署了中摩農(nong) 業(ye) 合作諒解備忘錄。中摩將立足摩農(nong) 業(ye) 發展潛力和雙方既有合作成果,在遠洋漁業(ye) 、水產(chan) 品加工、有機農(nong) 業(ye) 、數字農(nong) 業(ye) 、節水灌溉等領域不斷深化合作。中國依托“以省包國”農(nong) 業(ye) 援外新模式與(yu) 對口非洲國家在關(guan) 鍵領域深入試點合作,農(nong) 業(ye) 大省湖南為(wei) 西非國家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國等多國提供農(nong) 業(ye) 技術援助,讓紅彤彤的湖南辣椒出現在非洲土地,香甜的湖南稻米出現在非洲的餐桌上。

  近年來,中國致力於(yu) 在非洲國家推廣雜交水稻、複合育種等種植技術,培養(yang) 當地農(nong) 技人才。在布隆迪,中國援布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組用數年時間將當地水稻產(chan) 量由平均3噸/公頃升至10噸/公頃,實現跨越式增長,援布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組借鑒中國扶貧經驗,創新探索出“生產(chan) 性投入基金”模式推廣雜交水稻種植,在布隆迪試點建設了第一個(ge) “援布隆迪水稻技術減貧示範村”,結合試驗示範、技術培訓、定向培養(yang) 帶頭人等措施,幫助示範村134戶1072人全部脫貧。目前,該減貧模式已成功在布隆迪22個(ge) 示範村進行推廣,受益人口超過3.1萬(wan) 人。在塞內(nei) 加爾,農(nong) 業(ye) 組水稻示範點專(zhuan) 家優(you) 選良種,適當培育,實現了稻穀豐(feng) 收。專(zhuan) 家表示,本季收獲的稻種將無償(chang) 提供給當地缺種農(nong) 戶,並通過培訓和上門指導等方式大力推廣先進水稻種植技術,為(wei) 實現當地水稻自給自足的遠期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多年生稻創製及應用是本次中非農(nong) 業(ye) 合作論壇的重要成果之一,據雲(yun) 南大學農(nong) 學院院長胡鳳益介紹,由於(yu) 隻需要田間管理和收獲兩(liang) 個(ge) 環節,多年生稻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為(wei) 農(nong) 戶節省種植成本,提高生產(chan) 效率,適合在熱帶地區推廣種植。

  中國在貿易增長、投資和農(nong) 業(ye) 技術等領域具有顯著優(you) 勢,中非農(nong) 業(ye) 合作有助於(yu) 解決(jue) 非洲的糧食安全問題越來越成為(wei) 各國有識之士的共識。本次論壇期間,布隆迪環境、農(nong) 業(ye) 和畜牧業(ye) 部部長普羅斯珀·多迪科分享了自2019年第一屆中非農(nong) 業(ye) 合作論壇以來,中布開展農(nong) 業(ye) 技術合作取得的成績,並感謝中國高水平專(zhuan) 家組帶來的中國經驗和中國技術,為(wei) 布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和糧食安全作出重要貢獻。佛得角農(nong) 業(ye) 與(yu) 環境部部長吉爾貝托·席爾瓦介紹了該國在養(yang) 蜂業(ye) 、水果種植業(ye) 以及養(yang) 殖業(ye) 等方麵的優(you) 勢。認為(wei) 中佛兩(liang) 國合作潛力巨大,十分期待與(yu) 中方加強研究開發和技術創新,提升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力和收益性,增加兩(liang) 國在農(nong) 業(ye) 領域的韌性。津巴布韋土地、農(nong) 業(ye) 、漁業(ye) 、水資源和農(nong) 村發展部副部長戴維斯·馬拉皮拉介紹了津在推動減貧和鄉(xiang) 村發展方麵的經驗,歡迎中企赴津投資,助津提升農(nong) 業(ye) 灌溉水利和機械化發展水平。

  林家全

  林家全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