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8將把地球帶向何方?【聯合國氣候變化迪拜大會(hui) (COP28)11月30日至12月12日在阿聯酋舉(ju) 行】
隨著可能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即將結束,一場全球性的氣候峰會(hui) 即將在一個(ge) 沙漠國家拉開帷幕。11月30日至12月12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8次締約方大會(hui) (簡稱COP28)將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迪拜舉(ju) 行。
這或許會(hui) 是近些年來爭(zheng) 議最大的一屆氣候大會(hui) 。大會(hui) 開始前,圍繞主席國阿聯酋任命國家石油公司CEO蘇爾坦·賈比爾為(wei) 大會(hui) 主席就產(chan) 生了爭(zheng) 議。預計大會(hui) 期間,圍繞化石燃料的未來、損失與(yu) 損害基金的落實以及首次《巴黎協定》全球盤點等議題,現場也將展開唇槍舌劍。
這或許還會(hui) 是迄今為(wei) 止規模最大的一屆氣候大會(hui) 。本周起,預計超過8萬(wan) 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嘉賓將趕赴迪拜世博城,在那裏為(wei) 地球的未來、人類的未來而探尋出路。
地球最熱年的“COP”
11月17日,距離聯合國氣候變化迪拜大會(hui) 開幕還有兩(liang) 周,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監測到的數據顯示,當天全球地表平均溫度比工業(ye) 化前水平高出2.06℃。這是全球升溫幅度首次超過2℃。
這個(ge) 結果隻是暫時性的,並不意味著地球變暖已經突破了2015年《巴黎協定》設定的將全球升溫幅度限製在2℃內(nei) 的目標。然而,這再一次證實,全球變暖仍在加速。
從(cong) 2022年COP27落幕,到2023年COP28即將開啟,地球在過去一年間見證了一係列的極端天氣事件:加拿大破紀錄的野火、歐洲的極端高溫、利比亞(ya) 的洪災、緬甸的颶風、北極冰川的加速融化……聯合國秘書(shu) 長古特雷斯今年9月警告稱,“氣候崩潰已經開始”。
全球已經進入“沸騰時代”。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指出,今年6月至10月,每個(ge) 月的平均氣溫都刷新全球有記錄以來同期最高紀錄,2023年“幾乎肯定”將取代2016年,成為(wei) 史上最熱的一年。
在地球進入最熱一年的背景下,很多人期待COP28可以為(wei) 全球變暖踩下刹車。英國布裏斯托大學環境研究所氣候科學副教授馬修·帕爾默(Matthew Palmer)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地球變暖持續,我們(men) 預計未來會(hui) 出現更多的極端天氣事件。也因此,我們(men) 希望在COP28上看到國際社會(hui) 齊心協力,大幅提高立即減少溫室氣體(ti) 排放的雄心。”
清華大學國際關(guan) 係研究院副研究員唐新華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則表示,“今年全球多地出現的極端天氣事件事實上凸顯了氣候危機正在加速到來。在這樣的背景下,國際社會(hui) 對於(yu) 即將召開的COP28有了更高的期待。”
“談判大年”談什麽(me)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hui) 是唯一能夠讓全球幾乎所有國家都參與(yu) 其中的國際氣候會(hui) 議。”綠色和平組織中國總負責人袁瑛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也因此,每年的COP大會(hui) 對於(yu) 推進全球氣候治理都意義(yi) 重大。
大約30年前,聯合國大會(hui) 通過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目標是控製大氣中的溫室氣體(ti) 濃度。1995年開始,《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hui) 每年舉(ju) 辦一次,全球政治家、科學家、活動人士等各方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如何應對日益嚴(yan) 峻的氣候危機。
從(cong) 1995年的德國柏林COP1到2022年的埃及沙姆沙伊赫COP27,每一次的COP都被氣候活動人士寄予厚望,但真正取得突破性成果的大會(hui) 寥寥無幾。2015年的法國巴黎COP25被認為(wei) 是近些年來最具影響力的一屆COP,國際社會(hui) 在本屆會(hui) 議上通過了《巴黎協定》,某種程度上標誌著人類首次對全麵應對氣候變化形成了高度共識。
對於(yu) 今年的大會(hui) ,袁瑛認為(wei) ,可以說是在落實《巴黎協定》一些重要決(jue) 議過程中一次重要的進程性COP。
事實上,COP28主席賈比爾曾多次表示,今年將是“談判大年”。根據各方釋放的消息,減排、能源轉型、損失與(yu) 損害基金以及《巴黎協定》首次全球盤點等將是本屆大會(hui) 的焦點議題。還有一些氣候科學家關(guan) 注,國際社會(hui) 是否能采取更強有力的行動,以保持住將全球升溫幅度控製在1.5℃以內(nei) 的目標。
其中,《巴黎協定》生效後的首次全球盤點,預計將成為(wei) 本屆大會(hui) 的核心關(guan) 注點。“全球盤點是體(ti) 現各國氣候行動的‘成績單’,盤的是全球氣候行動對氣溫上升控製的影響進度,目的則是敦促各方提高自主貢獻力度,以提高達成《巴黎協定》溫控目標的可能性。”袁瑛說。
全球盤點是評估《巴黎協定》進展情況的主要機製,每5年進行一次,以評估實現《巴黎協定》宗旨和長期目標的集體(ti) 進展情況。
此外,在化石燃料的未來問題上,預計國際社會(hui) 關(guan) 於(yu) “徹底淘汰”(Phase out)還是“逐步減少”(Phase down)的爭(zheng) 論將從(cong) COP26延續至COP28。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賈比爾呼籲“逐步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這也是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呼聲,但歐盟等則堅持全麵淘汰化石燃料。
在帕爾默看來,今年COP28談判是要推動各國采取保持1.5℃溫控目標有效所需的行動,“我們(men) 必須盡快逐步淘汰化石燃料並過渡到可再生能源。溫室氣體(ti) 排放必須在未來一兩(liang) 年達到峰值,才有希望保住1.5℃(溫控目標)。”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11月20日發布的《2023年排放差距報告》指出,各國必須采取比目前在《巴黎協定》中承諾的更強硬的減排措施,且到2030年,全球碳排放量必須下降28%至42%,才能達到《巴黎協定》中將全球升溫控製在1.5℃至2℃的目標。
目前,全球長期升溫幅度較工業(ye) 化前水平已高出大約1.2℃。多方認為(wei) ,未來十年,加大減排力度是避免全球升溫顯著超出1.5℃的唯一途徑。
關(guan) 於(yu) “錢”的爭(zheng) 議
本屆大會(hui) 上,關(guan) 於(yu) “錢”的爭(zheng) 議預計將是另一個(ge) 焦點,這也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氣候變化議題上長期存在的一個(ge) 矛盾點。
袁瑛自2009年以來多次參加COP會(hui) 議。根據她的觀察,近些年來,隨著全球極端天氣事件愈加頻繁和劇烈,人們(men) 對於(yu) 氣候變化的風險和影響的認知在不斷提升,對於(yu) 這些極端天氣背後的氣候升溫歸因也有了更清楚和深刻的認知。
“而縱觀全球氣候治理進程,始終離不開三個(ge) 關(guan) 鍵詞:補償(chang) 過去、適應當下、應對將來。”袁瑛表示。所謂應對將來主要指的是,可再生能源能否實現跨越性的發展。而補償(chang) 過去和適應當下則意味著,需要落實損失與(yu) 損害基金框架,為(wei) 受到氣候災難影響的發展中國家提供應對氣候變化所需的資金支持。
在2022年的沙姆沙伊赫COP27上,參會(hui) 各方在經過長達兩(liang) 周的馬拉鬆式談判後,終於(yu) 艱難同意為(wei) 發展中國家建立損失與(yu) 損害基金。
然而,關(guan) 於(yu) 如何落實損失與(yu) 損害基金,各方並未達成一致。“在這個(ge) 問題上,去年可以說放了一個(ge) 籃子,今年要討論的就是錢怎麽(me) 放、誰出錢、誰受益等現實問題。”袁瑛表示。
在僵持數月之後,損失與(yu) 損害基金過渡委員會(hui) 於(yu) 當地時間11月4日在阿聯酋阿布紮比舉(ju) 行談判,各方代表同意由世界銀行臨(lin) 時托管一個(ge) 新的損失與(yu) 損害基金,為(wei) 期四年。賈比爾表示,這為(wei) 在COP28上達成協議“鋪平了道路”。
但許多觀察人士對損失與(yu) 損害基金的落實並不樂(le) 觀,圍繞世行托管、未來資金的使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義(yi) 務等問題仍有爭(zheng) 議。世界資源研究所國際氣候行動團隊研究員內(nei) 特·沃紮斯基 (Nate Warszawski)對CNN表示,損失和損害基金是一個(ge) 非常微妙的問題,“我認為(wei) 這可能是決(jue) 定本屆COP成敗的關(guan) 鍵問題之一。”
新京報記者 謝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