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馬寬池(左一)與(yu) 雲(yun) 南昆明的飛虎隊後裔交流。
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攝
“飛虎隊精神是中美合作和友誼的象征,希望代代傳(chuan) 承。”近日,美國飛虎隊曆史委員會(hui) 副總裁馬寬池在參觀位於(yu) 雲(yun) 南昆明的大益飛虎文化體(ti) 驗館時說。
今年72歲的馬寬池是一名生活在美國舊金山的華人,青年時與(yu) 飛虎隊老兵結下不解之緣,一生致力於(yu) 飛虎隊曆史研究與(yu) 精神弘揚,推動美中民間友好。
飛虎隊,全稱“中國空軍(jun) 美國誌願援華航空隊”。二戰時,陳納德將軍(jun) 率領美國航空誌願隊來到中國,與(yu) 中國軍(jun) 隊並肩作戰,浴血長空。飛虎隊自1941年8月成立至1945年8月抗戰勝利,共擊毀日機2900餘(yu) 架次,擊沉日艦44艘。
馬寬池年輕時從(cong) 事旅遊翻譯。那時,中國剛剛改革開放,大批外國遊客到中國旅遊。“我接待一批美國老人到陝西旅遊時,他們(men) 提出想去昆明看看,說曾經在昆明戰鬥過。”馬寬池回憶道,他帶著美國老人們(men) 到訪昆明,方知他們(men) 是飛虎隊老兵。“老兵們(men) 向滇池敬禮,因為(wei) 他們(men) 的戰友當年駕駛飛機與(yu) 日機在昆明上空作戰,墜毀在滇池。”馬寬池說。
此後,馬寬池陸續接待了多批美國飛虎隊老兵,帶領他們(men) 到雲(yun) 南、廣西、湖南等地探訪曾經戰鬥生活過的地方。在與(yu) 飛虎隊老兵同行的過程中,馬寬池逐漸被飛虎隊的故事深深吸引,自此開始收集相關(guan) 曆史資料進行研究。
為(wei) 讓中美兩(liang) 國民眾(zhong) 永遠記住這段曆史,馬寬池於(yu) 2007年籌建成立美國飛虎隊曆史委員會(hui) ,邀請美退役將軍(jun) 擔任主席,美國飛行協會(hui) 會(hui) 長出任總裁,成員主要是美國飛虎隊老兵及其親(qin) 友和讚助者。
2015年3月,廣西桂林建立美國飛虎隊桂林遺址公園。“遺址公園在建立之初有些空曠。”馬寬池說,他和美國飛虎隊曆史委員會(hui) 通過呼籲飛虎隊老兵捐贈和籌資購買(mai) ,陸續向遺址公園捐贈近3000件曆史文物,其中有陳納德將軍(jun) 在桂林使用的戰地望遠鏡、絲(si) 綢繪製的中國地圖、印著“廣西各界人民向飛虎隊慶功”字樣的橫幅等。
在近3000件文物中,最令馬寬池自豪的是一架C—47運輸機。2015年,美國飛虎隊曆史委員會(hui) 提出重飛“駝峰航線”的計劃。二戰時,“駝峰航線”飛行員駕駛DC—3、C—47等型號的飛機在跨越喜馬拉雅山脈時,因受極端惡劣多變的天氣影響,曾付出600多架飛機墜毀、1500多名中美飛行員英勇捐軀的代價(jia) 。經多方尋找,美國飛虎隊曆史委員會(hui) 在澳大利亞(ya) 發現一架還處於(yu) 可飛行狀態的C—47運輸機。這架機齡72年的老爺機“Buzz Buggy”於(yu) 2016年8月15日起航,按計劃,它要飛越澳大利亞(ya) 、印度尼西亞(ya) 、馬來西亞(ya) 、泰國、緬甸、中國等地,並在無導航設備支持的情況下通過人工駕駛飛越喜馬拉雅山脈。
“計劃3天的飛行最後延長至92天。”馬寬池說,5名來自美國和澳大利亞(ya) 、平均年齡71.8歲的老人,駕駛著和他們(men) 年齡差不多的飛機,經曆了兩(liang) 次引擎更換和一次迫降。2016年11月19日,C—47運輸機在桂林降落,等候在機場的人們(men) 一片沸騰。
2017年,美國飛虎隊曆史委員會(hui) 向桂林捐贈這架C—47運輸機,飛機永久陳列在美國飛虎隊桂林遺址公園,向人們(men) 傳(chuan) 遞著飛虎隊不畏艱險的精神。
此次到訪昆明,馬寬池走訪了飛虎隊紀念館、飛虎樓主題餐廳、飛虎大道等地。在這座飛虎隊曾經生活奮戰過的城市,處處可見飛虎隊的痕跡。“40年前,飛虎隊鮮為(wei) 人知,如今是盡人皆知。”馬寬池說。
近年來,馬寬池不斷以探訪飛虎隊曆史為(wei) 主題,組織美國青少年前往中國、感受中國。他最大的願望是讓美中兩(liang) 國民眾(zhong) 特別是青少年在互動中了解飛虎隊曆史。“美國與(yu) 中國的青少年成為(wei) 好朋友,這對推動未來兩(liang) 國友誼發展將起到重要作用。”馬寬池說。
(據中新社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