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國際協作 共謀綠色發展(國際視點)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hui) 中國角主題邊會(hui) 綜述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hui) (COP28)正在阿聯酋迪拜舉(ju) 行。會(hui) 議期間,中國代表團設立中國角,圍繞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綠色低碳發展、減汙降碳協同、公正轉型與(yu) 可持續發展、能源轉型、數字化發展、綠色金融等內(nei) 容舉(ju) 辦100餘(yu) 場邊會(hui) 活動,展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和成就,凝聚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共識。
攜手共建綠色“一帶一路”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在多場邊會(hui) 上,與(yu) 會(hui) 各方高度評價(jia) 共建“一帶一路”在促進國際合作與(yu) 和平發展方麵所取得的豐(feng) 碩成果,稱讚中國為(wei) 推動全球綠色發展發揮的重要作用,期待在南南合作等框架內(nei) 加大綠色合作。
在12月8日舉(ju) 行的第十一屆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高級別論壇上,聯合國南南合作辦公室主任迪瑪·哈提卜表示,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對發展中國家實現綠色低碳轉型尤為(wei) 重要。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wei) 發展中國家加強氣候變化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機會(hui) ,起到了示範和表率作用。
老撾自然資源與(yu) 環境部部長本坎·沃拉吉表示,中國在利用綠色低碳能源方麵已成為(wei) 全球引領者,是南南合作的積極實踐者和支持者。老中合作建設的萬(wan) 象賽色塔低碳示範區是環境友好型和可持續發展的樣本,在減少能耗、碳排放、化石燃料使用等方麵取得顯著成效。
博茨瓦納環境、自然資源保護與(yu) 旅遊部部長菲爾達·凱倫(lun) 說,中國通過分享專(zhuan) 業(ye) 知識、提供資金支持和促進技術交流,為(wei) 減少溫室氣體(ti) 排放、增強氣候適應能力和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努力作出貢獻。
12月8日,由“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主辦的“一帶一路”低碳轉型合作研討會(hui) 上,聯盟副理事長、聯合國前副秘書(shu) 長埃裏克·索爾海姆表示,“綠色發展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鮮明底色”,中國為(wei) 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也為(wei) 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和綠色低碳轉型帶來了創新驅動力。
馬拉維自然資源和氣候變化部部長邁克爾·烏(wu) 西對記者表示,綠色發展已成為(wei) 馬中合作的重要領域,特別是在災害風險管理等方麵合作不斷取得新突破。“我們(men) 對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寄予很高期待,相信未來兩(liang) 國合作將取得更大成就。”
共同應對技術和資金挑戰
減少碳排放和適應氣候變化是各國共同麵臨(lin) 的任務,許多發展中國家缺乏相關(guan) 技術和資金。在多場邊會(hui) 上,與(yu) 會(hui) 代表呼籲國際社會(hui) 加大對發展中國家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推動全球氣候治理取得實質性進展。
12月5日,中國角舉(ju) 辦“氣候投融資”和“綠色金融與(yu) 氣候應對:中國銀行業(ye) 的角色與(yu) 機遇”主題邊會(hui) 。當天還發布了由中國銀行迪拜分行和阿聯酋大學研究團隊聯合完成的《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企業(ye) 可持續發展報告》,從(cong) 全球視角審視阿聯酋企業(ye) 可持續發展狀況,為(wei) 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創造有利條件。世界經濟論壇可持續金融負責人德裏克·巴拉爾迪表示,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綠色債(zhai) 券市場,成為(wei) 各國發展綠色金融的典範。
在“中國碳捕集利用與(yu) 封存新進展”主題邊會(hui) 上,中國多家企業(ye) 及科研機構代表介紹了中國在相關(guan) 領域的行動和進展;在“超級計算助力氣候環境預測”主題邊會(hui) 上,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專(zhuan) 家展示了基於(yu) 超級計算機和地球係統模式相結合的數值模擬取得的研究成果,為(wei) 預測氣候變化及相關(guan) 災害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法;在“風光氫儲(chu) ”主題邊會(hui) 上,與(yu) 會(hui) 嘉賓圍繞風電技術創新推動能源轉型等話題廣泛交流,為(wei) 新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貢獻智慧。
世界氣象組織主席阿卜杜拉·艾哈邁德·阿爾曼杜斯認為(wei) ,氣候變化對全球的影響正在加劇,可靠的早期預警係統對適應氣候變化至關(guan) 重要。各方都應積極參與(yu) 和推動聯合國早期預警倡議,中國在早期預警和適應氣候變化的良好實踐為(wei) 全球提供了重要借鑒。
國際能源署首席能源經濟學家蒂姆·古爾德表示,中國在清潔能源技術發展及製造應用方麵擁有獨特優(you) 勢。“這種技術優(you) 勢再加上國際金融機構的支持合作,對加快其他地區清潔能源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
“資金與(yu) 技術是推動能源轉型、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柱。”巴基斯坦可持續發展政策研究所執行所長阿比德·蘇萊裏說,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中國同其他發展中國家積極合作,為(wei) 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重要貢獻。“中國角舉(ju) 辦上百場邊會(hui) ,成為(wei) 各方坦誠交流、分享經驗的重要平台。麵對氣候變化這一複雜問題,我們(men) 需要更多共識和行動。”
凝聚綠色低碳轉型合力
在12月9日的一場中國角邊會(hui) 活動上,《中國能源轉型展望2023》報告正式發布。報告研究顯示,中國將走出區別於(yu) 發達國家的全新綠色低碳增長之路,主要清潔能源技術將實現倍增式、跨越式發展,以比發達國家相對低的人均能耗和碳排放支撐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為(wei) 全球綠色增長注入信心。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在會(hui) 上強調,探索適合各國國情的最優(you) 轉型路徑,形成包容、務實、可行的能源轉型共識至關(guan) 重要,期望與(yu) 會(hui) 智庫專(zhuan) 家深入分析全球共性、係統性、挑戰性問題,提出前瞻和創新的能源轉型解決(jue) 方案,為(wei) 推動全麵落實《巴黎協定》,為(wei) 全球綠色低碳轉型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丹麥開發合作和全球氣候政策大臣丹·約恩森表示,作為(wei) 丹中政府間合作的重要成果,《中國能源轉型展望2023》報告描繪了中國實現能源轉型的路徑,為(wei) 實現碳中和目標指明了前進方向。他指出,能源綠色轉型必須是全球性的努力,中國發揮著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正在積極采取行動推動實現這一願景。
12月6日,由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辦的“第九屆全球氣候變化智庫論壇——科技和政策創新推動綠色低碳轉型”主題邊會(hui) 上,綠色和平組織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麵對氣候變化這一全人類重大挑戰,歐中可以進一步攜手建設綠色夥(huo) 伴關(guan) 係,深化清潔能源領域合作。
(人民日報迪拜12月10日電 記者 管克江 張誌文 任皓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